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梅,劉云霞,郭 璇,廖 俠,宋 戈,鮮 瑤,李衛敏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2.蘭州軍區68078部隊,甘肅 蘭州 730020;3.西安鳳城醫院,陜西 西安 710018)
女大學生減肥行為及其認知現狀調查與分析
姚紅梅1,劉云霞2,郭 璇3,廖 俠1,宋 戈1,鮮 瑤1,李衛敏1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2.蘭州軍區68078部隊,甘肅 蘭州 730020;3.西安鳳城醫院,陜西 西安 710018)
目的 了解女大學生對肥胖及減肥的認知狀況及減肥行為,指導肥胖者科學減肥、健康減肥。方法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對西安某高校1~3年級300名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對肥胖及減肥知識的認知情況,減肥實施情況、減肥效果和產生的不良反應等3個方面,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在300名女大學生中有30.39%為過輕體重,66.78%為標準體重;大部分女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體質量指數(BMI)小于實際數值,對減肥知識的認知相對片面,實際平均BMI值為19.53±1.97kg/m2,期望平均BMI值為17.44±1.42kg/m2,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t=14.907,P<0.001),實際BMI分布與期望BMI分布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152.205,P<0.001);有53.36%的女大學生實施過減肥行為,主要方式為調整飲食結構(60.26%)、節食(19.21%)、運動(4.64%);減肥女大學生中有56.95%的人在減肥過程中出現了不良反應。結論 女大學生對自身體重及體型認識不正確,存在盲目減肥情況,學校和社會應加大對肥胖知識的宣傳和減肥行為引導,避免盲目減肥行為的發生。
女大學生;體質量指數;肥胖;減肥
當現代社會的審美觀將美麗與"骨感"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減肥就成為了一種潮流。女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容易受到當前“以瘦為美”社會觀念的影響,往往存在對自我體型認識錯誤、肥胖知識認知不正確、減肥方法不當等問題,導致減肥不當造成的營養不良,更有甚者出現神經性厭食,給自己和家庭帶來困擾。已有研究顯示:在危害青少年健康的行為中,減肥行為在我國青少年中呈上升趨勢[1]。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女大學生對減肥的認知、評價其減肥行為,引導其正確的審美觀,并為指導其健康減肥、科學減肥提供合理的科學依據。
1.1 研究對象
按照整群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西安某大學3個年級女生中總共抽取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2],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分別抽取100名女大學生,年齡范圍17~25歲,平均年齡20.3±2.1歲。
1.2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通過參考文獻,自編問卷,問卷主要涉及女大學生對減肥的認識、采用的減肥方式及持續時間、減肥的結果3個方面。主要問題有真實的身高體重,期望的身高體重,對自己體型的認識,減肥的原因、方法以及減肥是否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等。本次調查共發放300份問卷,收回296份,有效問卷為283份。
通過問卷獲得大學生的身高和體重,利用公式算出每個人的體質量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m2)],評價標準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和控制指南:BMI<18.5kg/m2為體重過低,18.5kg/m2≤BMI<24.0kg/m2為正常,24.0kg/m2≤BMI<28.0kg/m2為超重,BMI≥28.0kg/m2為肥胖。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體質指數的分布、期望分布及對自身體型的認知狀況
2.1.1 女大學生體質指數的分布及期望分布
大部分屬于標準體重(占66.78%),其次為過輕體重,超重體重個體較少(占2.83%),無肥胖個體出現;有81.63%的女大學生期望的BMI為過輕體重,實際BMI分布與期望BMI分布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1),見表1。
實際平均BMI值為19.53±1.97kg/m2,期望平均BMI值為17.44±1.42kg/m2,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t=14.907,P<0.001),大部分女大學生期望的體重為過輕體重。
表1 西安某大學女大學生實際BMI和期望BMI分布比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actual BMI and expected BMI distribu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n(%)]
2.1.2 女大學生對自己體型的評價及滿意度
較多女大學生對自身體型的認知出現偏差,有26.50%(75/283)的個體對自己的體型不滿意。在調查的283人中,有15.19%(43/283)的個體認為自己較瘦,44.17%(125/283)的個體認為自己為標準體重,40.64%(115/283)的個體認為自己肥胖,與實際情況不符合,有較多不屬于肥胖體型者認為自己是肥胖體型。
2.2 對肥胖知識的認知
2.2.1 對肥胖及其原因的認知情況
在調查的283人中,有40.64%(115/283)的女大學生認為自己肥胖,而實際調查發現超重和肥胖的個體只占2.68%。在肥胖的原因中,有97.17%(275/283)為生活習慣所致,主要引起肥胖的生活習慣有飲食不平衡、缺乏運動及不良的心理狀況。
2.2.2 對肥胖健康影響的認知情況
在調查的283人中,有7.42%(21/283)的女大學生認為肥胖對健康無影響,有39.22%(111/283)的女大學生認為肥胖只影響美觀,23.32%(66/283)的女大學生認為肥胖只對健康狀況造成影響,其余的30.04%(85/283)認為肥胖對二者均可造成影響。
2.3 對減肥的認知及實施情況
2.3.1 對減肥行為意愿的調查
在調查的283人中,有53人從無減肥想法,占調查人數的18.73%;79人有過減肥的想法但未實施,占27.92%;136人在適當控制體重,占48.06%;其余5.30%(15/283)的女大學生一直在實施減肥行為。可見有81.27%(230/283)的女大學生有過減肥想法,實施過減肥行為的女大學生共151人,占總調查人數的53.36%。
2.3.2 對減肥原因的調查
在減肥的原因中,有78.09%(221/283)是為了美觀和增加自信心,只有21.91%(62/283)是為了自身健康狀況或醫生建議減肥。
2.3.3 對減肥信息獲取渠道及正規指導的調查
在調查的283人中,有264人未接受過正規的減肥指導,占93.29%。減肥信息的獲取渠道主要有電視、網絡、雜志、書籍以及朋友間的相互交談等,其中大部分來源于書籍和電視。減肥知識來源于電視的有132人,占總人數的46.64%;書籍來源占36.04%(102/283);網絡來源占11.31%(32/283),其他方式來源占6.01%(17/283)。
2.3.4 對減肥方法的調查
女大學生主要采取的減肥方法為調整飲食結構占60.26%(91/151),其次為節食減肥占19.21%(29/151)、運動減肥占4.64%(7/151),藥物減肥較少使用僅占1.32%(2/151),采用其他減肥方法的占14.57%(22/151)。
2.3.5 對減肥時間的調查
在減肥的151名女大學生中,有61.59%(93/151)能夠堅持減肥的時間為1周內,能夠堅持1個月者占31.13%(47/151),能夠堅持半年者占1.32%(2/151),能夠堅持1年者占0.66%(1/151),有5.30%(8/151)能夠堅持1年以上或更久。
2.4 減肥的效果及不良反應
2.4.1 對自身減肥效果的評價
有124人對自己的減肥效果不滿意,認為減肥不成功,占82.12%。在失敗原因的調查中有108人認為不能堅持是減肥失敗的原因,占71.52%。
2.4.2 減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在減肥的151名女大學生中,有56.95%(86/151)在減肥過程中出現了不良反應,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頭暈、乏力、厭食和失眠等,大多數出現兩種及兩種以上的不良反應。
3.1 女大學生對肥胖認知不足
在本調查中發現,標準體重的女大學生居多,可見大學生實際的體型狀況尚可,但在期望體重的調查中發現,多數希望自己的體重為過輕體重,同時不能對自己體型做出正確判斷,普遍認為自己超重或有肥胖傾向[2]。雖然只有26.50%的個體對自己的體型不滿意,但81.27%的女大學生有過減肥想法,且有相當一部分人采取了減肥措施。說明女大學生的減肥行為并不理性,受社會評價和社會比較的影響,使其追求苗條身材,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3]。這不僅與現如今女性對于自身體型要求的高標準化有關,還與女大學生對自身身材的滿意度和自信心有關。
3.2 女大學生存在盲目減肥現象
在本調查中,有78.09%的個體減肥是為了美觀和增加自信心。女大學生想要通過形體更美增加自信心成為了減肥的主要動機。人們對自己體型的心理感受,是個體對自己認知美丑的自我評價,受到社會文化和社會評價的影響。身體自我的滿意度與自我價值感呈顯著正相關[4]。女大學生對自我體型的審美觀出現偏差而產生的自卑心理,使得其對自身各方面的滿意度、認同度降低,促使其盲目減肥。一項對于青少年的減肥心理分析研究表明,在“以瘦為美”的社會背景下,很多青少年認為,只有減到“苗條”的標準,才能為社會所接納[5]。
3.3 女大學生缺乏正規的減肥指導
在調查者中有93.29%的人未接受過正規減肥指導,且減肥信息主要來源于媒體。大部分女大學生采用調整飲食結構的減肥措施,還有人選擇節食或藥物減肥。同時,有超過半數者在減肥過程中出現了不良反應。正確的減肥方法是“飲食調整+運動+行為矯正”[6]。單純依賴節食來減肥,雖然短期內效果顯著,但很難持之以恒,加之減肥與再胖之間反復,有損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盲目減肥不僅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及貧血,更有可能引起神經性厭食癥[7]。
總之,減肥是人們從肥胖狀態轉變為標準狀態的過程,科學減肥不僅可以改變體型,而且有利于健康。只有在保證合理膳食和充足營養的前提下,減少食物攝入量,增加運動量,使體內脂肪得到一定的消耗,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8]。本資料中,女大學生普遍存在對自身體型認識不足,盲目減肥的現象,可見正確引導學生建立以健康為基礎的減肥觀念尤為重要。為了避免學生盲目減肥行為的發生,學校和社會應加大對肥胖知識的宣傳和減肥行為引導,加強對各種商業廣告的規范化管理,識別減肥藥物的夸大宣傳,以減少其對女大學生的誤導。
[1]沈興珠.甘肅省地方性高校女大學生減肥認知態度及行為調查[J].醫學與社會,2010,23(01):87-88.
[2]王小雅,祁巧茹,盧曉翠,等.某醫學院校大學生肥胖認知和減肥行為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01):54-60.
[3]Vartanian L R, Wharton C M, Green E B. Appearance vs. health motives for exercise and for weight loss[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2, 13(3): 251-256.
[4]徐靜,寧艷花.某醫學院校女大學生對肥胖的認知及減肥行為的現狀調查[J].哈爾濱醫藥,2013,33(05):361-363.
[5]Quick V, Loth K, MacLehose R,etal. Prevalence of adolescents'self-weighing behaviors and associations with weight-related behavior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 Adolesc Health, 2013, 52(6): 738-744.
[6]孫海婷,羅正學,關可心,等.女大學生減肥行為及其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19):3752.
[7]Goldstein S P, Katterman S N, Lowe M R. Relationship of dieting and restrained eating to self-reported caloric intake in female college freshmen[J]. Eat Behav, 2013, 14(2): 237-240.
[8]Webb J B, Butler-Ajibade P, Robinson S A,etal. Weight-gain misperceptions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Black and White college-bound female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healthy weight management[J]. Eat Behav, 2013, 14(3): 245-248.
[專業責任編輯:馬良坤]
避孕藥對子宮內膜癌有長期預防效果
英國一大型研究顯示,避孕藥對子宮內膜癌有保護作用,而且其作用可持續超過30年。相關文獻2015年8月4日發表在《柳葉刀腫瘤病學》(Lancet Oncology)上。在這篇文獻中,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分析了36 項研究中超過14萬名婦女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服5年避孕藥與子宮內膜癌風險降低24%有關,這表明在停止服用口服避孕藥后,風險降低仍能持續30余年。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婦女中,研究者發現口服10年避孕藥可以在75歲之前將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從每100名婦女中發生2.3例降低到每100名婦女中發生1.3例。此外,研究者估計,在過去50年,口服避孕藥的使用阻止了大約40萬例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其中包括過去10年的20萬例。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sing-weight behaviors and their cognitive status
YAO Hong-mei1, LIU Yun-xia2, GUO Xuan3, LIAO Xia1, SONG Ge1, XIAN Yao1, LI Wei-min1
(1.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61,China;2.Unit68078ofLanzhouMilitaryAreaCommand,GansuLanzhou730020,China;3.Xi’anFengchengHospital,ShaanxiXi’an710018,China)
Objective To know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tatus of obesity and weight loss and their losing-weight behaviors,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ir scientific and healthy weight loss.Methods A questionnair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0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rom freshmen to juniors of one university in Xi’an selected by stratified sampling and cluster sampl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mainly included cognition on obesity, weight loss knowledge, practice of losing-weight, effect of losing-weigh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losing-weight.Results Among the 30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30.39% were underweight and 66.78% had standard body weight. Most of the female students’ expectation on their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smaller than actual BMI, and their cognition on knowledge of weight loss was relatively one-sided. The actual average BMI and the expected average BMI was 19.53±1.97kg/m2and 17.44±1.42 kg/m2,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14.907,P<0.001).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actual BMI distribution and the expected BMI distribution (χ2=152.205,P<0.001).Among the subjects 53.36% had tried to lose weight, and the main ways included adjusting dietary (60.26%), going on a diet (19.21%) and exercising (4.64%). Among thefemale college students undergoing losing-weight, 56.95% ha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weight loss. Conclusion College female studentsare blind to practice weight loss with misperception of their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Hence, college and society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n obesity knowledge and guidance for weight loss for preventing blind losing weigh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body mass index(BMI);obesity;lose weight
2015-04-18
姚紅梅(1974-),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公共衛生管理工作。
李衛敏,副主任醫師。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4.015
R173
A
1673-5293(2015)04-0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