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



早晨八點多鐘,隨著慢慢升起的太陽,喜歡自行車騎行的李先生已經結束了晨練,推著自行車享受溫江綠道兩旁的美景。李先生是成都人,每到周末都會來溫江騎行,他告訴記者,與朋友一起從成都趕到溫江綠道騎行非常舒服。而三三兩兩的騎行人,穿梭在紅花綠樹掩映的綠道中也成為人與自然的一幅和諧畫面。
記者從當地人口中得知,溫江位于成都市西面,是成都市九城區之一,素有“金溫江”的美譽。溫江全境屬岷江沖積平原,無山無丘,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河流縱橫,雨量充沛,物產豐富。北部15萬畝的花木成為了一道綠色屏障,也讓溫江成為了一個天然的氧吧。
溫江先后榮獲聯合國“全球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杰出成就獎”、“溫郫都國家生態示范區”、“國際花園城市”、“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影響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11綠色城市之星·最佳現代田園城市”、“四川省環境保護模范區”、“四川省生態區”、“國家生態區”等眾多榮譽。
不僅如此,溫江還是4000多年前古蜀魚鳧王國的發祥地,李白、杜甫、陸游、朱熹等文人墨客曾競相在此游歷唱和,留下了“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等千古絕唱。自西魏恭帝(公元555年)建制以來,溫江一直是川西政治、經濟、文化重鎮。解放后長期為溫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劃歸成都市管轄。2002年4月撤縣設區,成為成都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溫江在成都市率先啟動田園綠道建設,在三年的時間里,他們巧妙利用溫江大面積種植花卉苗木的特點,讓城市綠道延伸進花卉苗木生產基地,目前全區已建成綠道230余公里,初步形成了田道相融、江水環繞、自然生態的田園綠道。貫通溫江全域的綠道,吸引了大量市民在健身綠道上騎游健身。
在推進健康綠道體系建設中,溫江區始終堅持以生態、健康、休閑、田園為主題,以“生態化、產業化、市場化、效益化”為取向,以打造“市民休閑健身之道、游客旅游觀光之道和發展綠色經濟之道”為目標,形成了田道相融、碧水環繞、自然生態的健康綠道體系。
溫江區花卉園林局局長田振鋒告訴記者,溫江的綠道建設堅持原生態、原產權、原民俗及自然化、人性化、多樣化的“三原三化”原則,依托自然、歷史、人文和旅游等資源稟賦,緊密結合產業布局和功能分區,統籌謀劃,合理布局,按照“全域溫江”的理念,形成了“一心、兩環、三廊、四場、多點”的綠道空間布局(即:以國色天鄉旅游集散中心為核心,綠道向周邊區域延伸;依托江安河、楊柳河和金馬河形成兩條慢行游覽環線;沿江安河、楊柳河、金馬河構建三條濱水走廊;結合進出城主要門戶節點規劃建設四個形象展示廣場;由慢行游覽環線串聯多個旅游節點),構建覆蓋全區的綠道路網體系。在組團特色上,立足村道、機耕路、堤圍和花卉苗木基地便道等現狀,規劃建設了河流型、游憩型、自然生態型、風景名勝型等各具特色的綠道組團。在基礎配套上,細化標準,完善導則,統籌規劃,系統建設服務驛站、停車場點、休息場所、景觀節點等配套設施。
記者在綠道中穿行,城市森林和花卉景觀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步道兩側,行人、騎行者互相交叉,在各自的位置上領略著溫江綠道的生態之美。
據了解,目前,溫江綠道形成了內外連接、城鄉互融、各具特色的六大組團。即:以原生態風光、川西林盤、平原水系為主題的萬春幸福田園綠道組團;以多彩花卉、景觀植物、田園野趣為主題的和盛花香天府綠道組團;以歷史古跡、竹林幽徑、苗木基地為主題的壽安翠語花鄉綠道組團;以主題社區、情景互動、休閑旅游為主題的國色天鄉快樂小鎮綠道組團;以濱水游憩、健康休閑、運動體驗為主題的金馬錦繡大道田園運動長廊綠道組團;以中草藥種植觀光、中醫藥診療康復、保健養生、健康旅游為主題的溫江“198”芙蓉長卷綠道組團。
“過去沒有綠道的時候,我們大多在公路上騎游,車多塵多,自然是不用說。”溫江火狐單車俱樂部負責人楊仕學是個騎游發燒友,十多年來,幾乎每年都會騎車遠足,去尋找城市外的風景。“自從綠道建成以后,好多會員都建議我們將騎行路線安排在綠道。現在不用跋山涉水,我們的身邊就有最生態的美景。”楊化學說。
這些年,楊仕學和他的單車俱樂部騎游過不少地方,卻從來沒有見過像溫江綠道這樣的,專門供人們騎游的生態道路:“在綠道上騎行,避開了公路的車輛,安全更有保障,一路上還有各種風景,空氣也很好。”
楊仕學告訴記者,隨著綠道的出現,現在僅火狐單車俱樂部的會員就已經發展到1000多人,從十多歲的孩子到70多歲的老人,都積極參加到這項健康低碳的健身運動中來,而正是溫江綠道為這項運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如今,以綠道為藤,溫江實現了綠地、水系、田園、林盤、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遺跡、產業發展功能片區等有效地串聯,形成了多層次、多色彩的田園景觀,構建了點面結合、串珠連線、由線到面生態系統新格局,成為了集中展示新型城鄉形態的紐帶和窗口。溫江綠道帶動了旅游、休閑、健身、度假等產業的全面發展,引發了運動健身和休閑度假的熱潮,已成為品質溫江的靚麗風景線,為溫江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全區綠道體系吸引了眾多騎游、旅行、時尚愛好者慕名而來,也成為了賽事活動的重要舉辦地。先后成功舉辦了無限極2010世界行走日、2011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國際國內重大賽事活動。法國、以色列、冰島、韓國、新加坡等國駐華大使、領事以及國際友人先后騎游溫江綠道。溫江綠道與廣東增城綠道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國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成為中西部地區第一個國家級健身步道示范工程,被四川省旅游局授予“四川省健康休閑旅游示范工程”,被門戶網站評為最美的綠道。
據介紹,下一步,溫江還將大力推進綠道建設,打造各具特色的鎮(街)綠道小環線,完成新建綠道支線40公里,同步實施綠道沿線的植綠補綠、文化植入及標示系統建設工作,進一步優化提升綠道整體功能,展示溫江健康綠道的生態之美、野趣之美和景觀之美。綠道沿線還將建成服務驛站、公廁、信息咨詢亭、治安點、VI導視系統和垂釣、野炊、露營以及親水平臺、觀景臺、休息亭、秋千等配套功能設施。以主線為依托,各組團之間形成多通向性聯系,與快速交通及換乘系統有機銜接,為游客提供暢通、便捷、安全、舒適的通達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