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某區60歲及以上居民對家庭健康管理的服務需求
侯峰剛
(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醫學與社會研究發展中心健康領域社會風險預測治理協同創新中心,重慶400016)
摘要〔〕目的探討重慶市渝中區60歲以上居民對家庭健康管理的需求情況。方法采取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對渝中區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在社區的300名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入戶問卷調查,并對有合作意愿者進行個人深入訪談充分了解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服務需求情況。結果本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率為60.07%,超過一半的居民患有一種或多種慢病,居民對健康體檢和基本藥品供應的需求率分別達到83.09%和74.82%。結論增加家庭健康管理的優惠服務項目、通過政府加強宣傳社區醫院、對口三甲醫院建立有效和穩定的雙向轉診綠色通道以滿足居民對家庭健康服務的需求。
關鍵詞〔〕家庭健康管理;服務情況;健康需求
中圖分類號〔〕R2〔
基金項目:中國社區衛生協會社區衛生科研
第一作者:侯峰剛(1989-),男,在讀碩士,主要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
近年來,老年人各種慢性病及身體功能殘障的發生率逐漸增加〔1,2〕。社區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空間,其具有的情感交流、就醫方便等功能能夠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3〕。因此,我國許多地區將家庭健康管理服務同社區衛生服務相結合,開展了家庭健康管理服務工作〔4〕。本文就本社區于2012年開始開展家庭健康管理服務〔5〕進行觀察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以接受過渝中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為調查對象。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研究用隨機方法從本區12個社區總選取3個社區,再從每個社區按照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遠近不同抽取4個居民點,按照從社區健康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編號號碼,采用系統抽樣抽取60歲及以上居民300名進行入戶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學基本特征、居民健康及行為、社區居民家庭健康管理服務情況。調查時間2013年9~11月,踢出不合格問卷最終納入分析278名,年齡60~80歲。男103名(37.05%),女175名(62.95%);60~歲93名(33.45%),70~歲74名(26.62%),80~歲101名(36.33%),90~歲10名(3.60%);文盲或半文盲69名(24.82%),小學86名(30.94%),初中59名(21.22%),中專、高中37名(13.31%),大專及以上27名(9.71%);未婚12名(4.32%),已婚168名(60.43%),離婚14名(5.03%),喪偶84名(30.22%);無醫保16名(5.76%),有醫保262名(94.24%),城鎮職工醫保184名(66.19%),新農合57名(20.50%),商業保險8名(2.88%),公費或者其他醫保29名(10.43%)。
1.2.2訪談定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樣和“信息飽和”原則,對12名居民(男4名、女8名)進行關鍵性個人深入訪談。
1.3資料分析及質量控制問卷調查經過多次修改和討論,并在正式調查前開展預調查,對調查員開展充分的培訓。定量資料采用 Epidata3.02 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錄入,用SAS9.2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訪談資料采用 MAXqda11 軟件整理,采用主題框架法分析。
2結果
2.1居民過去1年的健康行為及健康狀況被調者過去1年中參加過體檢的占60.07%,其中自己主動104名(37.41%),工作需要4名(1.44%),單位組織38名(13.67%),住院或其他21名(7.55%);未參加過任何形式的體檢者占39.93%(111名)。60歲以上居民中從來不鍛煉的占25.54%(71名),55.75%的老人1 w會鍛煉6次及以上,3~5次31名(11.15%),1~2次10名(3.60%),<1次11名(3.96%)。52.8%的老人鍛煉方式為散步。有高血壓居民占43.17%(120名),糖尿病占18.35%(51名),心臟病占12.59%(35名),其他44名(15.83%),慢性關節炎11名(3.96%)。
2.2居民對家庭健康管理服務內容的需求情況調查對象對家庭健康管理服務需求項目普遍需求較高,尤其是在基本體檢、基本藥品供應和一般病多發病防治的需求,分別達到了83.09%(231名)、74.82%(208名)和64.03%(178名),傳染病的防治占55.40%(154名),提供急救服務占46.40%(129名),上門服務63.67%(177名),提供會診及轉診服務47.12%(131名),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占50.72%,提供心理衛生咨詢服務占41.73%(116名),重點人群保健服務占55.04%(153名),慶復服務占45.68%(127名)。
2.3居民對家庭健康管理服務團隊醫務人員滿意度和信任度情況受調查對家庭健康管理團隊醫務人員有較高滿意度,88.47%(246名)的居民都對服務持滿意態度,但僅有61.15%的居民對醫務工作持信任態度。其中信任95名(34.17%),較信任75名(26.98%),一般99名(35.61%),不太信任7名(2.52%),很不信任2名(0.72%)。居民最希望家庭健康管理團隊加強的方面是技術水平188名(67.63)和硬件設施173名(62.23),服務態度23名(8.27%)。
2.4不同分組狀況下居民對家庭健康管理內容的需求差異被調查者中對于一般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項目中女性需求〔106名(60.57%)〕高于男性〔48名(46.60%)〕,不同年齡組60~歲、70~歲居民對一般病多發病的服務項目需求〔64名(68.82%)、54名(72.92%)〕高于其他年齡組〔80~歲56名(55.45%),90~歲4名(40.00%)〕。
2.5家庭健康管理需求現狀訪談分析居民對健康意識過于薄弱,重治療而輕預防。居民對家庭健康服務項目知曉率低。居民對家庭醫生醫技不信任。
3討論
老年人對家庭健康管理服務需求較高。研究顯示社區老年人患慢病較多老年人身體情況不容樂觀對老年人和家庭本身帶來很大經濟負擔,也間接顯示了居民對家庭健康服務的需求。居民對家庭健康管理服務利用率不足,在入戶調查和深入定性訪談中顯示,部分居民對本社區服務中心所提供的家庭健康服務項目的不了解,甚至抵制。同時研究表明社區醫院基本常用藥品品種較少、服務中心設備陳舊、社區醫生醫術水平不足。因此,政府應該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宣傳提高居民對家庭健康管理基本服務項目的知曉率,社區基本藥物制度時應更加注重藥品種類,滿足居民日常用藥,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購置必要設備時監督指導。根據個體的不同情況申報購置,使購置的設備科學合理并從教育層面解決社區人才隊伍建設,引導醫科大學培養一批專業技能過硬,有志于社區衛生服務的年輕人才隊伍。加強在職全科醫生培訓,搭建全科醫學的良好平臺。同時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健康管理服務的不了解是阻礙居民簽約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宣傳力度是推進該工作的重要措施。應由政府領導,多部門參與,進行聯合宣傳。
本次調查所選取主城區較為特殊,本主城區全部為城市戶口無農村戶口居民且樣本較為集中,故結果外推需謹慎。而且本次調查樣本量不是很大,所以增加了定性訪談輔助問卷調查,但所調查內容僅僅對當前社區開展的家庭健康管理服務內容進行橫斷面調查研究,未對家庭健康檔案、家庭健康危險因素及家庭健康動態跟蹤等一系列完整服務內容的全面調查,僅僅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家庭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情況。
4參考文獻
1陳碧華,林其意.建立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的困惑與探索——徐匯區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服務模式介紹〔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12):30-1.
2李星明,黃建始.健康管理和社區衛生整合對慢性病防治的意義與服務模式的探討〔J〕.疾病控制雜志,2008;12(1):53-7.
3包思敏,張開金,湯士忠.南京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753-5.
4黃建始.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健康管理〔J〕.疾病控制雜志,2006;10(3):215-8.
5舒群,何坪,胡兵,等.重慶市七星崗社區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的分析與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6):2449-50.
〔2014-05-18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