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巖
摘要:伴隨著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國有企業已經開始逐漸地引進與打造先進的經營管理系統,政工工作在國企管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必須適應企業的先進經營管理方式。本文詳細分析了國企政工工作的情況,敘述了企業政工工作在新時期需要達到的要求,并根據政工工作的要求研究了其具體的職能定位,從而明確了以職能定位為基礎來政工工作進行創新的模式。
關鍵詞:國有企業;政工工作;職能定位;模式創新
1.前言
政工工作作為我國國企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國企具備的特色之一。雖然政工工作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產物,具有非常明顯的政治色彩,但是不論是現在或是過去,其在國有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時期的基礎下,人們具有更加多元化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模式,所以傳統的政工工作已經不能發揮良好的工作效果,若我們僅僅注重思想意識的增強,就會激化勞資矛盾。因此,必須根據國有企業的經驗方式的改變來改變國企政工工作,發現當前工作模式具有的創新點與突破口,才可以使國企政工工作發揮重要作用[1]。
2.當前國企政工工作的狀態
(1)工作重心轉移造成政工工作地位降低。在改革開放中,我國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國家的發展方針,所以國企也開始大規模的借鑒先進企業的經營方式,使企業的工作重點逐漸轉變為如何創造經濟效益上,所以,與企業的核心生產經營部門不相關的政工工作日趨邊緣化,國企的領導也不再關系員工的思想教育,所以政工部門也逐漸從國企的重要部門變成了輔助服務部門。除此之外,由于政工工作不可以帶來直觀的效益,因此大部分國有企業都在降低對于政工部門資金支持力度,而政工干部及人員的工資水平也低于一線員工,導致政工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被嚴重削弱[2]。
(2)政治、經濟地位的變化導致政工隊伍不穩定。在新時期國有企業為了節約開支,往往會削減與生產經營不相關的部門,其中的典型就是政工部門。因為企業越來越不重視政工工作,造成了從事政工工作的員工幾乎沒有上升通道,而且一部分企業中政工人員已經由其他人員兼任。可以看出,當前的政工工作已經很難吸引職工,其他部門的員工不愿意從事政工工作,而政工部門本身的員工又由于升遷無望而紛紛換崗,而對于兼職政工工作的員工來說他們也不會把精力放在政工工作上。因此,在新時期下的國有企業已經需要面臨政工工作后繼無人的狀況。
(3)政工工作難以發揮其實效性。由于政治工作是軟性工作,不能夠通過經濟效益進行對比和衡量,因此在新時期下國企領導與一線員工都難以認可政工工作,而且政工人員通常由別的部門的員工兼任,造成了政工人員沒有動力思考政工工作的效果與方式,因此,政工工作總是在依靠傳統工作方式進行,缺乏創新。而新時期下的國有企業主要的需求是具備經營和管理能力的綜合型人才,但是當前的國企政工人員的自身素質較低,工作模式古老,難以對企業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3.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工作要求
(1)目標分解。該要求主要包含了國企內部包括政工部門在內各個部門的工作價值取向,必須適合企業的整體發展。換句話來說就是政工工作必須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需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促進國企發展的總目標上。在新時期伴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大部分國有企業都需要進行技術改造與優化產能結構優化,若政工工作可以對企業的生產活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增強員工的創新思維能力,政工工作就能夠獲得重視和加強。
(2)目標協同。在新時期下政工工作需要將傳統的教育方式轉變為為合作方式,在國有企業的日常管理中,政工人員需要與其它各個部門相結合,具有針對性展開工作,例如對于生產一線員工和管理部門的員工都需要劃入政工工作的范圍中。但是必須對他們使用不同的政工工作方式,通過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和平時工作中給予他們不同的幫助。
4.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職能定位
當前國有企業的經營體制中,不能夠僅僅依靠個別部門和員工就可以實現經濟效益,企業要不斷壯大自身的規模,需要企業中所有職能部門與全體員工的努力,只有讓大家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任務,才可以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4]。因此,在新時期中的政工工作需要使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職能定位,將本職工作和生產經營結合在一起,通過企業具有的特色展開工作,從而將政工工作具有的潛在效益真正地轉變成實際效益。本文依據新時期國企政工工作的要求,提出其需要具有的三種能力:
(1)教育能力。由于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使社會的大環境受到影響,造成企業員工或多或少都會被當前環境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干擾,而這些影響因素能夠促使員工的行為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反。所以,在新時期中的政工工作需要具有教育能力,積極培養公司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指引他們一些價值的取舍中能夠與企業目標相互適應的決定。
(2)協助特性。伴隨著不斷引進先進的經營管理方式,我國的國有企業內部始終具有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情況,例如,企業管理層領導的工資收入有可能是普通員工工資收入的數倍之多,而不同職能部門的員工收入也具有顯著性差異。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盡管是因為不一樣的勞動強度與效果導致的,但是也需要在國有企業的不斷地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進行完善,而且對于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改善的狀況,企業的政工工作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對于一些存在困難的員工給予關心與幫助,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具有的協助能力,以此來保障企業能夠具有一種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
(3)反饋能力。我國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還必須完善自身的反饋能力,以此來為企業決策者和管理層提供出比較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對于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層在進行企業的改革過程時做出合理的判斷非常有利。而在日常工作中,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必須對企業全體員工的心聲與訴求進行積極地了解,例如,對于一些績效管理的情況如何發放獎金的問題等。
5.新時期國企政工如何創新工作的方式
(1)注重企業員工合理的物質利益需要。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若想讓國有企業的員工將自身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就需要減少員工在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尊重員工提出的合理的物質利益需要。因為目前國企員工需要面臨的生活壓力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顯著提高,而且隨著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貨幣已經成為了一切交易的基礎。所以,國企員工希望增加工資待遇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國企的政工工作需要非常重視員工對于物質利益的需要。
(2)引導員工形成良好的職業觀念。在平時工作中,政工工作必須促使員工形成一種良好的職業觀念,例如,通過樹立楷模的措施對于一些新進入企業青年員工進行激勵,利用中年員工對青年員工進行“傳幫帶”,以此來使青年員工具有工作積極性等。
(3)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企業的政工工作還需要充分地使用當今社會的具有的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以此來搭建出良好的平臺,通過網絡具有的技術優勢,增強國企的思想政治工作,最終能夠大幅提高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效率。
6.結束語
對于新時期中國企政工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達到的要求,也為了國企政工工作可以更好地適應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必須對政工工作的工作方式進行創新,調整其職能定位,才可以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作者單位:山西焦煤投資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程德蓉. 論大型國企政工干部的“四致”作用[J]. 攀枝花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0, 27(2):25-28.
[2]程鴿. 關于新形勢下國企政工干部素質養成的思考[J]. 工會博覽:理論研究, 2011,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