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瑋
(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150080)
在高職教育領域,雖然學生以及家長更多關注的是能否學好專業技能,并以此生存。但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是多元文化的載體,很少有只運用一個學科的知識來開展工作的。這就需要我們以高職語文課程為平臺,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從而獲得持續學習和發展的能力。
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在解讀教育部文件時,誤讀“夠用”、“必需”,過于強調專業教學,減少甚至取消高職語文的課時數,高職語文為各種專業課“讓路”,這無形中降低了高職語文的地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重理輕文”和“專業技能比什么都重要”的錯誤觀念的影響下,高職語文的地位越來越低。
高職語文教學內容設置也存在諸多問題,已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改革需要。現在各高職院校高職語文的教學,并沒有設定統一的教學內容要求,有的院校偏重語文知識與寫作練習,但內容之間割裂,不成體系,學生學習以后印象不深刻,條理混亂;有的院校以名著名篇賞析為主,缺少實踐環節,學生枯燥學習,沒辦法真正掌握技能;有的內容則拔得太高,多為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無法理解的閱讀文章。由于課程設置沒有針對學生的年齡與興趣特點選取內容、設計技能訓練的過程,導致學生對高職語文學習的興趣大減。
高職語文課程是一種人文教育課程,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注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是學生可持續學習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但高職語文課程又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高職學生相對文化基礎差、表達能力較弱,它教材的選用、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使用,都不能等同于本科院校的大學語文,許多高職語文課程改革以本科院校的大學語文改革為參照是不科學的。而且在高職院校語文課程改革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重點放在了高職語文課程為專業課基礎輔助的位置上,而忽略了高職語文課程對學生文化素養培養的重要性。隨著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差、自身人文素養低下等問題的逐漸爆發,許多高職院校看到了高職語文課程的重要性,正逐漸加大對高職語文課程文化素養培養的研究。
在課程具體內容設計上,原有的高職語文課程教學內容一般包括閱讀鑒賞名著名篇和演講與口才兩部分,少部分則加上應用文寫作部分。經多次調研及多年實際教學反饋情況,我們認為以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為宗旨的高職語文課程教學內容,必須要包括閱讀、口語表達、應用文寫作三部分內容,以達到培養學生讀、說、寫多方面能力的目的。
閱讀部分,首先要選擇適合學生、符合時代要求的作品,可以分成愛國篇、孝悌篇、責任篇、人生篇、奮斗篇等篇章,吸引學生去讀、去理解。具體授課時應以范文為例講授閱讀相關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書面語言的表達方法,能閱讀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并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等進行賞析,豐富自身文化底蘊。閱讀課外部分,可以通過預設閱讀書目,課內報告,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并使學生能夠運用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式正確進行書面表達。
口語表達部分內容選擇,應側重學生日常口語交流、與人溝通能力的培養。在求職面試訓練部分,可以組織學生模擬求職面試實際情境,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模擬面試主考官與面試人員。在學生模擬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把握扮演的角色,思考其說話方式、說話內容的特點。最后以學生實際演練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為例,完成求職面試技巧的講授與訓練。競聘演講部分,也可以組織學生模擬競聘演講舞臺,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模擬競選人、評委與聽眾,讓學生互相評價、分析,以自己或別人在模擬競聘演講實際演練中的具體表現為例,找出競選者競選過程中的優缺點,從而完成競選演講的相關講授與訓練。
應用文寫作旨在培養學生實際寫作技能,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選取學生熟悉,今后工作生活中常用的文種,讓學生有興趣的學習。例如:《求職信》講授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畢業求職技能,《總結》培養的是學生今后概括提煉工作、學習、生活內容的能力,《經濟合同》的講授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今后工作、生活中基本的合同寫法及使用注意事項等,還有像《通知》、《請示》、《競聘報告》等這些都是一名高職學生應掌握的寫作技能。因為應用寫作課程教學內容相對枯燥,只有調動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授課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應用寫作教師在授課時,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例如,寫作思維邏輯訓練法、口頭作文訓練法、情境寫作訓練法與任務驅動訓練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在應用寫作課堂上的綜合運用效果喜人,但我們所說的運用,絕對不是同一文種統一使用一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而是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使用。即使是同一個文種的講授,也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有選擇性地使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方法。
高職語文重視的是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提高,它的課程考核評價標準,不應局限在傳統的期末筆試考試成績上,應將期末考試成績量化到每次課中,以平時成績與綜合評量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較細、科學的評價方式和標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例如:總分100分,可以分為出勤10分、閱讀部分25分、口語表達部分35分、應用文部分30分。其中閱讀部分可以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正確情況來核算分數,應用文部分可以根據學生作業情況核算分數。但口語表達部分,因為每節課的評價標準都不同,為了準確地評價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應制定出每節口語表達課的詳細評價標準。(詳見表1求職面試考核標準、表2競聘演講考核標準)
[1]張 峰.高職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及策略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4).
[2]徐有田.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研究[J].語文建設,2014(11).
[3]莊 嚴.淺析高職語文教學改革[J].才智,2015(2).
[4]李 平.高職語文教育現狀調查及改革芻議[J].經營管理者,2015(5).

表1 求職面試考核標準

表2 競聘演講考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