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老年人疑病心理及相關因素
何麗芳林朝芹薛海燕鄭玉仁
(莆田學院護理學院,福建莆田351100)
關鍵詞〔〕疑病心理; 社區(qū);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3.2〔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B類科技資助項目(JB12172)
第一作者:何麗芳(1977-),女,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老年護理和社區(qū)護理研究。
老年期出現(xiàn)的各種退行性變使老年人易患各種功能性或器質(zhì)性疾病〔1,2〕,不僅造成軀體上的痛苦,還會帶來心理上的困擾,甚至在老年人普遍心理防御能力減弱基礎上導致一些心理障礙的發(fā)生〔3,4〕。其中疑病心理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表現(xiàn)為過分關注自身健康,總懷疑得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常四處求診,即使醫(yī)生明確的解釋、適當?shù)谋WC及客觀的檢查也不能消除其疑慮〔5,6〕。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區(qū)老年人疑病心理及其相關因素。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取三階段隨機抽取莆田市城區(qū)老年人,納入標準:年齡60歲及以上社區(qū)常住老年人,無嚴重神經(jīng)精神疾患、認知功能障礙、聽力喪失,能夠理解提問、配合調(diào)查。排除調(diào)查時處于重大軀體疾病急性期及病情危重或依從性不好、不能堅持完成調(diào)查的老年人。共發(fā)放問卷185份,回收有效問卷162份(87.6%)。年齡60~82〔平均(70.02±8.19)〕歲,其中男78例,女84例。
1.2調(diào)查工具①自制的一般情況問卷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婚姻狀況、家庭經(jīng)濟收入、家庭結構類型、生活自理能力、娛樂鍛煉情況、有無診斷明確的軀體疾病等。②家庭關懷度指數(shù)量表(APGAR)〔7〕由反映適應度、合作度、成長度、情感度和親密度5個條目組成,總分7~10分家庭功能良好,4~6分家庭功能一般,0~3分家庭功能障礙;③簡化老年抑郁量表(GDS-15)包含15個與抑郁情緒密切相關的問題,每個問題1分,總分≥8分表示存在抑郁情緒。GDS-15 已被廣泛應用于中國人群,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8〕。④患病行為問卷(IBQ-62)〔9〕包含62個條目有關患病行為的問卷, 經(jīng)測試,信度、效度滿意〔10〕,內(nèi)容集中于患者對待身體不適和疾病的態(tài)度,包含一般疑病、疾病信念、心理取向、情感壓抑、情感紊亂、否認心因、易激惹7個初級因子。在此7個初級因子的基礎上,進一步因子分析產(chǎn)生2個次級因子情緒狀態(tài)和疾病確信,加上原來的Whiteley疑病指數(shù),共有10個變量可供分析。老年人的Whiteley疑病指數(shù)由14個條目組成,總分≤7分為正常表現(xiàn),8~14分代表存在不同程度疑病心理。
1.3調(diào)查方法由培訓合格的調(diào)查員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人員的協(xié)助下,入戶面對面收集資料。在征得調(diào)查對象同意后,請家庭其他成員暫時回避。調(diào)查員以統(tǒng)一指導語解釋和說明后,調(diào)查對象自己填寫問卷,如因視力、文化水平等限制無法填寫者,由調(diào)查員以統(tǒng)一方式向其詢問及記錄。
1.4統(tǒng)計分析方法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
2結果
2.1老年人的疑病心理疑病指數(shù)得分2~13分,平均(5.91±2.62)分,其中≤7分120例,8~13分者42例。
2.2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性別、文化程度、職業(yè)、家庭經(jīng)濟收入、家庭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軀體疾病、抑郁情緒、娛樂鍛煉情況的老年人疑病指數(shù)得分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老年人疑病心理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s,分)
2.3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以疑病指數(shù)得分作為因變量,以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因變量可能有預測作用的8個因素作為自變量,按照α入=0.05,α出=0.10建立多元線性逐步回歸方程進行分析,以排除各個自變量間的混雜或交互作用,結果顯示有6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見表2。回歸方程總體上顯著(R2=0.456,調(diào)整R2=0.435,F=21.621,P=0.000),可以解釋老年人疑病心理總體變異的45.6%。從標準回歸系數(shù)來看,其中對老年人疑病心理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是抑郁情緒和娛樂鍛煉。

表2 老年人疑病心理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3討論
本研究顯示,疑病心理的老年人發(fā)病率遠高于國外報道的一般人群〔11〕。老年人這種“沒病找病”的心理也是一種病,不僅會增加醫(yī)療服務的使用,且給本人及家屬帶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負擔〔12〕。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或干預,就有可能發(fā)展為疑病性神經(jīng)癥,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
老年女性疑病傾向比老年男性明顯,這與女性的性格特點有一定關系,女性感情細膩敏感,遇事謹慎易聯(lián)想,比男性更易覺察到身體的細微變化,略感不適便過分反應,關注和憂慮的程度遠遠超過癥狀本身的嚴重性。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對生活品質(zhì)往往有較高的追求,能體會到“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礎”,但也易陷入過分關注健康的誤區(qū)。他們會閱讀相關的醫(yī)學書籍,但往往僅停留在書面的理解,不能像專業(yè)人員一樣科學全面地認識疾病的來龍去脈,一知半解,動不動就把自身癥狀與某種嚴重疾病“對號入座”,盲目套用知識進行“自我診斷”。家庭經(jīng)濟好的老年人生活環(huán)境較優(yōu)越,對健康的要求也較高,且其家庭有較充足的經(jīng)濟能力支撐他們反復地投醫(yī)問藥,力求“萬無一失”,故也易形成過分關注健康的心理。娛樂鍛煉能夠強健筋骨,使老年人自我感覺良好。此外,娛樂鍛煉還能增加老年人的社會活動、與外界聯(lián)系及同齡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充實老年人的生活,有效轉移老年人對自身健康過分關注的注意力。張鳳芝等〔13〕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癥會以疑病觀念作為首發(fā)或突出的臨床特征表現(xiàn)出來。
4參考文獻
1鄧應梅,湯哲,吳曉光.北京市社區(qū)老年患者疾病譜的變化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7):867-9.
2季洪贊,吳曉尉,許小兵,等. 老年功能性腸病與高血壓缺血性腸病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3):2701-3.
3張賽,杜蕾,金光輝,等.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狀況及對抑郁情緒認知情況的調(diào)查〔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6A):1830-3.
從內(nèi)容列表可以看出,算術包含大量對學生將來的生活與工作必不可少的概念、定義、規(guī)則和技能.過去,為了能夠切實掌握算術知識與技能,學生用六年時間來學習和練習.現(xiàn)在的學生怎么可能僅用原來若干分之一的時間,就學會同樣多的知識技能呢?
4GiordanaJY,RoelandtJL,PorteauxC.Mentalhealthofelderlypeople:theprevalenceandrepresentationsofpsychiatricdisorders〔J〕.Encephale, 2010;36(3):59-64.
5BostonAF,MerrickPL.Healthanxietyamongolderpeople:anexploratorystudyofhealthanxietyandsafetybehaviorsinacohortofolderadultsinNewZealand〔J〕.IntPsychogeriatr,2010;22(4):549-58.
6FultonJJ,MarcusDK,MerkeyT.Irrationalhealthbeliefsandhealthanxiety〔J〕.JClinPsychol,2011;67(6):527-38.
7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156.
9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71-3.
10勝利,蔣寶琦,方耀奇,等.患病行為問卷的信度、效度初步測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15(1):9-11.
11McManusF,SurawyC,MuseK,et al.Arandomizedclinicaltrialof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versusunrestrictedservicesforhealthanxiety(hypochondriasis) 〔J〕.JConsultClinPsychol,2012;80(5):817-28.
12BarrettB,TyrerP,TyrerH,et al.Anexaminationofthefactorsthatinfluencecostsinmedicalpatientswithhealthanxiety〔J〕.JPsychosomRes,2012;73(1):59-62.
13張鳳芝,蔡芳,陶治平.老年與青壯年首次抑郁發(fā)作臨床特征的對比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9):1156-7.
〔2013-09-29修回〕
(編輯安冉冉/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