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利
艾司西酞普蘭與舍曲林聯合應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項利
目的探討艾司西酞普蘭與舍曲林聯合應用對于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效果。方法125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61例)和觀察組(64例)。對照組行舍曲林+常規治療,觀察組行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常規治療。對比分析兩組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HAMA)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評分及臨床總有效率。結果兩組治療后HAMD、HAMA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未見明顯的藥物副反應。結論在消化內科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舍曲林能夠明顯改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抑郁、焦慮狀態,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聯合;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作為消化內科常見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持續或間歇發作的腹痛、腹脹、排便習慣變化、伴或不伴大便性狀改變,患者的胃腸道結構、生化指標均無異常[1,2]。IBS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在現今的相關性研究中仍無法解釋其具體發病機制,因此目前尚無特效療法。目前臨床治療IBS主要是依據患者臨床表現適當給予抗抑郁、胃腸解痙及止瀉治療。本實驗通過觀察兩種不同方案治療IBS的效果,旨在為臨床治療IBS提供合理建議,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以腸易激綜合征為診斷進行藥物治療的125例患者,納入及排除標準:①符合羅馬Ⅲ中腸易激綜合征診斷標準[1];②排除消化道器質性疾病者;③排除智力異常、妊娠、哺乳等特殊人群;④排除合并惡性腫瘤、肝腎功能異常等基礎疾病者。經醫學倫理學審查委員會審查,本實驗內容符合倫理學要求。按照用藥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61例)和觀察組(64例)。觀察組中男44例,女20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67歲,平均年齡(42.08±6.07)歲;對照組中男42例,女19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66歲,平均年齡(41.69±6.0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治療方法包括:①清淡飲食,注意休息,改善生活習慣;②腹瀉患者應用腸道益生菌,便秘患者應用西沙必利;③曲舍林(左洛復,輝瑞制藥有限公司):5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應用艾司西酞普蘭(來士普,丹麥H.Lundbeck A/S公司):1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90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3]在治療前后全部患者均應用HAMD量表和HAMA量表進行抑郁和焦慮評分[2],HAMD評分標準:無抑郁:0~7分;可疑抑郁:8~17分;明顯抑郁:18~24分;重度抑郁:>24分。HAMA評分標準:無焦慮:0~6分;可疑焦慮:7~13分;明確焦慮:14~21分;明顯焦慮:22~29分;嚴重焦慮:>29分。分數越高,說明抑郁(或焦慮)越重。臨床療效評價標準:①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頻率下降至1~2 次/d,大便性狀恢復正常;②有效:臨床癥狀可見好轉,大便性狀趨于正常,每日大便頻率明顯下降;③無效:未達到顯效、有效標準或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觀察組HAMD評分為(12.67±3.15)分,HAMA評分為(15.28±4.26)分;對照組HAMD評分為(12.49±3.21)分,HAMA評分為(14.97±4.35)分,兩組治療前HAMD、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多數患者病情出現好轉,HAMD、HAMA評分明顯下降,觀察組治療后HAMD評分為(9.76±2.75)分,HAMA評分為(9.57±3.14)分,顯效35例,有效2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2.19%;對照組HAMD評分為(11.12±2.84)分,HAMA評分為(10.98±3.07)分,顯效29例,有效19例,無效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8.69%。兩組治療后HAMD、HAMA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未見明顯的藥物副反應。
在現有醫學研究水平下,尚無法完全闡明IB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普遍認為其發生與精神、心理因素具有密切關聯,丘腦-垂體-腎上腺素軸、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發胃腸運動和感覺功能紊亂可能是其發病的主要機制,而臨床實踐表明IBS患者多存在焦慮、抑郁表現,中樞神經能夠通過刺激體內釋放5-羥色胺(5-HT)介導結腸反應,從而導致腸道功能紊亂,而且是胃腸道黏膜已經被證實存在5-HT受體,因此,目前5-HT已經成為胃腸道應激性反應的重要介導受體之一。由于5-HT能夠刺激、介導應激性反應,引發胃腸道功能異常改變,因此,目前提出應用5-HT再攝取抑制劑,通過與5-HT受體選擇性結合拮抗5-HT作用,從而有效治療IBS[3,4]。舍曲林作為強效5-HT抑制劑,能夠選擇性抑制血小板對5-HT的再攝取,而且對于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影響極其微弱,目前已經成為臨床常用的抗抑郁藥物。艾司西酞普蘭屬于新型5-HT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其作為新型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藥物,僅含有S-對應體,不僅能夠抑制5-HT再攝取基本位點,而且能夠抑制異構位點,其抑制再攝取的效果強度顯著高于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傳統5-HT再攝取劑。艾司西酞普蘭作為抗抑郁藥,能夠在不影響自身代謝的情況下達到抑制抑郁的效果,而且由于其代謝產物為低活性物質,與其他藥物出現反應的風險性非常低,因此與傳統SSRI藥物相比,其藥物安全性較高。目前國內外諸多研究表明SSRI藥物能夠通過調節結腸松弛、盲腸通過時間等途徑緩解IBS患者的腹痛程度,改善排便性狀,對于IBS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國內相關研究表明[4]舍曲林與艾司西酞普蘭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治療IBS,而且藥物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舍曲林能夠有效改善IBS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鐘友惠,蔣曉彬.西酞普蘭治療腸易激綜合征75例臨床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6(11):2453-2454.
[2]吳華君,陳哉考.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舍曲林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臨床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1):40-42.
[3]尤燕錠,顧立群. 鹽酸舍曲林與鹽酸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照研究. 海峽藥學,2011(3):121-122.
[4]賴瑞敏,曹立穎,喬麗娜,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療效的系統評價.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2):2106-21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73
2015-08-31]
110015 沈陽中醫結石病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