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志,何道根,張志仙,檀國印
(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臨海 317000)
蜜蜂是自然界最主要的授粉昆蟲,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的數據分析表明,107種主要農作物中有91種依賴于蜜蜂等昆蟲授粉,每年為全球農作物授粉增產價值達1 530億歐元[1-2]。據統計,每只蜜蜂每天出巢飛行8~10次,每次訪花50~100朵。當蜜蜂在花間采集花粉時,授粉工作隨之完成,迅速高效,即便陰雨天也可出巢訪花。蜜蜂擁有采集花粉的特殊構造,其絨毛能黏附1.0~2.5萬粒以上花粉,同時蜜蜂具采集專一、群居、儲存食料、可遷移和訓練等習性,是農作物的理想授粉工具[3]。
青花菜是十字花科重要的蔬菜作物,近年來種植面積和市場需求不斷遞增。新品種選育工作也在快速發展,在新品種選育過程中,制種技術對新品種能否大面積推廣與種植至關重要。當前人工授粉存在著勞動力資源缺乏、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制約了青花菜制種生產。隨著青花菜雄性不育系的應用,選用蜜蜂授粉可以簡化制種程序,降低制種成本,且效果穩定。目前,蜜蜂授粉已在棉花、油菜、白菜、西葫蘆等多種農作物上得到應用[4-7]。雖然蜜蜂授粉優點眾多,但在實際生產應用中,還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獲得好的授粉效果。本文總結了大棚青花菜蜜蜂授粉制種的相關方法和經驗,以期為青花菜蜜蜂授粉制種提供技術支持。
蜜蜂采集花朵具有選擇性,主要是花色、花香、花粉與花蜜的營養3個方面。一般情況下,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存在花蜜量少、前期易死蕾、花朵畸形等問題,對蜜蜂的吸引力低,蜜蜂訪花次數低,授粉效果受到影響。因此,在選育雄性不育材料的過程中,既要考慮親本材料間的親和性,又要朝花色鮮艷、蜜腺量大、花朵形態正常、花香強等吸引蜜蜂的方向選育。對于母本材料而言,主要是選育花粉量大、活力強、親和性高的材料。對父母本材料進行針對性的選育,提高不育材料對蜜蜂的吸引力,增加蜜蜂訪花次數和攜帶花粉的量等,從而提高授粉成功率。
青花菜花蕾量大,疏球整枝是青花菜制種不可缺少的一步,合理的疏球整枝可調節青花菜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可以有效改善不育材料的死蕾、花朵畸形等狀況,同時也能保證最佳的種子產量和質量。舒金帥[8]研究發現不同雄性不育系材料的最佳疏球方式有差異,應該針對不同材料選擇不同的整枝方式。科學合理的整枝既能增強通風透光性,又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利于蜜蜂飛行采粉,從而提高蜜蜂授粉的效率與質量。一般整枝后,用含多菌靈的生石灰涂抹于傷口處,否則植株易發病。
父本與母本材料的比例對種子產量有顯著的影響。比例的選擇主要以父本材料花粉量的多少及花期的長短為參考,通常情況下,父母本比例為1∶2~1∶4時,制種效果較佳。不同的種植方式對制種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父母本可按行相間或按條相間定植,應依據蜂種飛行習慣、父本的花粉量、親本的株型等因素來確定最佳種植方式,如中蜂習慣縱向飛行采粉,使用中蜂授粉,則應按行定植較佳。
大棚內溫度濕度較自然環境大,空氣流通量小,易發生病蟲害。因此,科學施肥與灌水,對預防病蟲害和蜜蜂良好生活都有積極的作用。前期加強營養生長,同時及時清除植株下部老葉和病葉,增加通風透光性,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后期控制水肥的使用量,偏施磷鉀肥,既可以明顯增加花蜜的分泌量,還能提高作物抗逆性和種子飽滿度。大棚內的病蟲害主要以防為主,青花菜花期易發生菌核病、軟腐病等,在蜜蜂授粉前可使用農藥防治,蜜蜂進入后,禁止使用農藥,可定期檢查棚內植株發病情況并割除發病部分。
目前生產上使用較為廣泛的蜜蜂種類有中蜂(土蜂)、意蜂、熊蜂等,應根據當地的環境選擇適宜的蜂種。中蜂善于采集零星蜜源,消耗飼料少,易于管理,7℃低溫時,仍能正常采集飛行,但怕高溫;意蜂比較溫馴,在設施環境下能保持安靜,不愛螫人,采集力強,在授粉應用中表現良好,當外界氣溫降到13℃時,工蜂停止巢外活動,但對高溫環境適應能力較中蜂強[9];熊蜂是半群體生活的昆蟲,群體小,數量少,其周年繁殖技術已被掌握,可預約定購,熊蜂較蜜蜂更適宜于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中活動,也是目前大棚授粉使用較為廣泛的蜂種之一。
蜜蜂進行授粉之前,一定要做好親本材料的除雜工作。轉入大棚內的蜂群最好做到:(1)蜂群數量適宜,少則效率低,多則影響蜂群穩定;(2)幼蜂比例高,因老蜂適應性差,容易撞擊棚頂而死,幼蜂適應新環境能力強;(3)蜂箱內水與食物充足,利于蜜蜂正常生活。轉入制種區內的蜂群必須關箱飼喂5~7 d,以便蜜蜂身上攜帶的雜花粉消耗和死亡,確保制種的純度。然后選擇傍晚時分打開蜂箱,讓蜜蜂漸漸感受周圍環境的變化,使其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目前廣泛采取的辦法是定向馴養提高制種材料花朵對蜜蜂的吸引力,每天早晚用浸有花朵的糖水喂養蜜蜂,使蜜蜂一出巢就有采集授粉的反射力,從而提高授粉效率。不育材料存在花蜜量少,花朵小等問題,可在花期噴稀釋的蜜水或白糖水,在噴灑過程中要不斷晃動噴霧器,盡量噴到柱頭上。因蜜或糖易沉淀,噴灑時間掌握在花瓣展開后、開始散粉前,對于青花菜材料,一般選擇早晨棚內氣溫較低時進行噴施。
大棚內環境特殊,受多種條件限制,特別是遭遇環境突變如何管理蜜蜂并提高蜜蜂的授粉效果將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環境因素中,溫濕度對蜂群的活動影響最大,大棚溫度盡量控制在15~35℃,濕度控制在30%以上[4,10-11]。在高溫季節,授粉蜂箱上應加蓋稻草以加強遮蔭,應根據溫度情況選用不同透光率的遮陽網,降低棚內溫度,以利蜜蜂正常采粉。在連綿陰雨的天氣,特別是低溫情況下,蜜蜂一般不出巢,此時應該喂養適量的白糖水。在蜜蜂授粉期間,應在巢門附近放1小碗清潔水并上浮若干根干凈稻草 (防止蜜蜂溺水),以方便蜜蜂飲水,并在小碗邊上放少量食鹽。此外蜜蜂對農藥較敏感,不得已對棚內青花菜進行噴藥防病治蟲時,須暫時將蜂群撤出大棚,以防藥害,噴藥后2~3 d再原位搬入大棚。
目前我國的青花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分布范圍廣泛,然而目前種子市場依舊以日本和歐美品種為主。我國青花菜育種起步較晚,國內幾家育種單位和公司近年來在新品種選育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與發展。選育的新品種品質逐漸提高,已經可以逐步或部分替代國外品種。新品種的大面積推廣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門檻,就是制種技術有沒有獲得突破,種子的產量和純度有沒有跟上。本文在結合相關文獻和個人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就大棚青花菜蜜蜂授粉技術影響因素進行了初步探討,但是不同的作物與環境會有一定的差異,制種工作者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中國是全球養蜂第一大國,但由于知識水平、市場認知度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蜜蜂租賃與授粉推廣的力度與廣度遠不及歐美國家[12],因此,蜜蜂授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在我國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有很多技術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1] Gallai N,Salles J,Settele J,et al.Economic valuation of the vulnerability of world agriculture confronted with pollinator decline [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68(3):810-821.
[2] Klein A M,Vaissiere B E,Cane J H,et al.Importance of pollinators in changinglandscapesfor world crop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2007,274(1608):303-313.
[3] 劉素華.不育系棉花制種蜜蜂傳粉技術探討[J].中國種業,2014(3):27-28.
[4] 邢朝柱,郭立平,苗成朵,等.棉花蜜蜂傳粉雜交制種效果研究 [J].棉花學報,2005,17(4):207-210.
[5] 侯燕,侯劍,韓宏仕,等.雜交油菜制種中提高母本結實率的研究Ⅵ.蜜蜂放養對制種結實率和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08,36(1):22.
[6] 陳學剛,呂志芳,董燕,等.蜜蜂為大白菜制種授粉效益的試驗 [J].養蜂科技,2003(3):2-4.
[7] 姜立綱,李海真,張帆,等.大棚西葫蘆親本擴繁中蜜蜂授粉技術的應用[J].中國蔬菜,2012(1):39-40.
[8] 舒金帥.青花菜兩類不育系農藝性狀及顯性雄性不育分子標記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9] 胡美華,陳能阜.浙江省設施西甜瓜蜜蜂授粉技術 [J].長江蔬菜,2013(21):46-48.
[10] 劉守禮,申如明,朱一卿.溫濕度與植物生長及蜜蜂授粉[J].中國蜂業,2013(13):27-29.
[11] 汪天封,劉芳,余林生,等.蜜蜂蜂群溫濕度調節的研究進展 [J].生態學報,2015,35(10):1-11.
[12] 安建東,陳文鋒.全球農作物蜜蜂授粉概況 [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37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