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
某院2014年藥物不良反應分析
廖丹
目的統計某院2014年的藥品不良反應病例, 總結其特點及規律, 為臨床合理、安全用藥提供預警信息。方法回顧性分析該院2014年的93例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的基本情況、給藥途徑、藥品種類、臨床表現及其轉歸情況, 并總結分析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規律及原因。結果本組93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40~60歲的患者約占50.54%, 給藥途徑中由靜脈給藥引發的藥物不良反應最為常見(73.12%), 引發藥物不良反應的藥品中由抗菌藥物引發的藥物不良反應病例最多(42.25%)。結論在用藥期間, 醫護人員要時刻關注患者, 預防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
藥物;不良反應
統計該院2014年藥物不良反應病例, 分析引起不良反應的因素及其臨床表現, 加強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 引起廣大醫患人員對藥物不良反應的重視, 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收集該院2014年按照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標準上報的93例藥物不良反應, 對患者性別、年齡、藥物過敏史、給藥途徑、藥物的種類及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等進行統計、分析。
2.1 性別和年齡 93例報告中, 男41例, 女52例。年齡分布, 最大的86歲, 最小的1歲。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年齡在40~60歲及60~80歲這2個年齡段的較多, 分別占50.54%和32.26%。而80歲以上的, 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是最低的,可能是因為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都有所下降, 吸收、代謝、排泄的能力較弱, 在用藥時, 重點監護, 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
2.2 給藥途徑 不良反應的發生以靜脈滴注最多, 占73.12%, 其次是口服, 最后是肌內注射。
2.3 藥物過敏史 58.06%的患者無藥物過敏史, 39.78%的患者藥物過敏史不詳, 只有2.15%的患者有藥物過敏史。有過敏史的患者在選擇用藥時, 應該慎重, 在滴注的時也會密切關注, 因此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2.4 藥物種類、不良反應臨床表現及構成比 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種類中注射劑71例占76.34%, 口服藥22例占23.66%。注射劑中, 抗生素類藥物占42.25%, 其次是心腦血管系統16.90%, 另外, 抗腫瘤藥物的不良反應應該引起重視。口服藥中, 抗生素類所占的構成比最大, 占31.82%, 其次是中成藥占27.27%, 排在第三位的是心腦血管系統用藥占22.73%。其臨床表現, 主要是以皮膚黏膜為主, 表現為皮疹、藥疹、瘙癢、紅腫等;其次是心血管系統的, 表現為胸悶、心悸等;胃腸道系統表現為惡心、嘔吐等不適。
從性別上看, 女性略多于男性, 年齡主要分布在40~60歲, 與以往的(60歲以上)相偏離, 可能是因為老人用藥易引起不良反應, 已經引起醫護人員及患者的重視, 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而40~60歲的中年人, 自我重視程度不高, 醫護人員關注度低, 導致其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因此, 在用藥期間, 醫護人員要時刻關注患者, 不分性別和年齡, 預防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
給藥途徑不同, 關系到藥的吸收、分布, 也影響藥物發揮作用的快慢強弱及持續時間。靜脈滴注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立即發生效應, 較易發生不良反應;而口服藥經過胃腸道消化吸收, 刺激性藥物可引起惡心、嘔吐等, 因此靜脈滴注引起藥品不良反應的幾率較高[1]。原則上能口服治療的, 就不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做到治療安全有效[2]。
抗生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無論是注射劑中還是在口服藥中均較高。因此, 作為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原則》, 以便指導用藥[3]。掌握抗生素藥物的適應證、禁忌證、藥物代謝動力學和不良反應[4]。按照患者生理狀態合理用藥。例如, 能通過胎盤屏障的藥物, 孕婦慎用或禁用[5];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及老年患者慎用。能用窄譜抗生素治療的, 不使用廣譜抗生素[6]。選擇適當的給藥方案、給藥途徑、劑量和療程, 必要時結合血藥濃度監測[7]。作為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 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家族史、過敏史等情況, 使醫生能夠快速準確的確診[8]。
[1]湯素姣, 梁志強. 基層醫院門診靜脈用抗菌藥使用情況分析.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 2008, 5(5):39-40.
[2]石壬偉. 臨床用藥風險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1, 11(1):92-93.
[3]劉斌, 彭紅軍.藥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01, 3(5):251-253.
[4]吳文臻, 劉建慧.藥疹220例臨床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4, 13(13):1739.
[5]梁建成, 黃義昆, 張三平, 等. 161例藥物不良反應分析.醫學文選, 2005, 24(1):48-49.
[6]張立新, 王秀美.抗生素應用中的問題與探討.實用醫技雜志, 2004, 11(11):1498-1499.
[7]胡華成, 劉麗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不良反應.醫師進修雜志, 2005, 28(11):3-4.
[8]陶仲為.呼吸道細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療.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5, 25(2):1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34
2015-08-03]
114000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鞍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