王興萍 (吉林省臨江市醫院五官科,吉林臨江134600)
硫普羅寧(tiopronin,MpG)又名凱西萊,是一種新型的含巰基甘氨酸藥物,化學名稱為N-(2-巰基內酰基)-甘氨酸,通過側鏈的游離活性巰基在體內發揮多種藥理反應,眼科臨床上主要應用于玻璃體混濁的治療,療效肯定[1].
例1:患者,女,52歲,因玻璃體混濁而入院,遵醫囑給予5%葡萄糖250 mL+硫普羅寧0.2 g靜脈輸注,50~60滴/min,輸入3~7 min后,病人輸液上肢及前胸出現紅色丘疹,瘙癢,測體溫37.1℃,脈搏94次/min,呼吸25次/min,血壓110/70 mmHg,立即停藥,更換為5%葡萄糖250mL,密切觀察病情,30 min后癥狀緩解.
例2:患者,男,58歲,因眼底出血,玻璃體混濁入院,遵醫囑給予5%葡萄糖250 mL+硫普羅寧0.2 g靜脈輸注,10~15 min后,病人自訴全身皮膚瘙癢,并伴有頸部、雙上肢、前胸、后背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測體溫37.7℃,脈搏112次/min,呼吸 28次/min,血壓140/80 mmHg,立即通知醫生,診斷為過敏反應,立即停藥,給予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5%葡萄糖100 mL+葡糖糖酸鈣2.0 g靜脈輸注,15 min后,皮膚瘙癢減輕,丘疹減少,1天后癥狀完全消失.
硫普羅寧常見的過敏反應為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皮膚過敏反應(瘙癢、蕁麻疹).上述兩例的不良反應與其常見過敏反應表現大致相同,故屬于藥物所致過敏反應[2].其過敏機制可能是硫普羅寧作為抗原或半抗原進入機體,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抗體附于肥大細胞上,從而導致過敏反應.硫普羅寧引起不良反應的因素可大致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與患者體質有關,過敏體質患者用藥后,體內產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從而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②與化學決定簇有關,可能與分子中含有的巰基有關;③與制劑中的雜質有關.
①用藥前應了解患者是否有過敏史,如為過敏體質慎用.②首次靜點應注意控制輸液速度,以30~40滴/min為宜.③如發生硫普羅寧過敏反應時,應立即停止輸液,并更換輸液器,妥善保存余液.④立即通知醫生,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如出現血壓偏低,應立即實施搶救,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暖,吸氧,心電監測,并建立第二條靜脈通路,遵醫囑給予升壓藥,并密切觀察病情.⑤過敏反應發生后,應給予心電監護,隨時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注意意識,肢體溫度變化,每10~20 min測量一次,穩定30~60 min測量一次,若無其他并發癥,一般觀察24 h,同時注意皮膚、心、肝、腎功能變化.⑥心理護理,患者神志清楚,會出現恐懼、焦慮心理,護士應關心,體貼,安慰患者,告知發生過敏反應的情況,強調患者應多休息,安心配合治療[3].
總之,臨床應用硫普羅寧時一定要慎之又慎.
[1]王 鳳,凌志揚,楊 穎,等.硫普羅寧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1例[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7,4(4):58.
[2]劉燕湘.硫普羅寧片致嚴重的罕見肢體麻木1例[J].中國藥物警戒,2010,7(1):61-62.
[3]王淑梅,蘇秀琴.口服硫普羅寧致過敏反應[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4,21(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