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區百歲老人的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
符麗黎振聲1梁惠陶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內科,廣東廣州510120)
摘要〔〕目的探討影響廣州地區百歲老人的健康及生活因素。方法由專職醫護人員對廣州市23例百歲老人入戶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及留取化驗標本。分析其健康狀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結果(1)百歲老人中女性比例占82.6%,明顯高于男性;女性日常生活能力高于男性(P<0.05);(2)大部分百歲老人性格外向,飲食及生活習慣良好(高纖維素飲食,進餐定時,飲食清淡,進食7分飽左右,不吸煙、飲酒,睡眠充足,定時排便);(3)堅持散步的百歲老人日常生活能力最高(P<0.05),獨居老人日常生活能力最高(P<0.05);(4)有朋友關心及與家人同住的百歲老人心理健康指數最高(P>0.05);(5)高密度脂蛋白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P<0.05);56.5%的百歲老人血TCO2>25.5 mmol/L。結論百歲老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合理膳食,生活規律,適量運動,心態平和,人際關系和諧。
關鍵詞〔〕健康狀況;生活習慣;飲食
中圖分類號〔〕R592〔
1廣州陸軍總醫院肌電圖室
第一作者:符麗(1980-),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呼吸內科疾病研究。
人口學家指出,21世紀是長壽時代。長壽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百歲老人的大量涌現。因此,百歲老人研究對于群體健康老齡化的實現、普及有科學證據支持的健康養生知識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學意義。百歲老人處于人口金字塔的頂端,備受醫學界的關注。本文對廣州地區23位百歲老人的調查數據進行總結,歸納促進健康長壽的一些因素,為高齡老人醫療保健工作研究提供參考資信。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廣州市花都區、天河區23位法定年齡達到或>100周歲的老年人,資料截止時間為2011年10月。調查的23位百歲老人中男4例,女19例,其中年齡最大的111.50歲,最小的101.10歲,平均年齡(103.50±2.93)歲。
1.2方法調查員為經統一培訓后的專業醫護人員,入戶對百歲老人進行體格檢查、抽取靜脈血化驗及面對面問卷調查,允許由家屬或照料人員協助應答。調查內容分三部分:(1)老人健康狀況,包括基本情況、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及量表填寫:社會支持評定量表、世界衛生組織五項心理健康指數、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數法);(2)體格檢查:血壓、心率、體溫、呼吸,心肺聽診,腹部觸診,舌脈象等;(3)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血生化指標等。
2結果
2.1一般情況23例百歲老人中文盲19例(82.6%),農民13例(56.5%),均喪偶,吸煙5例(21.7%,其中3例已戒煙),飲酒0例,飲茶5例(21.7%),性格外向16例(69.6%);有親屬年齡>90歲9例(39.1%),親屬年齡無>90歲10例(43.5%),無法考證4例(17.4%)。
2.2飲食習慣每天吃新鮮青菜水果16例(69.6%),飲食清淡20例(87%),進餐定時20例(87%)。7分飽左右15例(65.2%)。
2.3生活習慣睡眠情況良好19例(82.6%),睡眠習慣為早睡早起12例(52.2%),早睡晚起5例(21.7%),幾乎每天午睡13例(56.5%),每周午睡1~4次1例(4.3%),大便1~2 d 1次16例(69.5%),大便3 d以上1次7例(30.4%)。
2.4健康保健情況對健康的態度很重視9例(39.1%),比較重視3例(13.0%),不能顧及2例(8.7%),無所謂8例(34.8%)。1年1次體檢2例(8.7%),不定期體檢4例(17.4%),從不體檢17例(73.9%)。健康自評為優良14例(60.9%),中等6例(26.1%),差1例(4.3%)。平時就診醫療機構為社區服務中心的14例(60.9%)。
2.5量表評定結果及相關因素散步持續至今者11例(47.8%),其日常生活能力(15.99±1.63)較退休后有散步習慣(12.00±7.07)及一直無散步習慣(9.80±5.55)的百歲老人高(P<0.05);近1年來可以得到支持和關心的朋友多于6個(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所列出最多朋友數的選項)的百歲老人為5例(21.7%),其心理健康指數最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信仰佛教的百歲老人2例(8.7%),其心理健康指數最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百歲老人中女性日常生活能力(14.05±4.53)高于男性(7.75±4.35)(P<0.05);與家人同住的百歲老人14例(60.9%),其心理健康指數最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獨居老人〔5例(21.7%)〕日常生活能力最高(16.40±1.34),高于老伴、兒孫同住〔14例,13.71±4.89)及與他人同住(4例,6.00±4.90)者的生活能力評分〕(P<0.05);不吸煙的百歲老人18例(78.3%),其日常生活能力最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每天定時大便的百歲老人2例(占8.7%),性格外向的百歲老人16例(占69.6%),其心理健康指數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最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6體檢及實驗室檢查結果血壓偏高(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19例;總二氧化碳(TCO2)平均(25.948±3.38)mmol/L,最大值為32.9 mmol/L,最小值20.6 mmol/L;13例>25.5 mmol/L,在正常范圍之內(23.0~29.0 mmol/L),5例>2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15 mmol/L的16例(69.6%),其日常生活能力(15.12±2.25)高于HDL<1.15 mmol/L者(7例,8.00±6.25)(P<0.05)。
3討論
百歲老人崛起原因的多學科研究是老年學的新熱點〔1〕。此次調查發現,百歲老人中女性比例明顯高于男性,且女性日常生活能力高于男性。已有研究表明,長壽與性別之間存在相關性,顯示明顯的母系遺傳傾向,女性長壽者比男性多〔2,3〕。此次調研發現,23例百歲老人均不飲酒,吸煙比例僅占少數,而其中吸煙者多數已戒煙,從一定程度上表明煙酒與健康程度的相關性。另外,多數百歲老人性格外向,其心理健康指數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性格內向者,百歲老人最喜愛的運動為輕量運動如散步、保健操。而在調查中也發現,百歲老人及其家屬所歸納的健康心得中,最多的為心態好及運動。再者,此次入戶調查發現,23例百歲老人居住環境的綠化面積覆蓋率均較高。已有研究表明,環境質量是影響長壽的獨立因素〔4〕。
在飲食習慣方面,多數百歲老人每天吃新鮮青菜水果,飲食清淡及進餐定時,進食程度為7分飽左右,這也為我們提供了健康飲食的相關信息。Chen〔5〕對百歲老人膳食種類及營養成分的調查發現,百歲老人的膳食特點是低脂肪、低蛋白、低熱量、高纖維素。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影響血糖、血脂等人體代謝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抗動脈硬化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亦有助于正常免疫功能的形成與維持。此次研究也發現,每天定時大便的百歲老人心理健康指數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排便習慣不良者,提示睡眠情況及大便習慣與健康相關。在健康保健方面,對健康的態度為很重視及無所謂的比例最多且相當。眾所周知,信念及心理暗示對人體影響的嚴重度。百歲老人對健康持很重視的態度對壽命的影響不難理解,而對于無所謂的態度,亦可理解為心境穩定及心態良好,這也許也是一個重要的壽命決定因子。伍業光等〔6〕對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巴馬地區的百歲老人調查中也發現,穩定的性格和心境是百歲老人的身心健康特點之一。此次調查對象中,大多數百歲老人從不體檢,平時就診醫療機構多為社區服務中心。提醒我們需不斷完善醫療保健制度及社區醫療服務網,繼續加強社區醫療建設,增加社區醫療便民服務,給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提供更多的醫療資源和幫助。在一項日本的百歲老人研究中〔7〕,43%的受訪百歲老人每天都運動,且運動方式以散步、步行居多。而在社會支持及信仰方面,近1年來可以得到支持和關心的朋友多于6個(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所列出最多朋友數的選項)的百歲老人及信仰佛教的百歲老人心理健康指數最高,提示對高齡老人給予足夠關愛及讓老人有所寄托的重要性。佛教主張調食、調眠、調身、調息、調心。宗教信仰通過在心靈、行為方面的引導也許對健康長壽有促進作用。秦俊法〔8〕也曾做過相關調查,得出類似結論。
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之一是運輸內源性膽固醇至肝臟處理,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其數值越高,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TCO2是指血漿中所有以各種形式存在的CO2總量。血液內CO2含量對人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對于酸堿性體質對人體的影響仍處于百家爭鳴的狀態,此次調查發現,百歲老人中多偏堿性體質人群,這也許可為將來的酸堿性體質研究提供參考。通過此次調研發現,科學的行為方式(如堅持鍛煉,良好的飲食、睡眠、排便習慣,保持心境穩定等),和諧的人際關系(家庭及社會支持)與良好的自然環境以及優良的遺傳因子為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4參考文獻
1Mecocci P,Polidori MC,Troiano L,etal.Plasma antioxidants and longevity:a study on healthy centenarians〔J〕.Free Rad Biol Med,2000;1243-8.
2Perls T,Kunkel L,Puca A.The genetics of aging〔J〕.Curr Opin GenetDev,2002;12(3):362-9.
3潘尚領,陳晶,尹瑞興,等.線粒體DNA單倍型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地區長壽的關聯〔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6;25(5):362-3.
4吳雄芳,苗新普,陳志斌,等.海南省百歲老人長壽因素的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3):1676-7.
5Chen CX.A survey of the dietary nut ritional composition of centenarians〔J〕.Chin Med J,2001;114(10):1095-7.
6伍業光,張國兵,張春林,等.巴馬地區百歲老人心理健康調查〔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52):10572-5.
7柴田博.對百歲老人的研究〔J〕.日本醫學介紹,2003;24(3):138.
8秦俊法.中國的百歲老人研究Ⅲ.百歲老人聚居區-中國長壽之鄉的成因和評定〔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7;20(1):23-39.
〔2014-01-12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