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霞
潛伏期應用間苯三酚促進產程進展的研究
方少霞
目的研究潛伏期應用間苯三酚促進產程進展的作用。方法57例陰道分娩初產婦, 根據就診日期單雙號分為兩組, 即實驗組30例、對照組27例。對照組藥物選擇地西泮, 實驗組藥物選擇間苯三酚。觀察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臨床效果, 并比較分析。結果與對照組相比, 實驗組第一產程時間較短, 宮口擴張平均速度較快, 產后出血量較少, 宮頸水腫消失有效率較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潛伏期應用間苯三酚促進產程進展的作用較大, 可推廣應用。
產程;潛伏期;間苯三酚
陰道分娩第一產程時, 當患者宮頸水腫、擴張緩慢和痙攣時, 適當、及時的進行相應處理可有效縮短產程, 促進分娩,減少剖宮產。產程進展與宮口擴張速度有較大關系, 宮頸自身條件是決定擴張速度的重要因素。如何軟化宮頸、促進宮頸擴張, 是產科醫生亟需解決的問題, 對縮短潛伏期、保證產婦胎兒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接收的陰道分娩30例初產婦, 對其潛伏期應用間苯三酚促進產程進展的作用進行總結性分析, 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接收的陰道分娩57例初產婦, 根據就診日期單雙號分為兩組, 即實驗組30例、對照組27例。實驗組孕周36.5~42.0周, 平均孕周(38.59±3.02)周, 年齡20~37歲, 平均年齡(25.36±4.35)歲。對照組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38.23±3.23)周, 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6.01±4.98)歲。兩組一般臨床資料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藥物選擇地西泮, 使用劑量為10 mg, 給予患者靜脈推注。實驗組藥物選擇間苯三酚, 使用劑量為80 mg,給予患者靜脈推注。用藥期間, 對患者胎心變化進行密切監測, 維持有效宮縮。必要時, 使用催產素對患者進行宮縮調整。
1.3 觀察指標 準確記錄對照組與實驗組第一產程時間、宮口擴張平均速度和產后出血量、宮頸水腫的消失情況, 并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指標 對照組活躍期為(5.36±0.41)h, 潛伏期為(13.62±0.75)h, 宮口擴張平均速度為(1.89±0.88)cm/h, 產后出血量為(204.69±50.52)ml;實驗組活躍期為(4.05±0.45)h, 潛伏期為(11.05±0.46)h, 宮口擴張平均速度為(2.63±0.55)cm/h,產后出血量為(197.76±46.82)ml。與對照組相比, 實驗組第一產程時間較短, 宮口擴張平均速度較快, 產后出血量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宮頸水腫 對照組20例水腫消失, 有效率為74.07% (20/27);實驗組28例水腫消失, 有效率為93.33%(28/30)。與對照組相比, 實驗組宮頸水腫消失有效率較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顯示, 恰當處理及適時干預是促進產程進展、減輕產婦疼痛的關鍵。大多數產婦對陰道分娩過于恐懼, 表現出精神緊張、焦慮等, 可間接造成宮頸水腫和質韌, 造成產程停滯或延長, 此時若給予患者催產素, 或增加藥物使用劑量,增加產力, 則無法取得較好效果, 需配合使用解除宮頸水腫和痙攣、舒張肌張力藥物, 加快宮口擴張和產程進展。常用藥物包括阿托品、地西泮和利多卡因等, 但應用局限性較大,受條件限制較大, 如地西泮雖能有效松弛宮頸平滑肌, 軟化宮頸, 加快擴張, 促進產程進程, 但可抑制胎兒呼吸中樞和心血管中樞, 通過胎盤直接作用于中樞系統, 造成胎兒心率減慢, 故臨床主張, 應用地西泮時需嚴格控制用藥時間, 多于胎兒娩出之前4 h應用。間苯三酚屬于臨床常用的鎮痛解痙藥物, 親肌性較好, 不屬于罌粟堿類及阿托品類藥物, 因此藥物無抗膽堿作用, 可對平滑肌產生有效作用, 快速緩解平滑肌痙攣, 且對膽道平滑肌和胃腸道平滑肌等生理收縮無影響, 不會造成心律失常、低血壓和心率加快等癥狀, 不影響患者心血管功能[1]。與地西泮相比, 間苯三酚具有較強的宮頸擴張和松弛作用, 解痙作用較強, 可對宮頸平滑肌進行選擇性松弛, 促進子宮體收縮。間苯三酚僅對痙攣平滑肌產生藥理作用, 對正常平滑肌造成的影響較小, 對正常平滑肌生理收縮幅度和節律干擾較小, 故對產婦宮縮無影響, 不會導致產后出血。在本文研究中, 實驗組(間苯三酚)第一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地西泮), 且宮口擴張平均速度較快, 產后出血量較少, 宮頸水腫消失有效率較高, 表明間苯三酚對促進產程進展具有較大作用。
綜上所述, 間苯三酚在潛伏期具有較大應用價值, 可有效促進產程進展, 值得推廣。
[1]梁小勤, 劉瑤, 陸麗, 等.間苯三酚在潛伏期的臨床應用.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0):3212-3213.
Research of phloroglucinol applied in incubation period for labor progress promotion
FANG Shao-xi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Guangdong Taishan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Taishan529200, China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phloroglucinol applied in incubation period for labor progress promotion.MethodsA total of57 primipara of vaginal delivery were divided by their admission date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with3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27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iazepam,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hloroglucinol.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horter time of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faster mean velocity of dilatation of cervix, less postpartum bleeding volume, and higher effective rate of cervical edema disappearance.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phloroglucinol in incubation period provides huge effect in labor progress promotion,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Labor; Incubation period; Phloroglucinol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17
2014-12-24]
529200 廣東省臺山市婦幼保健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