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留置導尿氣囊內注水量與漏尿的相關性
張小平
(嵊州市人民醫院,浙江嵊州312400)
關鍵詞〔〕留置導尿;注水量;漏尿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嵊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0-102)
第一作者:張小平(1967-),女,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研究。
氣囊導尿管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刺激性小、易固定等優點,臨床上已代替了一般導尿管,被廣泛應用。但在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尿液從導尿管周圍漏出的情況,不但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給護理工作帶來難度。本研究旨在探討導尿管氣囊注水量與漏尿之間的關系。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7~12月本院住院的老年女性留置導尿病人89例,平均年齡(74.2±8.7)歲。
1.2調查方法及質量控制全院采用同一生產廠家廣東省湛江市事達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管(硅處理)14F。導尿管氣囊內注液量的確定:根據導尿管產品說明書上的要求,確定14F二腔導尿管注入液體量分為5ml及10ml兩類;事先根據登記表中的序號用抽簽法確定該序號導尿病人的注液量,護士導尿前查看輪到的序號及注液量。5ml組41例,10ml組48例。統一操作方法:注入的液體統一為生理鹽水;導尿方法:常規消毒完畢后,輕輕插入尿道見尿后再繼續插入5~6cm。漏尿判斷標準:以導尿管周圍有尿液流出即判斷為漏尿。人員經過培訓,統一操作方法、統一詢問方法及評價標準。調查資料輸入計算機,經校對無誤后進行分析。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漏尿發生情況共發生漏尿21例(23.6%),漏尿發生最多是導尿后2d內,其中導尿后第1天發生漏尿13例(61.9%),第2天5例(23.8%)。
2.2注水量與漏尿的關系分析氣囊內注水量為5ml組漏尿發生(9例)與10ml組(12例)無統計學差異(χ2=0.114,P=0.736)。
3討論
漏尿是由于氣囊導尿管前端氣囊與膀胱壁直接接觸,嵌頓在膀胱頸部,刺激膀胱肌肉引起強烈收縮,使膀胱頸尿道移動增加,尿道內括約肌功能不全,膀胱頸開放引起漏尿〔1〕。老年婦女由于生理性衰老,尿道括約肌肌纖維出現萎縮,絕經后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和膀胱出口處周圍組織變薄,尿道收縮性和壓力降低,更易發生漏尿。
氣囊注水量不足或過多均可引起漏尿。囊腔內注水過多,造成囊腔內壓力增高,對膀胱頸及尿道口壓力過大,易致膀胱痙攣,患者疼痛不適,有欲排尿的感覺〔2〕。膀胱中的尿液比密參考值為1.015~1.025,一般大于1.020〔3〕,而氣囊內注入的溶液為生理鹽水,由于比密不同,氣囊因浮力作用易飄離尿道內口,氣囊越大,浮力越大,加上增加注水量后的氣囊形態改變,并不能使氣囊與尿道口嵌合而減少漏尿的發生〔4〕。氣囊內所注液體過少,使氣囊不能充分與尿道口相嵌,易導致尿道外口溢尿〔5〕。
根據膀胱、尿道的生理特點,導尿管、囊腔對膀胱、尿道的機械刺激引起的尿意和不適感不可避免,但囊腔的大小不同對膀胱的刺激及形成的壓力也不同,注水量大囊腔越大,形成的壓力也越大,對膀胱的刺激也越大,引起的尿意和不適感越明顯。適當減少氣囊內生理鹽水的注入量,既可防止導尿管滑脫,又能減少留置導尿管后的不適感〔6〕。所以,在氣囊導尿管說明書標注量的范圍內,選擇較小的注水量來增加留置導尿患者的舒適度。
4參考文獻
1謝晉良.漏尿點壓力測定診斷壓力性尿失禁〔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9;20(11):683-5.
2傅愛鳳,文素娟.利多卡因在老年男性病人導尿術中的應用 〔J〕.中華護理雜志,1996;31(2):100.
3陳文彬,潘祥林.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18.
4曾紅如.留置導尿管氣囊注水量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8):1550-1.
5李為兵.漏尿點壓測定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3;28(2):142-3.
6章菊琴,盧愛金.剖宮產孕婦留置雙腔導尿管氣囊內注液量的探討〔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5):1-2.
〔2013-11-07修回〕
(編輯安冉冉/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