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



看卞留念的音樂會現場會感到非常過癮,你似乎能從卞留念的眼里看到璀璨的星光。隨著宏大激昂的樂聲響起,他全身都像上了弦似的,陶醉地跟著音樂搖動,兩只手臂大幅度地揮舞著,目馳神移,氣度非凡。人們所說的性情中人,想必就是指卞留念這樣的人吧——灑脫不羈,率性而為。一旦聊起音樂,他隨時隨地都會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如癡如狂。
傳遞民族之魂是畢生使命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卞留念在二十多年里創作了三千多部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因此有人曾戲謔地調侃:如果一天完成一部作品,那么卞留念所有的作品加起來等于八年不睡覺。“中國音樂鬼才”的稱號也由此而生。
不過,卞留念自己卻對這樣的音樂偉績并不自知,只是知道自從染上了音樂創作的“癮”之后,好像隨時隨地都能涌現出樂此不疲的快樂。他說:“好多知識都融合在我們創作、制作、錄音這個過程當中,我在享受這個過程。所以這么多年,春夏秋冬一眨眼就過去了,就是一個不經意的事情。我覺我這么多年最引以為豪的地方,就是我把音樂創作當成我的一種工作方式,一點都沒覺得辛苦。一個人選對自己的工作、職業、樹立自己的正確價值觀,就感覺自己渾身有勁。”
盡管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但卞留念始終認為這些作品不是屬于他個人的,“這個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所以我現在正在做一個音樂專輯當成我音樂生涯的總結。到時候我會把我的這個作品和樂譜呈現給咱們的這個時代,對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個交代。”
1962年,卞留念出生于南京一戶普通的工人家庭。7歲時,聰明好學的他被選進著名的小紅花藝術團學習大提琴,那時他幻想自己將來要當一名出色的音樂家。后來因為升學和搬家等原因,他沒能繼續學琴,但對音樂卻一直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感情。
1978年,高中在讀的卞留念面臨升學或就業的選擇。恰逢昔日藝術團的小伙伴中有人考進了剛剛恢復招生的高等音樂院校,讓卞留念羨慕不已,也喚醒了他內心深處對音樂的渴求。從大提琴輾轉到二胡,卞留念一直都在訓練自己的音樂技術、技巧和音樂表現形式。對于“音樂鬼才”這個稱號,卞留念說:“我沒有覺得這個是在標榜我的稱呼,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雙刃劍。這么多年,我有了這個稱號以后,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它既給了你這樣一種稱呼,那么也給了你一種壓力,所以我還要繼續為這個名字而努力。”
說起自己音樂的理念,卞留念致力于將自己創作的音樂作品逐步與世界音樂潮流融為一體。“民族感”是他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主旋律,尤其是連續20余年擔任春節聯歡晚會的音樂主創。對于這份情結,卞留念是割舍不掉的,他說:“春節晚會是伴隨著中國尤其是我們30年改革開放以來最難忘的巨變的時代,我們參與了,我們經歷了,我們見證了,我們也分享了。所以這里面有酸甜苦辣很多很多東西,一提到這個,我們的情感就油然而起。春晚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年夜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這個‘年夜飯放一點作料,給一點建議和智慧。因為它是中國特色,它是只有中國13億人能夠分享的、民族的、團圓的這么一個盛事。如果說春晚還愿意讓我去參與的話,我還愿意去,因為這個是咱們‘家里的事。”
“樹要是沒有根的話,樹就沒有生命了。那么我們的藝術,我們的文化,尤其是我們的音樂,你要是沒有接地氣的話,你就沒有靈魂。所以我覺得我的音樂,大部分的出處都是因為我希望我們的音樂植根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和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這樣幾個根基。這么多年了,我希望我可以成為中國新民樂的守望人,也是把中國的民族音樂插上科技翅膀飛向世界的這么一個開拓人。這是我的一個使命,促使我這么多年不間斷地向全世界展現中國音樂,用我們音樂的語言,傳遞中國民族文化。”卞留念堅定地說。
青春無止境,夢想無邊界
2014年8月16日,南京舉辦了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在跳水奧運冠軍陳若琳點燃主火炬后,我國的流行歌手、2011年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張靚穎、歌手張杰、憑借《來自星星的你》走紅的韓國演員金秀賢,以及來自俄羅斯的噶麗婭壓軸登場,他們一同用流利的中文唱響主題曲《點亮未來》。這首充滿了青春活力和激情的歌曲正是出自卞留念之手。
卞留念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之前也曾參與過亞運會和北京奧運會歌曲的創作。此次為南京青奧會創作會歌,他表示這是與眾不同的榮光,是家鄉賦予的榮譽和使命,“每個人都是有夢的,而《點亮未來》這首歌曲代表的是當今年輕人的南京夢、中國夢、世界夢和青春夢”。同時,和這首歌一起火起來還有青奧會會歌《夢無止境》。一個感動,一個動感,兩首風格截然不同的樂曲唱出了無數青年人的追夢之路。
“我積蓄了30年的創作靈感,在這里爆發。”卞留念說,作為一名地道的南京人,為家鄉盛會創作音樂義不容辭。每一次創作,腦海里都有一部音樂片在放映:夏日,靜謐的夜空,人們仰望星辰,許下自己的愿望,是那樣唯美。為了夢想,年輕人奮力拼搏,不斷超越自己,這又是一幅多么壯觀的畫卷。這種感動,這種激情,最終在卞留念創作的《夢無止境》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卞留念說,這短短3分46秒的音樂,卻耗盡了他大半年的心血。
曲子譜好后,在法國巴黎的朱海聽了一遍又一遍。一天,在奧林匹克主題酒店,他忽然有了靈感,提筆寫下歌詞:“我與未來緊緊相擁,成長之夢在無限延伸,信心和勇氣都能獲勝,多么神圣,多么興奮……”朱海說,歌詞里有一句非常關鍵,叫作“我與世界青春相逢”。他認為,每一個走進青奧會、走向賽場的人,都有夢想,而夢想無論大小,都能點亮未來。當天下午,朱海就用手機把歌詞發給了卞留念,兩人激動地打了十幾個越洋電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歌詞確定下來后,作為青奧會開閉幕式總策劃、總撰稿人的朱海并沒有直接把歌詞交給組委會,而是以一個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寄給了組委會征集辦,參與競爭。結果,這首歌從幾千首作品中脫穎而出。
在兩人看來,主題曲《點亮未來》是《夢無止境》的姊妹篇,但是,和“姐姐”不同的是,《點亮未來》的旋律更動感,讓人熱血沸騰。對此,卞留念說,原本,這首歌的結尾和《夢無止境》一樣,比較舒緩,但兩人反復商討后認為,“追夢”是一個激情洋溢的過程,這首主題曲必須要給人一個“動力”,那就是走出房間,擁抱自然,擁抱世界。于是,兩人花了整整一天,修改了結尾。這就是開幕式現場,當四名歌手齊聲唱響“現在就是未來,fly fly fly;青春不再等待,嗨嗨嗨”時,6萬人為之歡呼背后的故事。
“我認為,音樂是有靈魂的語言。”卞留念說,“我要通過音樂,告訴現場觀眾什么,告訴電視機前30億觀眾什么,他們能否從我們的音樂中,感受到夢想的偉大力量?”在“筑夢”篇章中,卞留念更是把自己的這一情感融入演唱。當120名青少年筑起一座“夢之塔”時,卞留念則在燈光暗處,用純人聲器樂化演唱方式,一氣呵成地完成背景音樂《筑夢》的表演。他說,那一刻,他釋放了靈魂。
“年輕人有七彩的夢想,年輕的心總是奔放、熱情的。因此,開幕式的音樂實際上是一種充滿陽光活力的青春語匯,非常契合年輕人的感覺,具有很強的國際性和傳唱度。青奧會的主題曲要傳播的,就是不朽的青春。”卞留念激動地說。
好的音樂文化是一劑綠色良藥
卞留念說:“我沒有一天能夠離開音樂。音樂就是卞留念,卞留念就是音樂。我為音樂而生,為音樂而活。”
他特別注重在平凡的生活中吸納不同的養分,甚至把與雞共舞,觀察蟋蟀搏斗以及種菜、采中草藥的感覺都寫入音樂。作為演奏家,卞留念也經常登臺表演。他說:“我喜歡不按照曲譜演奏,我是一邊演奏一邊作曲,曲子是從我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
眾所周知,卞留念的二胡拉得非常好。但是最初,卞留念是拉大提琴的。16歲時,卞留念很想買一把大提琴,因為家里經濟條件有限,父親就讓他把家里的大衣柜賣掉。那時,一個大衣柜100塊錢,買個大提琴要380塊,當時父母一個月掙70多塊錢,大提琴顯然買不了,卞留念只好花了十幾塊錢買了一把當時非常普及的二胡。正是這把二胡,打開了卞留念的另一片音樂天空;也是這把二胡,曾被卞留念的母親摔碎,他再用鐵絲綁好,又用蛇皮補好。這是一把承載了卞留念全部音樂夢想和靈魂的二胡。30多年來,盡管卞留念也玩電子音樂、西洋樂器,打造了屬于自己的音樂航母,但是二胡始終是卞留念的拿手好戲和放不下的情結。
在今年南京青奧閉幕式的舞臺上,卞留念與20名金陵女子樂坊的姑娘們一起奏響改編后的江蘇民樂《楊柳青》,南京小紅花的孩子們配以打擊樂。同時,雪人組合和南京四小鳳——朱婉冰、朱婉清、朱婉玉、朱婉潔都登臺亮相,演繹《幸福人家》,表演時長約6分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卞留念的表現帶給了我們許多視覺驚喜。他把二胡舉在空中演奏,上演一場炫目的花式二胡表演。這是卞留念的獨創,難度非常大,二胡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全靠左手提在空中,同時左手還要按弦演奏。此外,卞留念還能將二胡舉在肩頭,模仿小提琴演奏。
2010年,卞留念與日本電子音樂教父梯郁太郎通過5年努力合作,研發出了電聲二胡,這也是卞留念提倡通過民樂結合新科技向世界推廣二胡的目標實現的第一步。在2008年奧運會閉幕式上,電聲二胡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風采,但卞留念表示,早在2005年,他就與梯郁太郎先生進行了電聲二胡的研發。如今通過5年的努力,電聲二胡終于躋身成為電聲樂器的一員,“在保持二胡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彌補二胡的缺點與不足,更大范圍地傳播這種民族樂器,是我的目標,而經過多年的研發,首款電聲二胡終于問世。”卞留念細致講解了電聲二胡的各種神奇的小配置,其中包括MP3和教音器功能的電子裝置,這些裝置也為二胡演奏者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
在30多年的磨煉中,卞留念實現了“十二平均律在二胡演奏上的嘗試”,并成為拋弓演奏的發明人,他還能用二胡演奏小提琴協奏曲和巴赫的作品。一把傳統二胡在卞留念手中變得充滿青春活力。他說:“我覺得人們過去覺得二胡很苦,二琴音樂太悲了,什么《江河水》、《二泉映份》,給人感覺就是哭哭啼啼的。那么我們現在通過高科技,通過我們這一代的精神面貌,可以把二胡拉得很酷炫。通過科技的手段把藝術和生活,和娛樂,和人們的點點滴滴融合在一起,這個就是我現在樂此不疲的。怎樣去用藝術的方式去生活得有聲有色,這就是一種音樂文化。”
卞留念說,音樂也是藥,是治療身體疾病和為心靈療傷的良藥。而好的音樂文化,更是值得傳承和發揚的。作為音樂家,他牢記要為國為民奉獻全部,他用音樂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音樂的海洋中,他把民族特色做為創作的靈魂,以國際音樂的創新理念傳承發展著民族音樂文化;他那充滿中國概念的旋律,如同蕩滌人們心靈的綠水青山,成為向世界點亮美麗中國民族之魂的音樂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