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寶平 張秋霞
探討早吸吮對產婦初乳分泌時間及乳量的影響
鄧寶平 張秋霞
目的探討和觀察產后早吸吮對產婦初乳分泌時間及乳量的影響, 以提高產婦對早吸吮的認識。方法130例產后產婦按吸吮時間分成兩組, 早吸吮的70例為觀察組, 非早吸吮的60例為對照組, 分別觀察兩組產婦的初乳分泌時間及乳量。結果觀察組24 h內分泌初乳的例數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48及72 h內泌乳量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吸吮可促進母親提前泌乳, 乳量分泌增多, 使之更能夠滿足嬰兒的需要,有利于母嬰健康。
早吸吮;初乳;泌乳量;母乳喂養
母乳含有豐富營養物質, 最適合嬰兒消化吸收, 完全能滿足4~6個月內嬰兒生長發育, 使嬰兒生長適宜, 不會過胖;母乳含豐富的抗感染物質, 增強嬰兒抗病能力, 而且母乳新鮮、不變質、防過敏, 母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在臨床工作中為了促使產婦提前泌乳, 泌乳量增多, 能夠實施母乳喂養, 嬰兒娩出30 min以內實行早接觸、早吸吮[1]。為了探討嬰兒早吸吮對初乳分泌時間以及對母乳分泌量的影響, 現將2013年6~12月來本院足月分娩的130例產婦進行初乳分泌時間和泌乳量的回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12月足月分娩的130例產婦和130例新生兒, 將130例產婦按吸吮時間分為早吸吮的觀察組70例和非早吸吮的對照組6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7.5歲, 對照組平均年齡26.4歲。130例產婦懷孕期間一直在本院產檢, 無發現其他疾病及妊娠并發癥, 均是陰道分娩, 無產后并發癥。其職業有工人、農民、個體、知識分子。130例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1、5 min均10分, 出生體重2.6~3.4 kg, 體查無疾病并發癥。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新生兒經陰道娩出后, 立刻給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建立呼吸。擦干新生兒身體上的羊水, 結扎完臍帶后, 把嬰兒放到母親前, 在保暖下進行母嬰皮膚接觸, 并協助嬰兒吸吮母親乳頭30 min[2]。產后觀察2 h后將母嬰送回病房,24 h母嬰同室, 并向產婦宣教產后健康飲食及乳房護理, 指導勤吸吮, 按需哺乳不受時間限制, 每次每側乳房各吸吮15~20 min, 除母乳外不添加其他輔食品。
1.2.2 對照組 新生兒經陰道分娩按常規處理后, 不進行母嬰皮膚接觸及早吸吮。產后觀察2 h后將母嬰送回病房, 回病房后不指導母乳喂養, 直至母親自然泌乳后再進行母乳喂養, 可以添加代乳品和水。
1.3 初乳泌乳時間及泌乳量的觀察指標 初乳泌乳時間即產后到首次有乳汁分泌出來的時間[2]。泌乳量觀察采用手法擠奶多少來判斷[3], 可分為量少:用手擠壓乳暈可擠出少量乳汁, 不能滿足嬰兒需要, 要添加代乳品;量足:用手擠壓乳暈有乳汁流出, 能夠滿足嬰兒需要, 不需要添加代乳品;量多:用手擠壓乳暈乳汁噴射狀排出, 嬰兒哺乳后乳房仍飽滿無法排空。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初乳分泌時間比較 觀察組初乳分泌時間明顯比對照組要早, 觀察組24 h內分泌初乳的有49例,48 h分泌初乳的有16例,48 h后到72 h內分泌初乳的有5例。對照組24 h內分泌初乳的有13例,48 h分泌初乳的有22例,48 h后到72 h內分泌初乳的有25例,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泌乳量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48 h內有6例達到乳量充足,29例達到能滿足嬰兒母乳喂養需要,35例乳量少需添加代乳品才能滿足嬰兒需要, 且產后72 h后有56例奶量充足。而對照組產婦產后48 h內無一例達到乳量充足,7例達到滿足嬰兒母乳喂養需要,20例乳量少需添加代乳品才能滿足嬰兒需要, 產后72 h后有27例乳量充足。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早吸吮可促進母親提前泌乳, 乳量分泌增多 嬰兒分娩后30 min內爭取吸吮母親乳頭, 是吸吮反射的最強時期。早吸吮和增加吸吮次數可促進泌乳反射。嬰兒吸吮得越早,母親泌乳就越早, 嬰兒多吸, 母親就多分泌, 嬰兒少吸, 母親就少分泌, 嬰兒停止吸吮, 母親就停止分泌乳汁。初乳的分泌及泌乳量與嬰兒吸吮次數、強度、持續時間有密切相關?,F在臨床中實行母嬰同室, 保證按需哺乳。
3.2 早吸吮能促進產后康復 嬰兒不斷吸吮刺激乳頭、乳暈, 促進催產素的釋放, 催產素加強了子宮收縮, 減少產后出血。母乳喂養能抑制排卵能起避孕作用, 延長生育間隔,母乳喂養能維持月經不來, 有利于營養物質的貯存。早吸吮能促進乳汁分泌, 減輕乳脹, 預防乳腺炎等發生。
3.3 早吸吮可降低嬰兒發病率 早吸吮使嬰兒獲得多種免疫物質, 能抵御新生兒肺炎、腹瀉等多種疾病的發生。早吸吮促進嬰兒腸蠕動, 排出胎糞, 降低黃疸發生率。
[1]楊煜. 嬰兒吮吸及乳房護理對初產婦泌乳相關情況的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2012(29):657-658.
[2]張超英, 楊愛軍. 影響堅持母乳喂養因素的調查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2003,15(11):683-684.
[3]孔令霞. 剖宮產術后促使產婦早進食早泌乳的護理研究. 護理研究,2002,16(7):3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86
2014-12-30]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