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凡
前期,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決定廢除有40年歷史的原油出口禁令,石油出口再近一步。一石激起千層浪,消息一出,全世界都在討論美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所帶來的影響。如今,美國石油界正翹首以盼美國政府完全解除禁令。然而美國石油出口能否真正成行,前景不明。
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始于1973年10月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美國當時決定盡快減少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禁止出口原油。不過隨著近年來頁巖革命的推進,美國石油產量出現了強勁增長。原油產量的強勁增長導致美國基準的西得克薩斯中質油(WTI)價格與全球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價差擴大,石油價格暴跌,在利好美國煉油商的同時損傷了美國石油鉆井商的利益。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美國石油公司陣營和煉油商陣營就是否應該取消石油出口禁令展開了角力。
油價下行,包括大陸資源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在內的美國石油公司在過去的兩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向國會施壓,要求取消石油出口禁令。EIA在分析報告中也指出取消石油出口禁令并不意味著汽油價格就會上漲。這些公司極力主張,允許原油出口將消除市場扭曲現象、創造就業崗位并刺激美國石油產量增長,會鼓勵更多的頁巖投資,或者至少會減少低油價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受益于本國低油價的煉油和化工企業也在不斷阻撓石油巨頭的努力。據EIA預測,如果取消石油出口禁令,那么到2025年美國煉油商的利潤將減少227億美元。面對如此不利條件,煉油商的反對呼聲強烈。反對取消石油出口禁令的集團包括Alon美國公司、達美航空公司旗下Monroe能源公司、PBF能源公司和費城能源解決方案公司,此外美國最大的煉油商瓦萊羅能源公司也反對取消石油出口禁令。
盡管兩大利益集團爭論得激烈,可事實上,隨著美國本土石油產量的不斷增長,對于出口的限制近年來有所松動。今年初,油氣巨頭殼牌就獲得美國政府批準,從美國本土出口輕質原油。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美國政府一直對零星出現的石油公司出口凝析油行為保持默許。今年8月,美國再度放寬原油出口禁令。商務部批準了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提出的希望與美國公司交換原油的申請。通過交換協議,墨西哥將向美國提供重質原油,從美國進口輕質油或凝析油,并與墨本國所產的重質油混合,以提高汽油和柴油的產量。
當前,石油出口禁令也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尷尬且不合時宜。就原油生產類型看,美國國內生產的原油有50%~60%屬于API度大于35的輕質原油,近幾年美國原油產量增量部分的頁巖油主要是輕質原油。但在原油生產消費領域,美國煉廠主要提煉重質、中質原油。在國內輕質原油供應日漸充足的形勢下,美國煉油行業的現有裝置和設備對輕質原油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綜合考慮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增量構成、原油進口結構及美國國內煉油裝置的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出口輕質原油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可實現。
然而,來自環保組織的反對呼聲卻可能會實實在在地延緩禁令的廢除。在頁巖革命的推動下,美國能源逐漸獨立。油價下跌對美國頁巖油生產遭受打擊,解除禁令后將可能有助于刺激美國頁巖油的生產。環保組織卻認為撤銷原油出口禁令對石油行業來說是一份厚禮,但會導致國家在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和阻止氣候變化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遭到破壞。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一直希望在氣候變化方面采取措施,今年8月更是推出了最嚴的碳排放計劃,鼓勵太陽能、風能的發展。雖然奧巴馬此前稱贊頁巖油氣開采熱潮推動了美國經濟增長,但在解除禁令上行事謹慎。白宮也表示,國會應該把重點放在采取措施來支持美國轉型為一個低碳經濟體的問題上。
種種博弈,讓美國原油出口禁令的未來搖擺不定,是去是留,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