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輝,趙彩娟,趙書雨,李祥龍*,逯春香,李 杰
(1.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北秦皇島 066004;2.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
羽速基因對壩上長尾雞育成期體重和體尺生長發育的影響
劉小輝1,2,趙彩娟2,趙書雨1,李祥龍1*,逯春香1,李 杰1
(1.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北秦皇島 066004;2.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
為研究羽速基因對壩上長尾雞育成期生長發育的影響,選取239只壩上長尾雞(快羽公雞59只,快羽母雞60只,慢羽公雞62只,慢羽母雞58只)進行試驗。結果表明,快慢羽公雞間8~20周體重、體斜長、脛圍、胸寬、脛長,8周、20周恥骨間距,20周胸角差異不顯著。快慢羽母雞間8~20周脛圍、胸深、脛長,8周、20周恥骨間距,20周胸角差異不顯著;快羽母雞10周、14周體重,10~16周胸寬與骨盆寬,10~20周體斜長與龍骨長顯著大于慢羽母雞。在育成前期快羽雞生長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雞生長較快,快慢羽雞生長發育時間的差異并不影響成年后雞的體重與體型。
壩上長尾雞;羽速基因;育成期;生長發育
文獻著錄格式:劉小輝,趙彩娟,趙書雨,等.羽速基因對壩上長尾雞育成期體重和體尺生長發育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 (9):1500-15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953
很多研究發現控制羽毛生長的基因不僅影響雞的羽毛生長而且還影響雞的繁殖性能、抗病能力和機體的生長發育,羽速基因對體重體型的影響在不同試驗條件不同品種甚至同一品種的不同品系間其試驗結果不一致[1-2],熊燕等[3]報道“嶺南黃雞”快羽和慢羽在0,4,8,12周齡的體重差異均不顯著,而賈汝敏等[1]研究結果顯示快慢羽基因對隱性白雞和海大香特Ⅱ號雞體型的影響存在差異,宋素芳等[4]的研究顯示羽速基因對固始雞育成公雞體重有極顯著影響,18周齡和20周齡快羽系母雞體重極顯著低于慢羽系母雞,8~16周齡母雞體重無顯著差異,孫漢等[5]研究表明慢羽雞8,12周齡體重明顯大于快羽雞,寧中華等[6]研究也表明白殼蛋雞慢羽雞140日齡體重顯著高于快羽雞。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地區特別是餐飲業已經開始采用觀賞飲食一體化、現挑現宰的方式進行雞肉的銷售,對雞外貌與肉質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壩上長尾雞屬于蛋肉兼用外形偏于蛋用型雞,體型小,體態勻稱,尾羽高翹,呈馬鞍型,腹部發達,羽毛緊貼可供觀賞且肉質鮮美,在張家口壩上地區很受歡迎,推廣價值較高,然而目前沒有關于壩上長尾雞快慢羽基因對其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報道。鑒于快慢羽基因對不同品種雞體重體型存在一定影響,本文開展了快慢羽基因對壩上長尾雞育成期體重體尺生長發育影響研究,為該品種雞的生產利用提供依據。
1.1 材料
以239只壩上長尾雞(快羽公雞59只,快羽母雞60只,慢羽公雞62只,慢羽母雞58只)為例對育成期不同周齡和不同系別的生長發育進行研究。試驗飼料選用蛋雞配合飼料,飼料營養水平如下:粗蛋白≥18.0%,粗纖維≤5.5%,粗灰分≤8.0%,鈣0.60%~1.30%,總磷0.40%~0.70%,食鹽0.2%~1.0%,蛋氨酸0.2%~0.9%,水分≤14.0%。
1.2 測定指標
8~20周每隔兩周周末早上空腹稱重,進行體斜長、龍骨長、脛圍、胸寬、胸深、脛長、骨盆寬的測定,并對8周的恥骨間距與20周的恥骨間距、胸角進行測定,體尺測量參考《家禽生產學》[7]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8]中的方法進行,按性別與系別分別統計測得的數據。
1.3 統計分析
用Excel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的t檢驗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9]。
2.1 公雞體重體尺
由表1可知,快慢羽公雞間8~20周體重、體斜長、脛圍、胸寬、脛長,8周、20周恥骨間距, 20周胸角差異不顯著,這與羽速基因對固始雞育成公雞體重有極顯著影響[4],隱性白慢羽公雞比快羽公雞的脛長但較細[1]的結論并不一致,快羽公雞14周龍骨長,10周骨盆寬,10~16周、20周胸深顯著大于慢羽公雞,其他周齡龍骨長、骨盆寬、胸深差異不顯著,育成結束快慢羽公雞體型趨于一致,說明快慢羽基因對壩上長尾雞的體型沒有顯著影響,與賈汝敏等[1]對海大香特Ⅱ號公雞的研究結果一致。

表1 壩上長尾雞公雞育成期體重體尺的變化
2.2 母雞體重體尺
從表2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快慢羽母雞間8~20周脛圍、胸深、脛長,8周、20周恥骨間距, 20周胸角差異不顯著,快羽母雞10周、14周體重,10~16周胸寬與骨盆寬,10~20周體斜長與龍骨長顯著大于慢羽母雞,其他周齡體重、胸寬、骨盆寬、體斜長、龍骨長差異不顯著,說明在育成前期快羽母雞生長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母雞生長較快,與宋素芳等[4]對固始雞快慢羽母雞體重的研究結果不一致。
由表中體斜長與龍骨長的數值變化可以看出隨著周齡的增加快慢羽間差異也在減小,18周后除體斜長與龍骨長外快慢羽母雞的體重體尺差異不顯著,說明快慢羽雞生長發育時間的差異并不影響成年后雞的體重與體型,不同于賈汝敏等[1]所說的隱性白慢羽母雞比快羽母雞體型大脛長而粗,整個胸部發育好,快慢羽基因對海大香特Ⅱ號母雞的體型和體重發育影響顯著。
因快慢羽壩上長尾雞生長發育規律的不同,在育成期間應根據壩上長尾雞的系別與性別對喂料量與營養成分進行適當的調整。

表2 壩上長尾雞母雞育成期體重體尺的變化
快慢羽公雞間8~20周體重、體斜長、脛圍、胸寬、脛長,8周、20周恥骨間距,20周胸角差異不顯著,在育成前期快羽公雞龍骨長、胸深、骨盆寬生長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公雞生長較快。
快慢羽母雞間8~20周脛圍、胸深、脛長,8周、20周恥骨間距,20周胸角差異不顯著,快羽母雞10周、14周體重,10~16周胸寬與骨盆寬, 10~20周體斜長與龍骨長顯著大于慢羽母雞(P<0.05),在育成前期快羽母雞體重、體斜長、龍骨長、胸寬、骨盆寬生長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母雞生長較快。
快慢羽雞生長發育時間的差異并不影響成年后雞的體重與體型,提示要根據快慢羽雞生長發育規律在育成期間不同階段對喂料量與營養成分進行適當的調整。
[1] 賈汝敏,梁聰聘,謝利源,等.快慢羽基因對成年優質肉雞體型性狀的影響[J].家禽科學,2009(10):11-14.
[2] 王建華,李花妮,石鳳英.雞羽毛生長基因的研究進展[J].家禽科學,2012(8):44-46.
[3] 謝金防,謝明貴,劉林秀,等.羽速基因與優質肉雞的育種[J].江西農業學報,1999,11(1):65-70.
[4] 宋素芳,康相濤,孫桂榮,等.羽速基因對0~20周齡固始雞生長發育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3(8):62-64.
[5] 孫漢,歐陽建華,彭丹芳,等.羽速基因對萬載康樂黃雞蛋用性能的影響[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2,9 (11):12-14.
[6] 寧中華,王中,熊建華,等.禽白血病和羽速基因對白殼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05,41 (10):23-25.
[7] 楊寧.家禽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J].中國禽業導刊,2006,23(15):45-46.
[9] 明道緒.生物統計附試驗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盧福莊)
S 831.8
A
0528-9017(2015)09-1500-03
2015-04-15
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蛋雞產業創新團隊;河北省科技計劃項目(15226302D)
劉小輝(1988-),女,河北邯鄲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工作。
李祥龍。E-mail:lixianglongc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