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良,管孝鋒
(浙江省農業信息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應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現代農業一張圖管理的探討
陶忠良,管孝鋒
(浙江省農業信息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當前地理信息在農業上的應用日益普及,通過應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現代農業一張圖管理,各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浙江省自2011年起建設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嘗試用一個平臺管理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通過4年多的推廣應用,已在這個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本文著重分析應用地理信息平臺加強農業行業管理,進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意在說明建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農業;地理信息;平臺;一張圖
文獻著錄格式:陶忠良,管孝鋒.應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現代農業一張圖管理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9):1503-15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954
農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網絡化的農業資源地圖和地理信息服務為表現形式,統一各類基礎農業地理信息數據發布形式,采用地理信息數據庫集中管理,構建標準統一、數據開放的農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空間數據發布、分析、統計等功能,從而促進農業行業部門空間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廣泛應用,為科學決策提供權威的地理空間數據,是現代農業建設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應用一個這樣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現代農業一張圖,從而實現現代農業的可視化管理和科學化決策。
1.1 統一數據管理,規范共享服務
在智慧農業領域,迫切需要建立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要能夠滿足農業部門、社會公眾等不同用戶的地理信息應用需求。只有基于一個統一的農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才能確保實現數據共享和應用互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也是農業各行業地理空間定位、數據互聯交換的基礎,是現代農業一張圖的基礎組成部分。依托標準的地理空間數據,建立數據接口,實施擴展式、個性化開發,通過空間數據應用和分析滿足農業部門和社會公眾的基本需求。
1.2 減少資源投入,提升建設質量
農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能有效改變各地、各部門農業地理信息系統重復建設的現狀,提高地理信息利用效率。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可以對涉農地理信息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并且實現共享,從而使信息利用最大化。通過公共服務平臺,行政區劃、河流水域、基本農田等基礎信息和農業主體、農資供應商、土地流轉等業務信息都可以集中到數據庫,按權限為各級用戶提供服務,從而降低數據采集工作量,提高數據質量,減少重復建設費用。
1.3 致力社會效益,促進科學決策
農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能為涉農部門開展農技服務提供支撐,有助于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和實際服務效能,提升農業部門形象,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也能提高農業應急指揮和科學決策能力,提升農業救災減災水平,促進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2.1 農業一張圖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革新,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已深入到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流通、管理等各個方面,因此,必須以一張圖管理為總體目標,建立完善的地圖數據維護機制和工作流程管理體系,將各類涉農信息資源分層進行數字化、空間化。
2.2 統一數據標準,實現開放服務
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數據接口服務,各業務系統可以利用接口服務調用基礎地理信息和涉農業務信息等數據,滿足業務應用所需的地圖展示和空間分析。在業務系統建設期間,各業務部門不需建設地理信息平臺,不需維護基礎地圖信息,大大降低地理信息應用的難度。
2.3 滿足業務需求,分工合作建設
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需要提供地圖檢索、打印等基礎功能,圖層疊加、處理等擴展功能,以及數據分析、業務專題設置、決策指揮系統支持、遙感無人機影像疊加等功能。業務系統通過簡單配置和調用,實現地理信息服務的個性化應用,并且將業務數據展示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
2.4 實現數據交換,促進數據利用
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應重點建設地圖數據交換和存儲系統,通過它將各個業務部門的地圖數據進行集中式管理、存儲和發布,并在各個業務系統間進行交換和共享,有利于實現數據采集的分工合作和及時更新。
近年來,浙江省大力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浙江省農業廳在調研的基礎上,組織開發建立覆蓋省、市、縣(市、區)三級,操作簡單、功能完善的現代農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全程管理現代農業、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支撐和保障。
3.1 構建現代農業地理信息基礎平臺和基礎地理庫
建設行政區劃、衛星影像、土地利用現狀、土壤資源、耕地資源、河流水域、道路交通等滿足現代農業生產和管理需要的7大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實現省、市、縣(市、區)三級多層級現代農業基礎地理信息的統計分析功能,達到全省數據分級共建、共享、共用的目的。
3.2 農業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研發和數據采集應用
研發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等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采集、整理全省農業“兩區”業務數據,數字化描繪農業“兩區”的空間分布和屬性信息,實現信息查詢的網絡化,區塊展示的圖形化,資料存儲的檔案化。通過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全省53萬hm2糧食生產功能區、800個現代農業園區實現矢量化管理,農業“兩區”申報、審核、立項、創建、驗收、認定等環節實現流程化管理。
3.3 組建全省農業電子政務內網
依托網絡運營商,鋪設省、市、縣(市、區)三級政務內網光纖,布設農業電子政務內網端口,實現省、市、縣(市、區)三級農業部門的級聯組網,為各級農業業務部門應用平臺奠定基礎。
下一步,圍繞農業一張圖目標,基于浙江省現代農業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創新研制與系統集成并舉,逐步遷移接入測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管理、農產品質量追溯、投入品監管、農村土地承包、農業產業規劃、農業主體分布等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地理信息數據規范和共建共享機制,結合農業“兩區”、基層農業公共服務中心、農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等建設,逐步將測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管理等建設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指導現代農業發展。可以預計,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作為現代農業決策指揮一張圖,在今后的現代農業建設發展中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為農業信息經濟的增長點,對于浙江建設綠色農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董越勇,管孝鋒,陶忠良,等.浙江省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及成效研究[J].浙江農業學報,2012,24 (6):1140-1145.
[2] 宋新龍.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思考[J].地理空間信息,2010(1):7-9.
(責任編輯:吳益偉)
S 126
A
0528-9017(2015)09-1503-02
2015-06-15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發達地區省級農村信息服務平臺構建與應用(2014BAD10B02)
陶忠良(1972-),男,浙江平湖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信息化管理工作。E-mail:zisu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