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永梅 徐輝
口服環孢素在56例腎移植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衣永梅 徐輝
目的分析口服環孢素軟膠囊在腎移植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56例口服環孢素軟膠囊的腎移植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56例腎移植患者中4例出現不典型急性排斥反應,4例谷丙轉氨酶(ALT)輕度升高 ,14例出現震顫 ,3例出現齒齦增生,10例多毛。結論環孢素軟膠囊對腎移植患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肝毒性較小。
環孢素;腎移植患者;應用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56例腎移植術后服用環孢素軟膠囊患者,其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齡45歲。服用最長20個月 ,平均觀察隨訪(16±2)個月。
1.2 入選及排除標準 初次腎移植、且術后腎功能穩定的患者;年齡20~62歲,性別不限制;愿意接受臨床試驗,并且一直在本院取藥服用環孢素的患者。排除標準:有惡性腫瘤病史的患者、慢性進展性肝炎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患者;有濫用酒精或成癮藥物的患者、溶血性尿毒癥征候群患者;接受心臟搭橋手術、支架手術、安裝起搏器的患者。
1.3 免疫抑制治療方案 環孢素軟膠囊+嗎替麥考酚酯膠囊+潑尼松三聯用藥。其中環孢素軟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商品名:新賽斯平,規格:25 mg×50粒)在腎移植術前1~3 d口服8 mg/(kg·d),術后小劑量延遲用藥,再結合環孢素的血藥濃度、移植腎功能、肝功能情況調整環孢素的用量。一般情況下,在移植后2~4 d腎功能恢復正常后開始口服,起始劑量 8 mg/(kg·d),根據血藥濃度和臨床癥狀逐漸減量,術后1~3個月4~5 mg/(kg·d),6個月2.5~3.0 mg/ (kg·d),1年2.5 mg/(kg·d)。嗎替麥考酚酯膠囊的用量1.5~2.0g/d,其中1.5 g/d 24例,2.0 g/d 32例,腎移植術前1 d及當日共口服3次,術后6~12 h開始服用,延遲恢復者2.5~3.0 g/d。潑尼松于術后第3天給予80 mg/d,以后遞減至維持量。所有入選患者使用環孢素軟膠囊 ,時間最長為 20個月 ,觀察隨訪期 (16±2)個月。
1.4 臨床監測 環孢素血藥濃度、血常規、尿常規、生化肝功、生化腎功、消化系統(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及震顫、齒齦增生、多毛等。
56例腎移植患者中 4例出現不典型急性排斥反應,均發生在移植術后2~30 d,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全身不適,移植物腫大和疼痛同時伴有移植物功能突然減退。4例患者ALT輕度升高 ,發生于術后2~3個月,表現為容易出汗、嗜睡、口渴、失眠多夢。但有14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震顫,老年患者表現為點頭或搖頭,無肌張力增高;多數患者表現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的運動。3例出現齒齦增生,在牙根處齒齦肥大、增生。10例多毛,其中女7例,主要是發生在四肢的伸側部分,表現為體毛增多,長而濃密,且女性患者表現尤為突出。
本院環孢素軟膠囊為強效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對體液免疫有抑制作用,是一種新型的淋巴細胞免疫調節劑,對吞噬細胞的功能無影響,能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殖,對輔助T淋巴細胞的活性有特異性的抑制作用。不抑制骨髓,因為能抑制體內抗移植物產生抗體,所以能抗排斥。抑制體液免疫的同時,顯著抑制宿主細胞免疫。能抑制B淋巴細胞,并且可以選擇性地抑制T淋巴細胞產生的白細胞介素-2、γ-干擾素,對單核、吞噬細胞所分泌的白細胞介素-1有抑制。不抑制紅細胞生成,亦不影響吞噬細胞功能。影響環孢素體內血藥濃度的因素有性別、年齡、飲食、術后時間、生理或病理狀態藥物相互作用等。這使得環孢素的治療窗窄,體內過程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今年有些研究發現,人們所攜帶基因的多態性,是造成腎移植患者服用環孢素后吸收和代謝個體差異的原因之一,儲曉曼等[1]研究得出:CYP3A4*4,*5,*6等位基因的存在有可能降低了藥物代謝酶CYP3A4的活性,從而使環孢素的代謝減慢。
霉酚酸酯是20世紀九十年代問世的一種新型免疫抑制劑,是霉酚酸的酯類衍生物,具有獨特的免疫抑制作用和較高的安全性。腎移植術后可顯著降低排斥反應,并且神經系統和肝腎毒性較少,臨床上常與嗎替麥考酚酯、氫化潑尼松聯合用藥,形成新的器官移植三聯免疫抑制方案,使環孢素用量明顯減少,避免或減少了環孢素腎中毒的發生,對腎移植后腎功能的恢復和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2]。腎移植中調整環孢素目標血藥濃度的依據分別是:依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個體化調整;依據移植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
環孢素的生物轉化形式廣泛,其中15種代謝物主要由肝臟代謝轉化,所有代謝物均含有活性成分的完整肽結構,有些具有極弱的免疫抑制作用。經膽汁排泄的占90%。所以,肝功能與環孢素的代謝和排泄及代謝產物的體內蓄積密切相關。肝功能異常能使環孢素的代謝和排泄減慢,引起體內蓄積,導致環孢素血藥濃度明顯升高。并且,環孢素能損害肝臟,引起膽紅素和丙氨酸轉氨酶升高。肝功能損壞又直接導致環孢素的代謝和排泄減慢,血藥濃度升高,產生惡性循環。所以,監測環孢素血藥濃度和檢查患者肝臟功能必須同時進行,隨時調整藥物用量并加服護肝藥物。經尿排出<6%,由于腎功能衰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細胞比容值都低于正常值,故環孢素的蛋白結合率減少,血漿中藥物濃度升高,增加腎損傷。
腎移植受者術后早期環孢素用量較大,而且血藥濃度不穩定,劑量的調整頻繁且棘手,但早期的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仍然接近20%,環孢素的腎毒性也較常見,除受配型、免疫抑制劑的用法及用量等因素影響外,還與腎移植受者的環孢素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個體差異有關[3]。劑量,術后時間,胃腸、肝腎功能,膽汁排泄,食物及合并用藥等因素可以影響環孢素的吸收、代謝和排泄,因此,環孢素的個體差異較大,同一時間段內環孢素血藥濃度可相差1~5倍。本文中56例中出現不典型急性排斥反應占7.14%,ALT輕度升高占7.14%,出現震顫占25.00%,齒齦增生占5.36%,多毛患者占17.86%。防止環孢素不良反應的方法是定期監測血藥濃度,因為嚴重不良反應多數與用藥劑量有關,并調整全血血藥濃度,保證在臨床起到免疫抑制作用而不至于產生不良反應。據資料顯示,若下次服藥前環孢素全血谷濃度約為100~200 ng/L,就能夠達到上述效應。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采取對癥治療的方案,或者環孢素軟膠囊減量或停用。
環孢素軟膠囊為強力而有效的免疫抑制劑,有需要的患者在相關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效果更佳。環孢素軟膠囊的治療總則應遵循以下原則:總體原則是處方醫師要熟練掌握免疫抑制療法,并且擁有患者完整的病歷資料,能對患者定期體檢、測血壓以及檢查肝腎功能等。移植受者接受治療的醫院應該設備良好,實驗室條件完善。用藥原則:①環孢素軟膠囊嚴格遵醫囑用藥,必須在專科醫師指導下用藥。②調節環孢素的用藥劑量,并且定期化驗肝功能和腎功能,監測血藥濃度。如有必要加用保肝藥物,比如口服肌苷片、護肝片或者益肝靈等。③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和飲食,禁用保鉀利尿藥、高鉀藥品以及有腎毒性的藥物,比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甲氧芐氨嘧啶、兩性霉素B等,避免食用含鉀豐富的食物,比如口蘑、花茶、香蕉、西瓜等。
[1]儲曉曼,曹文,閔佩清,等. 腎移植病人中CYP3A4基因多態性對環孢素A代謝的影響.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3,19(6): 421-425.
[2]高潔,李義鑫 ,孫秀穎. 腎移植術后環孢素A治療窗濃度的臨床研究.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2(5):156-157.
[3]李香鐵 ,李滇勤,劉少鴿,等 .腎移植術后1053例總結.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03,24(3):136-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105
2015-08-24]
265200 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醫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