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應高職教育日益激烈的競爭,滿足市場對人才的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探索如何構建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模式;技術技能型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改工程項目“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主持人:徐亞鳳。(項目編號:JG2014020166)。
一、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應著重考慮下幾個因素。(1)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原則。在人才培養方式和專業設置上,要及時了解地方經濟的發展趨勢,適時地根據地方經濟的發展合理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等,以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2)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依據職業崗位群需求制定教學計劃,按照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要求進行教育活動,體現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
(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應遵循以下原則。(1)服務于經濟社會的原則。以現代社會區域經濟需求為依據,置身于區域發展規劃中,遵循市場規律,滿足社會需求。(2)職業性原則。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培養學生擁有專業知識、技術技能和職業素養。 ?(3)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的原則,通過市場調查與本行業第一線實際工作者及有關專家了解人才崗位職責、基本素質知識和能力要求進行分析,構建起專業人才結構。(4)工學結合原則。堅持校企合作,引入企業生產過程,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新型教學模式,實現專業課程教學與企業生產工作過程對接。
(三)教學改革。教學改革既包括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又包含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等。(1)教學內容改革,高職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是高職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要以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落腳點,以“必需、夠用”為度,加強專業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2)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改革。改變傳統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實行項目化教學、啟發式教學、微課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重視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四)“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有兩層含義:(1)“雙師型”教師是指在職業教育中既能進行專業理論知識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具備“雙師”知識、能力、素質的教師。(2)“雙師型”師資隊伍是指在專業師資隊伍群體結構上,由學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扎實、任教經驗豐富的“理論型”專職教師和部分從企業聘請的專業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技能型”兼職教師構成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五)實訓基地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的形式主要有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兩種,實訓基地的建設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實踐、崗位培訓等功能的結合。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高等職業院校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緊密聯系行業企業,不斷改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高職實訓基地建設的主體是高職院校,最直接的收益者是企業,實訓基地的建需結合自身辦學實踐、相關政策法規、同類院校辦學成果、企業用人標準及人才需求,對實訓基地建設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
二、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質量無法貼合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高職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辦學,但實質上仍然沒有走出“學科中心”的陰影,培養出的學生無法很快適應企業崗位需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深入市場、深入企業了解需求不足,在專業設置上跟著潮流走,或是自己能辦什么專業就辦什么專業,導致培養出的人才不符合企業對人才規格和質量的需求,導致人才培養不實用。(2)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的機會少,僅僅依靠學校有限的實驗實訓設備為學生提供實踐動手的機會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沒有充足的實踐鍛煉機會,必然會導致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應用性不強,無法滿足市場人才需求。
(二)課程設置及教學過程存在不合理性。課程建設是高職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和基礎,目前,高職院校課程設置仍存在不合理性,主要表現在:(1)專業核心知識技能更新速度較慢。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發展和變化,高職教育中專業核心知識技能的更新速度更是不容忽視,這就要求高職教育應該緊跟時代脈搏,將新的知識體系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真正實現教學內容和企業生產實踐接軌。(2)偏重理論教學,忽視能力培養。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側重理論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
總之,高職院校發展的生命力依賴于其所培養的人才質量,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搭建的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能滿足社會、行業、企業的需求,如何構建高職計算機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院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丁金昌.童衛軍.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
[2] 魏新東.高職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