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繼紅 鄭南
摘要:當前,經濟全球一體化,國內經濟泡沫化,使得我國企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中小企業自身存在一定的競爭劣勢,所以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困難重重。本文通過對構建中小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流程進行研究探討,為中小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卓越績效模式;流程
為進一步引導企業追求卓越,提高產品以及相應服務和經營質量,增強競爭優勢,促進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2年3月發布GB/T 19580-2012《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和GB/T 19579-2012《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替代2004版標準,新標準已于2012年8月1日實施。
一、卓越績效評價準則
1、卓越績效模式
卓越績效模式來源于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的評價標準,它是一套以顧客為導向,追求卓越績效的管理理念和準則,它不是目標,而是一種提供一種評價方法。
卓越績效模式是強化組織的顧客滿意度和創新活動。這種模式目前已廣泛用于各個大型企業。
2、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框架
《卓越績效評價的準則》參照國外質量獎的評價標準,從企業相關的各個因素去分析和改進,卓越績效的評價體系十分嚴謹,準則由七個類目和二十二個評分構成。
3、導入卓越績效模式標準流程
自我國推行全國質量管理獎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導入卓越績效模式。近幾年,經過不斷地發展,很多組織導入卓越績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目前,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的路徑分為:逐步導入、先行申報導入、包裝上市。其中穩步導入是以持續性成功為目標,最終可以收獲到質量獎。先行申報是以獲獎為目的,在獲獎過程中,通過獲獎的要求不斷改善自身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從而獲取進步。包裝上市是以獲得質量獎為最終目的,這種方式適合于大型且管理制度相對完善的組織。
通過以上導入的路徑可知,雖然導入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所獲得的目的是一致的。導入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進行。
第一、全面認識卓越績效模式
組織應推行卓越績效模式并對企業組織進行相關培訓工作,使企業組織的領導和相關部門能了解其意義、內容以及相關框架,為之后的導入工作做好鋪墊。
第二、進行市場調查
組織應做好相關的市場調查工作,如問卷調查等,相關的問卷調查應于七個類目相符合,為之后的組織概述編寫提供參考依據。
第三、撰寫組織評價
企業的組織評價和論述是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的開始,組織評價包括以下幾點:相關企業的現狀、影響企業運營的重要因素、企業的內外環境以及將要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通過撰寫組織評價,企業組織可以通過相關內容找出相對不足之處以便更好的了解組織,合理利用資源配置。同時,在撰寫組織概述的時候,應結合相應問題作出風險評估。
第四、開展全面自評行動
在全面自評之后,可以根據相關準則類目實施自我評價。首先,對企業組織的評價范圍進行界定,通過范圍的界定,了解其評估的組織部門。同時,對應的七個類目中選出相關的組織者,參與自我測評以及學習相關的測評技巧。最后通過測評結果,分析相關的優勢和不足點,領導和各部門根據相關內容制定計劃并改進不足之處。
第五、持續改進
組織通過導入卓越績效自評,形成組織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的自評報告,自我分析工作表,從而展開可持續的行動,最終達到卓越績效的最終目標。
二、中小企業導入卓越績效評價價值標準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較多,但是生存現狀卻十分嚴峻。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我國中小企業將會面臨更多的競爭和機會,很多中小企業在面臨這些形式下,紛紛倒閉,所以改變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刻不容緩。
1、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
第一、高層領導作用不明顯。中小企業的高層領導很多情況下,重視經濟利益而沒有考慮企業文化和企業的價值觀,沒有平衡長期的利益和短期的利益問題,大部分中小企業的領導重視技術,而沒有系統化對企業進行相關管理,所以不能帶領全員職工實現企業發展的目標。
第二、戰略不清晰。我國中小企業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體系,造成資源不合理,配置不完善的問題。
第三、資源缺乏。資源缺乏是當前中小企業的最主要特點。首先人才容易流失,相關的經濟管理的人才較少;財力缺乏對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嚴重的阻礙。
2、中小企業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的注意問題
第一、避免組織結構波動
中小企業在導入卓越績效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組織結構的波動星。卓越績效模式的導入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必須要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合作協調,而中小企業額組織結構相對簡單,所以穩定性也較低,所以在導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組織結構波動。
第二、規避抄襲現象
中小企業在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的時候,不能抄襲其他企業的導入方式,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合理定制相對方案,才能更有效的進行導入模式。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進度
導入卓越績效模式不會馬上見效,需要耐心長期的堅持,而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可持續性而導致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
結語
卓越績效模式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最為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將一切有益的、適用的管理方法進行整合,也可以將自己同自己的過去、競爭對手、標桿企業進行比較從而尋找出企業的優勢和改進的空間。中小企業想要成功導入卓越績效模式關鍵在于形成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導入途徑,才能充分地利用好卓越績效評價準則這一工具,從而使企業不斷地進步和追求卓越,最終達到實現“百年老店”的夢想。(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金國強,質量獎與企業自評.第八屆亞太質量組織(APQO)會議論文集:67—62
[2]馬林,全國質量獎的實施與思考.第八屆亞太質量組織(APQO)會議論文集:1-5
[3]孫靜,基于ERP的質量管理模式分析.第八屆亞太質量組織(APQO)會議論文集:80—85
[4]任坤秀,過程是IS09000族國際標準的關鍵詞.第八屆亞太質量組織(APQO)會議論集:33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