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堃 張應虎
(河南中醫學院,鄭州 450000)
小兒遺尿是指5歲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經常入睡后遺尿。本病嚴重影響患兒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筆者2013年6月~2014年9月采用益氣培元、調神醒神法治療小兒遺尿43例,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組43例患兒均來自我院針灸科門診,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最小5歲,最大9歲,平均7.2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年,平均4.5個月。全部病例均符合小兒遺尿癥的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1]:①睡眠較深,不易喚醒,每夜或隔幾天發生遺尿,甚則一夜遺尿數次;②發病年齡在5周歲以上;③小便常規及尿培養多無異常發現。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各種泌尿系統感染和畸形(尿道口狹窄,尿道下裂)、隱性脊柱裂、神經系統疾?。ㄍ鈧?、腫瘤)、精神發育遲滯、糖尿病等器質性疾病。
所有患者均在門診針灸治療,治療期間停止使用所有藥物。選穴:風池、百會、神門、內關、關元、中極、足三里、三陰交。操作:用30號毫針針刺,百會向后平刺0.8寸;風池朝向鼻尖刺入0.5寸;神門、內關直刺0.5~0.8寸;關元、中極直刺0.8~1.0寸;足三里直刺1.2寸;三陰交針尖略向脛骨方向斜刺0.8~1.0寸。得氣后做提插捻轉補法并留針30min,留針期間每隔10min行針一次。
療效標準:以《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為療效評定依據。治愈:經治后未再遺尿;好轉:遺尿次數減少,睡眠中能叫醒排尿;未愈:遺尿無變化。
結果:本組43例中治愈31例(72.1% ),好轉9例(20.9% ),未愈3例(7.0% ),總有效率93.0%。
患兒某,男,8歲,2014年6月12日初診。其家長代訴:患兒經常遺尿近半年,平均每周2~3次,夜間熟睡不醒,叫其起床多呼之不應,抱其如廁仍神志不清、昏昏沉沉。采用中西藥各種方法治療,效果不明顯。診見患兒面色 白,形寒肢冷,舌質淡白,脈沉。辨證為下焦虛寒、神機不暢。治法:溫補下元,調神醒神。選用上述穴位,10d為1個療程。第1個療程內因白天玩耍過度,較為勞累,遺尿1次,家長較有信心,要求繼續治療。繼續針灸治療1個療程未見遺尿,隨訪半年無復發。
小兒遺尿又稱遺溺,最早見于《素問·宣明五氣篇》:“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其病位在膀胱,其病機歷代只強調下元虛寒,腎氣不固。如《諸病源候論》說:“遺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約于水故也……故遺尿也?!薄队子准伞罚骸靶”阕猿霾唤?,謂之遺尿;睡中自出者,謂之尿床;此皆腎與膀胱虛寒也?!惫P者在長期臨床工作中發現許多患兒不僅有面寒肢冷、小便清長等腎陽不足、下元虛寒的癥狀,大多家長告知患兒有夜間睡眠較深、難以喚醒的癥狀。受此啟發,體察到本病不僅與腎和膀胱關系密切,尚且與神志關系緊密。神氣調達患兒能感受到膀胱開闔有度,故治以調神醒神、益氣培元之法。
神為心腦共主,《靈樞》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侗静菥V目》曰:“腦為元神之府”,故取穴多選心腦共調之穴位。百會位居巔頂,為諸陽之會,為開竅寧神、升陽固攝之要穴;風池位居腦部,為足少陽、陽維之所會,能夠醒腦提神;神門為心經之原穴,心藏脈,脈舍神,為神出入之門戶,為調神要穴。諸調神醒神穴位合理配伍,共起醒腦開竅、調補心神之效。復取關元、中極、足三里,關元為任脈與沖脈、足三陰之會,能夠培本固元、溫腎壯陽;中極為膀胱之募穴,能夠調理下焦、固精縮尿,二穴調下焦之氣血,通膀胱之氣機,為遺尿之要穴;足三里能益氣補血,壯后天之本。先天后天同治、心神、腦神共調,收效良好。
西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系大腦皮層及皮層下中樞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所致,其治療多以中樞興奮劑為主,但治療效果尚不理想,且易復發,并有諸多不良反應[2]。本病日久不愈會給患兒健康成長帶來極大危害。針灸療法治療本病收效良好,但應注意調其神志、暢其氣機。值得注意的是,針灸對于原發性遺尿效果較好,繼發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器質性遺尿效果較差。治療期間還應逐步引導患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白天過度玩耍,夜間疲勞沉睡;晚餐少吃流質食物,睡前少喝水,夜間定時叫醒起床排尿。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84.
[2]戴珍 .田文秀老師運用補腎固澀醒腦法配合針灸治療小兒遺尿經驗[J].光明中醫,2010,25(9):1577-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