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青 史建穩 孟志艷
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臨床效果觀察
張海青 史建穩 孟志艷
目的 觀察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的臨床效果。方法128例美國麻醉協會(ASA)Ⅰ~Ⅱ級擇期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 隨機分為舒芬太尼組(S組)和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組(DS組), 每組64例。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 術后行自控靜脈鎮痛(PCIA)。觀察兩組產婦術后2、6、12、24、48 h的視覺模擬評分(VAS)、鎮靜程度評分(Ramesy)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產婦的VAS評分、Ramesy鎮靜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S組和DS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2.81%、10.94%, DS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S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效果確切, 不良反應少, 值得臨床推廣。
地佐辛;舒芬太尼;自控靜脈鎮痛
剖宮產術是產科領域中的重要手術, 近年來, 我國剖宮產率呈逐漸上升趨勢。但剖宮產后圍手術期特殊的病理生理變化對術后鎮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目前臨床普遍采用剖宮產術后PCIA, 其藥物選擇和配方有多種方案。舒芬太尼是一種新合成的強效阿片類鎮痛藥, 其具有起效快、鎮痛效果好、維持時間長等優點, 現已被廣泛應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 但其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皮膚瘙癢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地佐辛是近年來新上市的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本院采用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 臨床效果滿意,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擇期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128例, ASAⅠ~Ⅱ級, 年齡22~37歲,體重55~85 kg, 術前檢查心、肺、肝、腎功能無異常, 產婦均無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長期接觸鎮痛鎮靜藥物史、酒精濫用史, 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將以上產婦隨機分為舒芬太尼組(S組)和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組(DS組), 每組64例。兩組產婦年齡、體重、手術指征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及鎮痛液配置方法 兩組產婦進入手術室后均開放靜脈通道, 監測心電圖、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 取左側臥位, 選擇L3~4間隙為穿刺點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置入腰穿針, 刺破硬脊膜和蛛網膜, 待腦脊液流出注入腰麻藥1~1.5 ml (0.75%布比卡因1 ml和注射用水1 ml按1∶1比例配比), 以0.1 ml /s速度注射,完成注射后退出腰穿針, 于硬膜外腔向上將導管置入3.5 cm,使產婦保持平臥位, 調整麻醉平面達T6。剖宮產手術后行PCIA。S組胎兒取出后經靜脈向產婦經硬膜外腔注射預配的鎮痛液10 ml作為術后鎮痛背景負荷量, 剖宮產手術近結束時連接鎮痛泵, 鎮痛液的配置:舒芬太尼2.5 μg/kg+托烷司瓊6 mg加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100 ml。DS組也于胎兒取出后給予術后鎮痛背景負荷量, 剖宮產手術近結束時連接鎮痛泵。鎮痛液的配置:地佐辛0.2 mg/kg+舒芬太尼1.5 μg/kg+托烷司瓊6 mg加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100 ml。鎮痛泵泵速度2 ml/h, PCIA 0.5 ml, 鎖定時間15 min。分別記錄兩組術后2、6、12、24、48 h各時間點的VAS、Ramesay評分。其中VAS評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Ramesay 評分:1分為煩躁,2分為合作,3分為嗜睡,4分為入睡能喚醒.5分為對喚醒反應遲鈍.6分為深睡, 不能喚醒;2~4分為鎮靜滿意.5~6分為鎮靜過度。同時觀察有無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皮膚瘙癢、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S組術后2、6、12、24、48 h各時間點的VAS評分分別為(2.52±0.64)、(2.52±0.51)、(2.41±0.72)、(2.16±0.74)、(1.86±0.72)分;DS組VAS評分分別為(2.43±0.62)、(2.45± 0.46)、(2.44±0.54)、(2.34±0.87)、(1.91±0.68)分;S組術后各時間點的Ramsay評分分別為(2.24±0.26)、(2.21±0.45)、(2.15±0.46)、(2.13±0.44)、(1.96±0.33)分;DS組Ramsay評分分別為(2.34±0.52)、(2.28±0.48)、(2.12±0.38)、(2.13± 0.36)、(1.97±0.32)分。兩組VAS評分和Ramsa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S組頭暈12例, 嗜睡3例, 惡心嘔吐4例, 皮膚瘙癢2例;DS組嗜睡3例, 嘔吐2例, 皮膚瘙癢2例, S組和DS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2.81%、10.94%, DS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S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剖宮產手術技術的日益成熟及社會、人文等方面因素的影響, 近年來選擇剖宮產手術的孕產婦呈逐漸上升趨勢, 其已成為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合并癥, 挽救產婦和圍生兒生命的有效手段。剖宮產術后疼痛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其不利于產婦的術后恢復。有效解決剖宮產術后疼痛問題是臨床麻醉醫師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醫學課題。PCIA是緩解剖宮產術后疼痛的重要方法, 其不但有利于減輕剖宮產手術創傷的過度應激反應, 減少術后并發癥, 而且有助于調節細胞因子反應, 加速傷口的愈合和產婦機體恢復。隨著我國對自控靜脈鎮痛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 用于緩解產婦剖宮產術后疼痛的各種藥物配方也不斷增多, 目前臨床應用廣泛的藥物主要以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為主,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 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體, 鎮痛作用明顯,與芬太尼相比, 其親脂性和與阿片受體的親和力更強, 鎮痛強度更大, 作用持續時間更長。但舒芬太尼單獨使用, 不良反應發生率高, 對呼吸有抑制作用, 可引起惡心、嘔吐和胸壁肌肉僵直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亟待探索一種鎮痛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的鎮痛泵藥物配方。地佐辛是一種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 主要激動κ受體, 對μ受體有部分激動作用, 但不會產生典型的μ受體依賴, 有時還可以對抗激動劑產生部分效應, 成癮性小, 有利于緩解術后疼痛, 其鎮痛強度、起效時間和作用持續時間與嗎啡相當。由于其μ受體拮抗劑的作用, 有利于松弛胃腸平滑肌, 使惡心、嘔吐發生率大大降低[1]。本組研究中PCIA鎮痛液的配置分別采用舒芬太尼(S組)和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DS組), 結果顯示兩組VAS評分和Ramesa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DS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S組(P<0.05)。結果表明地佐辛復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鎮靜效果明顯, 不良發生率低。
綜上所述, 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 安全有效, 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具有較為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1] 盧靜, 蘭志勛, 蔡兵, 等. 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術后自控靜脈鎮痛效果觀察. 四川醫學,2013,34(10):1507-15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94
2015-01-27]
266000 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