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圻++王運慧
【摘 要】 基于現金流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相關理論,通過調查問卷驗證了企業現金流管理的實際目標與理論目標的符合度,并發現企業競爭力與現金流管理目標有一定的內在聯系,通過系統地關注企業進行現金流管理的目標,能增強公司競爭力,提升企業價值。
【關鍵詞】 現金流管理目標; 企業競爭力; 企業價值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1-0020-04
一、現金流管理目標的內涵和意義
現金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來越多的學者也將目光投向現金流管理,而企業現金流管理的目標作為現金流管理的方向性問題,對其加以明確對現金流理論的豐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的現金流管理目標主要是基于平衡性管理保障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具有持續流動的現金流,以預防現金流斷裂而引發財務危機。而現代的現金流管理目標則具有雙重性,企業不僅要保證現金流的流動性,也應注重現金流所具有的收益性,從而通過現金流管理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創造。
現金流既是企業生產運營的起點,也是企業生產運營的終點,其作為全覆蓋、全量化、全流程的信息貫穿于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之中。正是因為現金流在企業中存在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研究則更具意義。目前我國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研究雖初步形成體系,但企業仍未充分認識現金流管理理論,經營管理中存在“輕現金流重利潤”的現象,因而本文將結合筆者在全國教育平臺上發放的調查問卷數據來分析企業現金流管理的實際目標,并探討其對企業競爭力所帶來的影響。該研究既有利于豐富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也對企業實務中的現金流管理提供借鑒作用。
二、研究現狀及問卷設計
目前國內外關于現金流管理的研究相對豐富,但是對于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還不夠。從現有研究可以發現,現金流管理目標經歷了從營運層面到戰略層面的轉變:婁芳(2008)認為,企業進行現金流管理的傳統目標是基于平衡性管理防止現金流斷流引發財務危機和造成財務風險,而現代現金流管理目標則更傾向于戰略層面的可持續性的價值創造;陳志斌設立了八個現金流管理的根本目標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發現粗放型的單純的增長已經被大部分人放棄,追求創造價值的增長才為大部分調查者所推崇;孟焰、李連清(2006)從現金流管理的現狀和問題分析入手,提出應該把現金流量管理提高到戰略層面來研究,且公司的理財目標最終歸結為“公司的可持續性價值最大化”。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個目標體系,學者們普遍認為在現金流管理目標體系中,一級目標應該是為投資人持續地創造價值,它也是企業現金流管理的總體目標。總體目標的實現要以具體目標的實現為橋梁,處于從屬地位的二級目標又包括現金流管理的安全性目標、靈活性目標、盈利性目標、增長性目標、結構性目標。然而現有研究的重心在于企業應該如何確立有效的現金流管理目標,而沒有從現實出發考察企業實質上在經營過程中對現金流管理的關注度具體體現在何種目標上。因此,本文在廣泛搜集調查問卷的數據基礎上深層次挖掘企業進行現金流管理的實際目標,擬通過調查結論的統計分析驗證理論研究確定的目標與企業實際目標的符合度,并探索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相關性,為企業的現金流管理體系提供現實依據。
為了驗證理論研究確定的目標與企業實際目標的符合度,本文在全國各教育平臺的財務課程班上向大中型企業的中高層發放了開放式問卷,以調查企業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關注的現金流管理目標。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企業關注的現金流管理目標為控制企業風險、增加銷售收入、增加企業利潤、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企業價值。為了進一步研究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有效性,探討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本文根據上述結果又擬定了調查問卷,以搜集各企業對控制企業風險、增加銷售收入、增加企業利潤、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企業價值這五種不同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此次的調查問卷共發放1 048份,分別包括北京、安徽、浙江、上海、湖北、廣東、浙江、陜西等13個地區;被調查者均為各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對企業整體運行情況比較了解,能夠保證調查問卷所獲取數據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共收回問卷812份,剔除不完整或無效的問卷13份,有效問卷共799份。
三、基于調查問卷的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實證分析
(一)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描述性統計
本文在調查問卷中設置了五個選項來考察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營運目標和戰略目標的重視程度,其中控制企業風險、增加銷售收入、增加企業利潤三個題項代表營運目標;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企業價值兩個題項代表戰略目標。通過調查企業對不同層面現金流管理目標關注度的差異,來檢驗其與企業競爭力的內在聯系。而企業的競爭力則由被調查者評估,與主要的競爭對手相比,其所在企業近三年內是否有較大市場占有率、成長更為迅速、獲利能力更強以及創新能力更佳,被調查者根據其同意程度進行選擇,取該四項得分的平均分作為判斷企業競爭力的指標。調查問卷的選項采用李克特的七級計分量表,最低分1分表示完全忽略或者非常不同意,最高分7分表示非常重視或者非常同意。表1為具體的匯總結果。
由圖1可知,得分7比較集中的指標為控制企業風險、增加企業利潤以及增加銷售收入,這三個指標均屬于營運層面的目標。其中,大多數企業更關注于風險防范,進行現金流管理的目標是基于維持流暢的現金流以防止資金鏈斷裂引發企業財務風險;增加銷售收入和增加企業利潤分列第二和第三,表明大多數企業仍較關注現金的盈利性以創造價值增量。雖然學者們已經認識到從戰略層面關注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重要性,但在實務中大多數企業仍更關注于現金流的盈利性。從某個角度看,創造價值增量是提升企業價值的前提,這說明企業在實際工作中也認識到了提升價值的重要性,只不過價值增量的創造較企業價值更為直觀。
(二)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有效性檢驗
1.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分析
企業現金流管理的目標為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明確了方向,增強了現金流管理的可操作性,決定了企業在經營管理決策中對現金流效用的關注,使現金流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現價值創造,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體現其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市場中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其對于現金流的管理顯然優于其他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明確也更加重視。
因此,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確定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清晰的現金流管理目標能使企業對現金流的管理與企業的戰略保持高度的統一,進而優化企業的現金流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價值,最終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本文認為: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營運和戰略層面目標的重視程度越高,其在同行業內將越具有競爭優勢。本部分將通過對針對性調查問卷數據的分析來檢驗其有效性。
2.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基于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進一步研究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有效性,即企業對各目標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以檢驗二者之間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本文將市場占有率、成長速度、獲利能力和創新能力四個指標的得分平均值作為企業競爭力的評判標準。得分越高代表企業相比主要競爭對手更有競爭優勢。經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將企業競爭力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優勢明顯。企業在行業內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市場占有率、成長速度、獲利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四個方面或者其中三個方面都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其對應得分是大于5分;第二個層次:無明顯優勢。企業在行業內處于中間,沒有突出的競爭優勢,但在同行業內也不處于劣勢,其對應得分是4分到5分(含);第三個層次:明顯劣勢。企業在行業內明顯處于競爭劣勢,四個指標沒有或者只有一個比主要競爭對手有競爭優勢,其對應得分是小于4分。
將調查問卷收集得到的數據按照以上三個層次劃分,然后計算現金流管理五大目標對應得分并畫出折線圖,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對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成正相關
縱向來看,企業競爭力優勢明顯的企業,其對于現金流管理各目標的關注度得分明顯高于其他企業,而企業競爭力明顯處于劣勢的企業對于現金流管理各目標的關注度則普遍低于其他企業,且其更著重關注于從增加企業利潤出發管理現金流。即:對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成正相關,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明確認識能優化企業現金流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對現金流的有效管理,進而有助于提高企業價值,幫助企業在市場上提升其競爭優勢。由此驗證了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有效性。
(2)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
橫向來看,在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中,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增加銷售收入、控制企業風險和增加企業利潤這三個方面,其中增加銷售收入的平均得分最高,達到了5.9867分,其次是控制企業風險的平均得分5.8756,明顯高于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平均得分5.6267和增加企業價值的5.36分。我們知道,增加銷售收入、控制企業風險和增加企業利潤均屬于企業營運管理的目標,而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增加企業價值則屬于企業戰略角度的管理目標。因而,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在無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和明顯處于競爭劣勢的企業中也存在同樣的規律。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企業面臨的現金流危機從表面上看是來自于財務視角的現金流管理問題,但實質上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源于企業戰略管理層面的偏差。企業沒有認識到戰略方向會從根本上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現金流的創造能力。
(3)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高于對利潤的關注
由圖2可以看出,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對增加銷售收入的關注度為5.9867分,而對增加企業利潤的關注度則為5.7867分,同樣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的財務指標,具有優勢競爭力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顯著高于對利潤的關注,這一點同樣反映在無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中。這也與企業運營的實際情況相符,銷售收入相對利潤而言會給企業帶來更直接的現金流入,也能更直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發展能力。然而明顯處于競爭劣勢的企業則剛好相反,其對利潤的關注反而高于對銷售收入的關注,即對于競爭力較弱的企業而言,其更多的關注于如何維持企業的生存,將資金投入到更有效的生產銷售過程中以增加企業利潤,使企業得到持續穩定的運營。
四、結論
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為構建完整的現金流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本文從調查問卷出發,將現金流管理目標分為營運和戰略兩個層面,控制企業風險、增加銷售收入、增加企業利潤、擴大市場占有率與增加企業價值五個方面,構建了一套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通過針對性地調查問卷數據分析,檢驗了企業現金流管理的實際目標與理論目標的符合度,并驗證了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對于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性。研究發現我國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存在直接的正相關關系;而在明確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過程中,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同時,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普遍高于對企業利潤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陳志斌,韓飛疇.基于價值創造的現金流管理[J].會計研究,2002(12):45-50.
[2] 陳志斌,施建軍.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及統計分析[J].統計研究,2005(10):33-38.
[3] 孟焰,李連清.企業戰略性現金流管理的探討[J].財會通訊,2006(10):10-12.
[4] 婁芳.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研究[J].經濟論壇,2008(15):97-98.
[5] 劉鳳娥.不可忽視的現金流量管理[J].會計之友,2008(11):16-17.
[6] 陳志斌.增長、創值、防險:現金流戰略管理三維世界[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6):51-60.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基于自發秩序與程序理性的企業價值管理模式創新研究”(項目批準號:10YJC630151)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教師創新項目“企業現金流管理評價模式與應用模塊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722013JC066)的階段性成果。
①文中所用調查問卷數據均來自近3年筆者在全國各教育平臺的財務課程班上向大中型企業的中高層發放調查問卷所獲取數據的一部分。問卷填寫人大多是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整體運行情況比較了解,能夠保證調查問卷所獲取數據的準確性和針對性。本次調查問卷發放1 048份,收回812份,有效問卷799份。
(二)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有效性檢驗
1.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分析
企業現金流管理的目標為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明確了方向,增強了現金流管理的可操作性,決定了企業在經營管理決策中對現金流效用的關注,使現金流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現價值創造,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體現其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市場中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其對于現金流的管理顯然優于其他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明確也更加重視。
因此,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確定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清晰的現金流管理目標能使企業對現金流的管理與企業的戰略保持高度的統一,進而優化企業的現金流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價值,最終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本文認為: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營運和戰略層面目標的重視程度越高,其在同行業內將越具有競爭優勢。本部分將通過對針對性調查問卷數據的分析來檢驗其有效性。
2.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基于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進一步研究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有效性,即企業對各目標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以檢驗二者之間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本文將市場占有率、成長速度、獲利能力和創新能力四個指標的得分平均值作為企業競爭力的評判標準。得分越高代表企業相比主要競爭對手更有競爭優勢。經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將企業競爭力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優勢明顯。企業在行業內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市場占有率、成長速度、獲利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四個方面或者其中三個方面都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其對應得分是大于5分;第二個層次:無明顯優勢。企業在行業內處于中間,沒有突出的競爭優勢,但在同行業內也不處于劣勢,其對應得分是4分到5分(含);第三個層次:明顯劣勢。企業在行業內明顯處于競爭劣勢,四個指標沒有或者只有一個比主要競爭對手有競爭優勢,其對應得分是小于4分。
將調查問卷收集得到的數據按照以上三個層次劃分,然后計算現金流管理五大目標對應得分并畫出折線圖,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對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成正相關
縱向來看,企業競爭力優勢明顯的企業,其對于現金流管理各目標的關注度得分明顯高于其他企業,而企業競爭力明顯處于劣勢的企業對于現金流管理各目標的關注度則普遍低于其他企業,且其更著重關注于從增加企業利潤出發管理現金流。即:對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成正相關,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明確認識能優化企業現金流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對現金流的有效管理,進而有助于提高企業價值,幫助企業在市場上提升其競爭優勢。由此驗證了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有效性。
(2)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
橫向來看,在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中,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增加銷售收入、控制企業風險和增加企業利潤這三個方面,其中增加銷售收入的平均得分最高,達到了5.9867分,其次是控制企業風險的平均得分5.8756,明顯高于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平均得分5.6267和增加企業價值的5.36分。我們知道,增加銷售收入、控制企業風險和增加企業利潤均屬于企業營運管理的目標,而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增加企業價值則屬于企業戰略角度的管理目標。因而,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在無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和明顯處于競爭劣勢的企業中也存在同樣的規律。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企業面臨的現金流危機從表面上看是來自于財務視角的現金流管理問題,但實質上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源于企業戰略管理層面的偏差。企業沒有認識到戰略方向會從根本上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現金流的創造能力。
(3)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高于對利潤的關注
由圖2可以看出,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對增加銷售收入的關注度為5.9867分,而對增加企業利潤的關注度則為5.7867分,同樣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的財務指標,具有優勢競爭力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顯著高于對利潤的關注,這一點同樣反映在無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中。這也與企業運營的實際情況相符,銷售收入相對利潤而言會給企業帶來更直接的現金流入,也能更直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發展能力。然而明顯處于競爭劣勢的企業則剛好相反,其對利潤的關注反而高于對銷售收入的關注,即對于競爭力較弱的企業而言,其更多的關注于如何維持企業的生存,將資金投入到更有效的生產銷售過程中以增加企業利潤,使企業得到持續穩定的運營。
四、結論
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為構建完整的現金流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本文從調查問卷出發,將現金流管理目標分為營運和戰略兩個層面,控制企業風險、增加銷售收入、增加企業利潤、擴大市場占有率與增加企業價值五個方面,構建了一套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通過針對性地調查問卷數據分析,檢驗了企業現金流管理的實際目標與理論目標的符合度,并驗證了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對于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性。研究發現我國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存在直接的正相關關系;而在明確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過程中,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同時,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普遍高于對企業利潤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陳志斌,韓飛疇.基于價值創造的現金流管理[J].會計研究,2002(12):45-50.
[2] 陳志斌,施建軍.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及統計分析[J].統計研究,2005(10):33-38.
[3] 孟焰,李連清.企業戰略性現金流管理的探討[J].財會通訊,2006(10):10-12.
[4] 婁芳.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研究[J].經濟論壇,2008(15):97-98.
[5] 劉鳳娥.不可忽視的現金流量管理[J].會計之友,2008(11):16-17.
[6] 陳志斌.增長、創值、防險:現金流戰略管理三維世界[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6):51-60.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基于自發秩序與程序理性的企業價值管理模式創新研究”(項目批準號:10YJC630151)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教師創新項目“企業現金流管理評價模式與應用模塊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722013JC066)的階段性成果。
①文中所用調查問卷數據均來自近3年筆者在全國各教育平臺的財務課程班上向大中型企業的中高層發放調查問卷所獲取數據的一部分。問卷填寫人大多是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整體運行情況比較了解,能夠保證調查問卷所獲取數據的準確性和針對性。本次調查問卷發放1 048份,收回812份,有效問卷799份。
(二)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有效性檢驗
1.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關系分析
企業現金流管理的目標為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明確了方向,增強了現金流管理的可操作性,決定了企業在經營管理決策中對現金流效用的關注,使現金流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現價值創造,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體現其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市場中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其對于現金流的管理顯然優于其他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明確也更加重視。
因此,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確定會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清晰的現金流管理目標能使企業對現金流的管理與企業的戰略保持高度的統一,進而優化企業的現金流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價值,最終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本文認為: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營運和戰略層面目標的重視程度越高,其在同行業內將越具有競爭優勢。本部分將通過對針對性調查問卷數據的分析來檢驗其有效性。
2.現金流管理目標與企業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基于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進一步研究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有效性,即企業對各目標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以檢驗二者之間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本文將市場占有率、成長速度、獲利能力和創新能力四個指標的得分平均值作為企業競爭力的評判標準。得分越高代表企業相比主要競爭對手更有競爭優勢。經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將企業競爭力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優勢明顯。企業在行業內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市場占有率、成長速度、獲利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四個方面或者其中三個方面都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其對應得分是大于5分;第二個層次:無明顯優勢。企業在行業內處于中間,沒有突出的競爭優勢,但在同行業內也不處于劣勢,其對應得分是4分到5分(含);第三個層次:明顯劣勢。企業在行業內明顯處于競爭劣勢,四個指標沒有或者只有一個比主要競爭對手有競爭優勢,其對應得分是小于4分。
將調查問卷收集得到的數據按照以上三個層次劃分,然后計算現金流管理五大目標對應得分并畫出折線圖,如圖2所示。通過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對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成正相關
縱向來看,企業競爭力優勢明顯的企業,其對于現金流管理各目標的關注度得分明顯高于其他企業,而企業競爭力明顯處于劣勢的企業對于現金流管理各目標的關注度則普遍低于其他企業,且其更著重關注于從增加企業利潤出發管理現金流。即:對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同企業競爭力成正相關,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明確認識能優化企業現金流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對現金流的有效管理,進而有助于提高企業價值,幫助企業在市場上提升其競爭優勢。由此驗證了現金流管理目標評價模式的有效性。
(2)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
橫向來看,在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中,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增加銷售收入、控制企業風險和增加企業利潤這三個方面,其中增加銷售收入的平均得分最高,達到了5.9867分,其次是控制企業風險的平均得分5.8756,明顯高于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平均得分5.6267和增加企業價值的5.36分。我們知道,增加銷售收入、控制企業風險和增加企業利潤均屬于企業營運管理的目標,而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增加企業價值則屬于企業戰略角度的管理目標。因而,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在無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和明顯處于競爭劣勢的企業中也存在同樣的規律。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企業面臨的現金流危機從表面上看是來自于財務視角的現金流管理問題,但實質上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源于企業戰略管理層面的偏差。企業沒有認識到戰略方向會從根本上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現金流的創造能力。
(3)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高于對利潤的關注
由圖2可以看出,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對增加銷售收入的關注度為5.9867分,而對增加企業利潤的關注度則為5.7867分,同樣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的財務指標,具有優勢競爭力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顯著高于對利潤的關注,這一點同樣反映在無明顯競爭優勢的企業中。這也與企業運營的實際情況相符,銷售收入相對利潤而言會給企業帶來更直接的現金流入,也能更直觀地反映出企業的發展能力。然而明顯處于競爭劣勢的企業則剛好相反,其對利潤的關注反而高于對銷售收入的關注,即對于競爭力較弱的企業而言,其更多的關注于如何維持企業的生存,將資金投入到更有效的生產銷售過程中以增加企業利潤,使企業得到持續穩定的運營。
四、結論
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為構建完整的現金流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本文從調查問卷出發,將現金流管理目標分為營運和戰略兩個層面,控制企業風險、增加銷售收入、增加企業利潤、擴大市場占有率與增加企業價值五個方面,構建了一套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通過針對性地調查問卷數據分析,檢驗了企業現金流管理的實際目標與理論目標的符合度,并驗證了現金流管理目標的評價模式對于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性。研究發現我國企業對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關注度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存在直接的正相關關系;而在明確現金流管理目標的過程中,企業對營運層面目標的關注度普遍高于戰略層面目標的關注度;同時,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對銷售收入的關注普遍高于對企業利潤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陳志斌,韓飛疇.基于價值創造的現金流管理[J].會計研究,2002(12):45-50.
[2] 陳志斌,施建軍.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及統計分析[J].統計研究,2005(10):33-38.
[3] 孟焰,李連清.企業戰略性現金流管理的探討[J].財會通訊,2006(10):10-12.
[4] 婁芳.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研究[J].經濟論壇,2008(15):97-98.
[5] 劉鳳娥.不可忽視的現金流量管理[J].會計之友,2008(11):16-17.
[6] 陳志斌.增長、創值、防險:現金流戰略管理三維世界[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6):51-60.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基于自發秩序與程序理性的企業價值管理模式創新研究”(項目批準號:10YJC630151)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教師創新項目“企業現金流管理評價模式與應用模塊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722013JC066)的階段性成果。
①文中所用調查問卷數據均來自近3年筆者在全國各教育平臺的財務課程班上向大中型企業的中高層發放調查問卷所獲取數據的一部分。問卷填寫人大多是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整體運行情況比較了解,能夠保證調查問卷所獲取數據的準確性和針對性。本次調查問卷發放1 048份,收回812份,有效問卷79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