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成梅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采用雷公藤多甙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臨床觀察
樸成梅
目的探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采用雷公藤多甙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98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聯合組, 各49例, 分別采用單純糖皮質激素及雷公藤多甙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 并對不同治療方式在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展開對比分析。結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兩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總蛋白量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腎功能均得到改善, 且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展開雷公藤多甙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 減少蛋白尿, 價值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雷公藤多甙;糖皮質激素
目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尚無特效療法, 臨床上通常將減少患者蛋白尿作為治療該病的關鍵。為分析了解雷公藤多甙聯合糖皮質激素在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 對收集的98例患者展開不同方式的治療, 效果明顯,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診的98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進行研究, 從中隨機抽取49例展開單純用藥治療, 作為常規組, 其中男27例, 女22例, 年齡最小22歲, 最大65歲, 平均年齡(35.5±5.6)歲;病程最短1年, 最長6年, 平均病程(3.3±1.3)年;另49例展開聯合用藥治療, 作為聯合組, 其中男29例, 女20例, 年齡最小23歲, 最大64歲, 平均年齡(36.2±5.4)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7年, 平均病程(3.5±1.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的98例患者入院后均開展基礎治療, 包括低鹽低蛋白飲食、降壓、利尿、抗凝、保腎等治療。常規組同時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即給予患者口服強的松治療, 起始量為1 mg/(kg·d), 連用8周, 足量治療后每1~2周在原用藥量的基礎上減少10%, 待減至20 mg/d時維持用藥。聯合組則在常規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療,3次/d,20 mg/次, 待患者完全緩解且療程達到3個月后可將用藥量減為20 mg,3次/d, 連續用藥12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不同方式在難治性腎病綜合征中的治療總有效率展開比較, 并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式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情況、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總蛋白等展開對比。
1.4 療效判定標準[1]完全緩解:治療后患者尿蛋白定性呈陰性,24 h尿蛋白定量<0.4 g, 腎功能穩定, 血漿蛋白恢復正常;部分緩解:治療后尿蛋白定量降低程度大于基礎值的1/2, 且≤3.5 g/d, 血漿蛋白水平及腎功能均有所好轉;無效: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聯合組采用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后完全緩解18例, 部分緩解26例, 無效5例, 總有效率為89.8%, 常規組單純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后完全緩解12例,部分緩解20例, 無效17例, 總有效率為65.3%, 采用不同方式治療后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變化情況 治療前聯合組24 h尿蛋白定量為(3.7±1.5)g, 血清白蛋白為(24.4±4.7)g/L, 總蛋白為(42.4±3.6)g/L, 展開聯合用藥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為(0.6±1.4)g, 血清白蛋白為(40.2±3.2)g/L, 總蛋白為(62.4±5.7)g/L;治療前常規組24 h尿蛋白定量為(3.7±1.4)g, 血清白蛋白為(23.9±4.6)g/L, 總蛋白為(43.1±3.5)g/L, 展開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為(1.2±0.4)g, 血清白蛋白為(35.5±3.1)g/L, 總蛋白為(52.2±4.6)g/L, 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各指標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情況比較 治療前聯合組患者尿素氮水平為(8.7±2.5)mmol/L, 血肌酐為(94.4±14.1)μmol/L;常規組分別為(8.7±2.4)mmol/L、(93.8±14.6)μmol/L;展開不同方式治療后聯合組尿素氮與血肌酐分別為(7.1±1.4)mmol/L、(80.1±13.2)μmol/L;常規組分別為(7.4±1.5)mmol/L、(82.8±13.3)μmol/L;展開治療后患者腎功能均得到改善, 且兩組改善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難治性腎病綜合征即原發性腎病綜合征采用強的松標準療法治療后仍未改善, 或采用強的松治療后雖有所改善, 然而患者在1年內復發次數超過3次或6個月內復發次數超過2次的疾病[2]。據統計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約占據了全部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40%左右。目前, 臨床上尚未研究出治療該病的特效療法, 多數治療方式都只能起到緩解患者癥狀, 維持患者生命, 改善其生活質量的作用。因而, 臨床上通常將減少患者蛋白尿作為治療該病的關鍵[3]。
糖皮質激素是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免疫調節藥物, 其可對患者的炎癥反應、免疫反應等進行抑制, 且可對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情況進行抑制, 并可對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產生影響, 進而可達到利尿、減少尿蛋白的目的。而強的松則為臨床上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時常用的一種糖皮質激素。
雷公藤屬于衛矛科植物, 已在原發性、繼發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 且取得了顯著效果。雷公藤多甙為雷公藤制劑的一種, 多數動物研究均顯示雷公藤多甙在降蛋白方面有重要價值。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該藥物可對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內的沉積現象進行抑制。②該藥物可促進氧自由基清除, 并可將脂質過氧化反應阻斷, 進而可發揮良好的消炎效果。③該藥物有助于腎小球濾過膜的電荷屏障功能恢復。④該制劑可對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進行改善。且臨床研究表明雷公藤多甙和強的松聯合使用還可發揮協同作用, 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展開雷公藤多甙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 減少蛋白尿, 價值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楊衛國.雷公藤多甙片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臨床療效觀察.中國民康醫學,2013,25(16):27-28.
[2]宋中泉.24例雷公藤多苷片聯合用藥治療腎病綜合癥療效觀察.中外醫療,2012,31(19):90-92.
[3]徐新菊.中藥治療腎病綜合征38例臨床觀察.中國中醫急癥,2004,13(9):587-5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95
2015-01-08]
134001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醫院腎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