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
心血管介入術后發生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分析
潘麗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手術后的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情況, 為臨床預防該癥狀提供參考, 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20例心血管介入術后出現迷走神經反射患者, 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發病時間等進行回顧分析。結果 20例患者中, 有15例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發生在拔出動脈鞘管后的20 min之內, 有3例發生在手術后返回病房時, 還有2例發生在手術后的1 h之內。搶救之后有3例在5 min之內意識轉清, 有17例在30 min之內心率等恢復正常。結論 心血管介入術治療在術前和術后都需要積極的準備, 對患者的臨床病情進行觀察, 當有異常情況發生時及時的處理和搶救,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心血管介入術;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分析研究
目前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 介入手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變得比較多, 其技術成熟度也越來越高, 是現在臨床中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該手術主要優點在于其對患者造成的創傷比較小, 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所以臨床應用還是比較普遍的[1], 可是該方法目前還是有很多的風險存在,抗凝治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加上手術醫生的操作問題, 導致患者的圍手術期會有并發癥產生。本院根據20例心血管介入術后發生迷走神經反射的患者來進行了該類情況的研究, 結合資料進行回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2011年本院對20例心血管介入術后發生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 男12例,女8例, 年齡最小的患者是30歲, 最大患者是69歲。
1.2 方法 20例患者都給予心電監護以及護士的密切觀察。通過觀察, 總結患者的臨床表現如下:患者的血壓下降, 比正常的范圍低;心率減慢, 大約40~55次/min;面色蒼白且心慌等休克癥狀。對患者給予去枕平臥位或者是頭高足低位,所有患者進行吸氧并且停止使用硝酸甘油。在患者的血壓明顯下降的時候即靜脈注射多巴胺10~20 mg, 之后給予右旋糖酐40快速靜脈注射。如果有足背動脈搏動不良的患者需要調整砂袋的重量[2]。
20例患者中, 有15例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發生在拔出動脈鞘管20 min之內, 有3例發生在手術后返回病房時, 還有2例發生在手術后的1 h之內。搶救之后有3例在5 min之內意識轉清, 有17例患者在30 min之內心率等恢復正常。
3.1 臨床中迷走神經反射癥狀產生因素有:①患者因焦慮和恐懼而產生:術前患者對于心血管介入治療的了解比較少,缺乏相關的知識, 因此在即將接受手術治療的時候, 會有較大的恐懼心理。而且, 女性比起男性的恐懼心理更強烈, 也更容易出現。據研究表明, 術前患者的緊張情況與患者的年齡、文化背景、病程等有較大的聯系, 40歲以上、低學歷、病程超過5年的患者其術前緊張焦慮度比較高。這些患者在拔除鞘管的時候, 其血管內皮受到刺激, 引起了迷走神經張力上升, 從而發生反射現象。②動脈鞘及其附件受壓:為患者行介入手術后, 動脈鞘管拔除, 其局本部受壓, 引起了反射, 導致迷走神經反射癥狀。術后, 患者調整體位, 動脈留置血管鞘遠端機械性接觸, 引起了迷走神經反射的發生[3]。③疼痛和血容量因素:患者的疼痛、血容量減少等和該癥狀的發生具有聯系。術前患者長時間的禁食以及術中失血較多時容易發生迷走神經反射癥狀。④尿潴留:術后患者要臥床12~24 h, 患者的活動受到限制, 因為臥床排尿, 患者不適應,容易發生尿潴留, 刺激了感受器, 引起了該類癥狀的產生。
3.2 臨床對術后血管迷走神經癥狀進行預防和護理的要點如下:①心理護理:前面提及了導致患者術后迷走神經反射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緊張和恐慌, 因此術前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 術后安撫患者的情緒, 一般患者都不太了解心血管介入治療, 心理上比較害怕, 這是對未知的恐慌, 醫護人員應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 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的特點和效果,消除其疑慮, 能夠有效避免患者的緊張情緒, 術后對患者進行安撫, 告知患者手術情況, 如果手術不成功也不要立刻的告知患者, 防止不良反應的產生。②預防血容量不足:術前患者的禁食時間要控制好, 不要讓患者長時間的禁食, 一般3 h左右即可[4]。術后叮囑患者多喝水, 飲食忌油膩辛辣, 不要過度飲食, 可以少食多餐。③預防尿潴留:術前就指導患者如何進行創傷排尿, 告知患者這樣訓練的目的以及作用,讓患者提前適應該種排尿方式, 如果患者不能夠仰臥排尿,可以為其導尿。④拔管時的預防:為患者拔管的時候, 動作輕柔, 不要造成患者的大范圍猛壓, 找準位置, 控制好力度[5]。⑤做好拔管前的準備:先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 提前備好各類急救器械和物品, 以備不時之需, 當患者有異常情況發生的時候, 需要立刻通知醫生處理。
心血管介入術雖然能夠給患者帶來較好的治療效果, 創傷小, 安全性高, 但是目前臨床中的并發癥仍然存在, 不能忽視, 通過對心血管介入術后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研究,可以在臨床治療和護理的時候, 積極的對并發癥和引起并發癥的原因進行預防, 避免患者因為這些細節問題而增加治療風險, 讓患者能夠獲得安全可靠的治療效果。
總之, 心血管介入手術后的迷走神經反射是該手術的一種危險并發癥, 在術后有一定幾率出現, 這和患者自身因素和醫療操作、術后護理有關, 所以需要對其積極的預防, 術前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減少心理因素的影響, 術中對細節進行謹慎處理, 術后提供良好的護理, 只有護理人員、醫療人員、患者都對導致該癥狀發生的原因進行了解和預防, 才能夠降低其臨床發生率, 給患者帶來安全的治療。
[1] 曹巧元, 毛莉娟.心臟介入治療術并發心臟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預防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 2001, 16(10):776.
[2] 錢保娟.心血管介入術后20例血管迷走反射臨床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實用醫藥, 2009, 4(9):177.
[3] 邱原剛, 趙莉莉, 陳君柱, 等.射頻消融術前后的患者心理狀況分析.中華心血管雜志, 2003, 31(6):550.
[4] 馬艷蕊, 楊春香, 陳素珍.心血管介入術后發生心血管迷走神經反射10例觀察及護理.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06, 9(10):1104.
[5] 任曉靜, 詹曉雯, 崔格文, 等.心血管介入治療并發迷走神經反射的護理干預.醫藥論壇雜志, 2008, 29(21):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31
2014-10-20]
154002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