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譚晶波 張宏偉 宋艷利 程林
應用乳暈入路切除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療效評價
林琳 譚晶波 張宏偉 宋艷利 程林
目的分析探討應用乳暈入路切除術對于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54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7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傳統手術方式治療;觀察組患者則應用乳暈入路切除術。對比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瘢痕大小、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瘢痕大小、切口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痊愈出院。結論對乳腺良性腫瘤患者應用經乳暈入路切除術相對于傳統術式具有更好的效果,傷口更加美觀、出血量更少、患者的恢復速度更快,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經乳暈入路;乳腺良性腫瘤;傳統手術;臨床效果
乳腺良性腫瘤是常見的乳腺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占乳腺腫瘤發病率的60%左右[1]。以年輕的女性為主要發病人群,臨床表現為乳房脹痛和腫塊,周期與患者的月經周期有著相關性。通常情況下乳腺良性腫瘤不會發生惡性病變,但是同樣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治療。但是由于手術切除治療會在患者乳房上留下瘢痕,對于美觀產生較大的影響,尤其是患者多為年輕女性,難以接受[2]。探討有效的手術方式既能夠切除乳腺良性腫瘤,又不對乳房的美觀造成影響,是臨床中重點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探討傳統切除術與經乳暈入路切除術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54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乳腺纖維瘤或者增生腺瘤,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7例。觀察組中有乳腺纖維瘤患者12例、增生腺瘤患者15例,年齡19~37歲,平均年齡(24.65±7.21)歲;對照組中有乳腺纖維瘤患者13例、增生腺瘤患者14例,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4.87±6.8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和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傳統的腫瘤切除術;觀察組患者應用經乳暈入路切除術,具體方法如下:根據患者腫瘤的大小等情況選擇切口的長度,對患者進行麻醉之后于乳暈入路做切口;使用甲狀腺拉鉤將切口拉開,沿著大乳管的走向在皮下脂肪與乳腺腺體的被膜之間將皮膚與皮下組織切開,經皮下向腫瘤方向實施分離;使用血管鉗將發生病變的乳腺腺體組織夾住,通過牽拉將其暴露與手術視野下;然后沿著大乳管的方向將乳腺組織切開,沿腫塊的薄膜將其分離;然后將腫塊切除,當腫塊的直徑<0.5 cm時,通過按摸尋找,將微小的腫瘤組織完全切除;通過電凝方式止血,應用可吸收線對真皮層進行縫合,實施連續皮內縫合;然后應用醫用膠布對患者的皮膚進行粘貼;最后使用彈性繃帶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加壓包扎,直到手術48 h之后松解。手術后1周對患者進行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和切口愈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瘢痕大小、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手術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35.4±6.7)ml、瘢痕大小為(2.1±0.5)cm、切口的愈合時間為(3.8±0.5)d、住院時間為(5.6±1.2)d;對照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41.5±6.9)ml、瘢痕大小為(3.5±1.2)cm、切口的愈合時間為(4.5±1.8)d、住院時間為(6.0±1.9)d。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瘢痕大小、切口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乳腺良性腫瘤切除術之后患者發生的主要并發癥為切口感染,對照組27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4.81%;觀察組中有3例患者發生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11.11%,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良性腫瘤是臨床中非常常見的乳腺疾病,在年輕女性中高發,疾病的臨床表現為乳房脹痛以及出現腫塊,與患者的月經周期相關[3]。乳腺良性腫瘤一經確診就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將腫塊切除以恢復健康。但是由于患者多為女性,大多畏懼手術之后的瘢痕對乳房的美觀產生較大的影響,延遲手術治療的時間。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越來越高,選擇怎樣的手術方式在切除良性腫塊的基礎上保持美觀引起臨床工作者的重視。傳統手術方式需要在腫塊周邊行放射狀的切口以將病灶切除,其切口大、瘢痕明顯,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4]。乳暈邊緣是乳房天然的輪廓線,此部位皮膚薄,延展性好,切口張力小,利于愈合,術后瘢痕小,而經乳暈入路切除術通過乳暈進行弧形切口,將腫塊切除,手術的切口更小、造成的瘢痕小,且能夠借助乳暈自然色遮蓋瘢痕,相對更加隱蔽,對于女性心理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術中沿腺體淺層分離,不會對乳腺腺體造成損傷,減少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已經廣泛地應用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尤其是對于應用麥默通微創旋切術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選擇經乳暈入路切除方式的效果更佳[5]。本組研究中,相對于傳統手術治療患者,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更少、傷口愈合時間和出院時間更短、手術留下的瘢痕更小。
綜上所述,對乳腺良性腫瘤患者應用經乳暈入路切除術相對于傳統術式具有更好的效果,傷口更加美觀、出血量更少、患者的恢復速度更快,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1]趙斌先,崔婧婧,張志偉,等.應用乳暈入路切除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效果分析.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9):39-40.
[2]白保安.乳暈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腫瘤的效果分析.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1):73.
[3]陳建軍,盧家靈,楊柳,等.乳腺腫塊切除術的兩種路徑對比.廣西醫學,2012,34(2):191-193.
[4]梁鴻,張輝,張超,等.經乳暈入路腔鏡良性甲狀腺瘤切除術與開放手術的對比研究.腹腔鏡外科雜志,2012,17(9):667-670.
[5]趙清泉,鄭正榮,許雙塔,等.經全乳暈入路全腔鏡下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療效分析.福建醫藥雜志,2014(5):2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47
2015-07-29]
116033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