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育 李薇薇|文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如何發揮企業文化建設在國有企業中的作用,已成為國有企業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新選擇,是國有企業實現新戰略的必然要求。
從宏觀上講,企業文化具有極強的凝聚力;能形成強大的激勵;能通過企業的規章制度、責任制度直接要求員工應該怎樣做,禁止怎樣做,產生一種硬約束力;企業文化不僅在企業內部有影響員工行為的作用,還能產生向外部擴散和影響的輻射功能。
從微觀上看,企業文化建設在國有企業中主要起推波助瀾的“軟實力”作用。
隨著經濟發展的全球化、國際化,產業升級加快,高新技術日新月異。國有企業,尤其是有色金屬國有企業面臨著市場份額被侵占、資源稀缺、競爭力大勢下降、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等多重挑戰。作為迎接這些挑戰的有色金屬國有企業,要想經得住全球經濟化的考驗,要想成為“一枝獨秀”,要想成為行業內“一流企業”,必須加快文化建設和創新,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功能,以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日益成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資源,人對知識的掌握和駕馭及由此帶來的企業創新,使人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凸顯重要。管理已從以往的制度管理轉向人本管理,突破了以往“員工是工具、機器”、“是企業經濟附屬物”等觀念的束縛,從而轉到了“以人為本”的高度。對人的精神功能和價值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企業文化管理就是要通過各種文化手段,在企業內部通過營造一種尊重人、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文化氛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實現人的價值,實現企業良性生產經格局。

(1)有利于優化企業管理結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企業文化能夠推動企業管理的優化,進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企業文化可以推動管理觀念創新,可以推動管理機制創新,可以推動員工價值機制創新。當企業目標確立,企業依靠科學的決策,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做到人盡其才,讓員工的發展和企業發展同步,就能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
(2)有利于強化企業職工的主體地位,增強職工歸宿感,提高企業凝聚力
企業職工是企業文化系統的中心,職工是決策的參與者,行為的執行者,也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和受用者。因此,強調以人為本、民主管理的企業文化把企業職工的因素放在中心位置,時刻把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放在主導地位。
(3)有利于吸引人才,培育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企業職工隊伍
企業的創新能力來源于企業中人的創新能力。而員工的創造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要經歷一個學習、培養的過程。通過企業文化的熏陶,可以在組織內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創新傳統,鼓勵員工采取各種有益的方式不斷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激發員工創新學習和實踐的愿望;同時,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可以逐步把員工個人的需要與企業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為員工營造一種寬松、富有活力、充滿競爭的良好氛圍,鼓勵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提倡為企業獻計獻策,給員工一個充分展示自身價值和不斷學習充實自我的空間,提升員工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從而吸引和培育各種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企業職工隊伍和有作為的企業家,使企業充滿活力。
眾所周知,在學界和業界的不懈努力下,企業文化已走過30年歷程。但是當前國有企業中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許多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缺乏系統性和長期性,僅僅把建設局限在表面或者文化建設的某一方面,另外有的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雖然涉及精神層面,也往往是“走過場”,沒有加以強化和鞏固。
大多數國有企業認為企業是為了盈利而盈利,只要搞好生產經營工作即可,忽略或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將企業文化看作是一項單一的管理職能。有的將企業文化僅僅作為一個職能、模塊,放在黨群工作部、黨政辦等職能部門,缺乏系統、全局的考慮。
在企業精神方面,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是千篇一律的,適應不了“百花齊放”的企業實情,起不到企業精神應有的作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上,不同企業都“不約而同”地提出相同的口號,缺乏自身特色和個性,進而難以顯示出自身的優勢,難以培養自己的忠誠消費者,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理念僵化,文化宣貫形式單一,文化培訓滯后。他們時刻都在努力營造企業文化的環境,到處懸掛或張貼著各種各樣有關企業文化的標語、口號,屬于企業自身的東西不多,導致大部分員工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高層或者管理部門負責的工作,與自己關系不大,主動參與意志不強,積極性不高。形成了著手企業文化建設的職能部門拼命干工作,卻得不到員工的認同,形同做無用功,企業文化建設陷入“自作多情”的尷尬境地。
企業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營造學習、創新、超越的氛圍,建立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把企業文化建成“學習型組織”,通過理念、價值觀、愿景、企業精神作用于員工的思想和精神,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責任感、使命感和敬業精神。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為員工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讓員工沒有后顧之憂,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不懈努力。大力推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實行政務公開,建立公開透明運行的監督和約束機制,使廣大員工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增強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熱情和激情,增強員工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使員工將個人的前途與企業的興衰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在薪酬待遇,還是晉職提升等方方面面,都要對員工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建立“公開競選、公平競爭、公正競聘、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出得來、進得去、留得住”的良好風氣,為員工的晉升開辟一條綠色通道,真正地讓每一位員工的聰明才智得到一個發展的平臺。進一步加強知識管理,切實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增強人才競爭的優勢。
企業文化只有靠有形的載體才能體現出來,只有靠具體的活力才能調動員工的興趣和熱情,只有靠有形的手段才能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因此,企業文化建設的載體建設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通過文化載體更好地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二是充分發揮演講比賽、趣味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員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三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員工在乎工作過程中得到應有的經濟利益的同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勞動價值。“名利雙收”的動力更加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