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 張堅生
從藥師角度增強艾滋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曾燕 張堅生
深入分析現階段我國及外國文獻中關于艾滋病(AIDS)患者對服藥依從性的相關研究。根據研究發現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子包括對疾病的認識、藥物的副作用、治療的藥物性味以及耐藥程度等, 本文從藥師角度談如何增強艾滋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并以此作為切入點予以深入探究。
艾滋病;服藥依從性;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藥學服務
艾滋病被稱為疑難雜癥, 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這種病是由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在臨床上, 這種病的特點主要是免疫系統的損害以及其他相關腫瘤病。艾滋病有著較高的致死率。我國1985年首次報告艾滋病病例。但截至2011年12月底, 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經47.2萬例, 其中艾滋病患者9萬例, 累計死亡6萬例。而降低AIDS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主要靠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 使艾滋病成為了一種慢性疾病, 患者需要終生服藥。2003年, 我國開始啟動對艾滋病免費HAART。隨著近幾年的變化, 大量研究表明, HAART過程是需要藥物依從性的。護理人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提示,在治療時要遵循下述幾個基本原則:①患者服用藥量若>5%沒有按時服用, 那么HAART就會存在失敗的風險。②在用藥前全面評價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③現階段患者的依從性逐漸降低。因此, 在有關HIV/AIDS患者是否可以接到HAART時, 臨床醫生要按照“全或無”的基本理念, 若無法確保良好的服藥依從性, 那么就不能夠對患者予以抗病毒治療。因此需采取措施保障艾滋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HAART近年來已變成預防以及控制艾滋病最為有效的手段。在臨床環節發現, 抗反轉錄病毒藥物都有著一定的副作用, HAART 高脂血癥就有常多見的副作用, 臨床顯示為脂肪分布不均:附近皮下脂肪萎縮, 好發于面以及四肢;向心性脂肪堆積:好發于腹、胸以及頸等位置。高脂血癥亦為代謝異常, 是因為脂肪代謝以及運轉不暢, 進而造成血液內的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含量大于相關指標,或高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的含量偏少。
艾滋病藥物開發最早依附于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以及蛋白酶等多種復合劑制作而成的。在上世紀50年代左右, 國內外也開始上市了很多種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由于這幾年醫療技術不斷發展, 艾滋病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突破, 而且也采用了很多高活性逆轉錄酶制劑以及蛋白酶 。目前主要是蛋白酶制劑以及抗病毒藥物兩大類。逆轉錄酶抑制也有幾種不同的類型, 其中包括:①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②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s)。就目前狀況而言, 這種類型的藥物主要包括高達八種以上的逆轉錄酶抑制劑、六種蛋白酶抑制劑、3種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在臨床上要采用單藥治療方法, 逐漸發展為聯合用藥治療方法。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 抗艾滋病毒藥物第一次上市, 而且在這種藥物上市后, 臨床上的艾滋病單藥治療并不是很理想。自從蛋白酶抑制劑上市之后, 可以采用聯合用藥治療, 在各種實踐中可以看出, 聯合用藥治療療效比較顯著,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 先后提出了聯合用藥治療法和雞尾酒療法, 基本采用3藥或3藥以上聯合用藥。
眾多研究發現影響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比較多, 包括對疾病的認識、服藥的督導、隨診的次數、心理因素和治療態度、家庭和社會支持等。其中有關藥學方面的因素有:藥物的不良反應、治療的藥物性味以及耐藥程度等,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1], 導致治療的失敗。孫麗君等[2]在對服藥依從性的研究中提及:堅持服藥和服藥依從是兩個區別的概念。若患者堅持按照自我理解的醫囑服藥且從未漏服應判為堅持服藥;服藥依從應是按照治療方案要求的時間、劑量等堅持規范用藥。因此, 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許多艾滋病患者往往只是堅持服藥, 并未真正意義的服藥依從。常見的影響患者服藥依從的服藥問題是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時未經咨詢自行處理停藥或減量;按自己理解的藥物說明書服藥;未確切知曉藥品的正確服法;不知藥品正確的停藥方法。
王立新[3]提出:提供藥學服務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藥師應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提供專業的藥學服務幫助艾滋病患者增強其服藥依從性。
3.1 發藥時應清楚告知患者正確的服藥方法和服藥規范,并強調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依非韋倫(EFV)睡前服;去羥肌苷(DDI)咀嚼片應空腹嚼服;齊多夫定(AZT)600 mg/d,分次服用(在清醒時每4小時服100 mg)。
3.2 告知患者可能會出現的常規的不良反應, 如何減輕這類不良反應所造成的影響并堅持服藥。例如:依非韋倫服用后會出現眩暈, 應告知患者晚上睡前服用;服用克力芝患者可多食燕麥片減輕腹瀉等;一旦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及早就醫。
3.3 協助主治醫生避免不利的藥物相互作用, 制定最佳的用藥方案。例:不推薦同時使用阿巴卡韋和NNRTIs;抗結核藥物利福平不能與蛋白酶抑制劑(茚地那韋、克立芝等)同時應用。
3.4 如果有條件的醫院可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藥學模式。建立患者藥歷, 針對患者制定提高服藥依從的藥學服務計劃。
[1]范小杏.艾滋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當代護士,2010,4(2):10-11.
[2]孫麗君, 王署照, 姚勤偉, 等.農村地區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及應對策略分析.中國艾滋病性病,2007,13(4):317-320.
[3]王立新.提供藥學服務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天津藥學,2008,20(6):40-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87
2014-12-22]
510030 廣州市越秀區洪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燕);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張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