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長春光華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3)
社會責任是否應該由企業(yè)承擔這個話題已經被爭論了80 余年,直到今天,這個話題還在不斷被人拿出來進行討論,然而研究的重點已經不是該不該承擔責任,而是討論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履行的政策。與其他企業(yè)不同,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履行離不開由證券市場提供的環(huán)境。為了研究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履行現狀及對策,本文重點針對吉林省上市公司進行分析。
一直以來,很多上市公司都想通過改革企業(yè)內部制度對社會責任履行制度進行整改,然而都沒有什么成效。通過長時間研究,終于發(fā)現從外部機制入手會更容易推進社會責任履行。上市公司屬于開放性的公司,這種性質為社會責任外部履行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外部機制的運行主要依靠市場進行,為了使上市公司在決策時更多的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他們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對其進行監(jiān)管,確保公司決策不會偏離其利益。而市場機制則離不開信息的處理,因此為了使市場機制能夠正常運行,上市公司應該披露正確、充分的信息。目前,大部分企業(yè)的信息都有一定的不對稱性,這為公司履行社會責任造成一定阻礙,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信息披露制度消弱這種不對稱性。很多西方國家的社會責任履行程度較強絕對離不開信息披露制度的支持。
然而,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僅僅是依靠3 個文件對其進行規(guī)制,其中包括:《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fā)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huán)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關于中央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分別是由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以及國資委發(fā)布。在吉林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中,這些文件一直占著比較高的比重,但是其中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第一,上市公司在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時大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很少有公司主動去披露信息,據不完全統計,在2011年,吉林省自愿發(fā)布信息的概率僅為31.2%;第二,上市公司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中過于注重編制,對于可行性關注較低。上市公司在做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報告中經常套用固話,導致內容過于同化,而針對公司自身并沒有提出具有其特色的可行性方案;第三,信息可信度偏低,很多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案都沒有經過國家專門認證。
吉林省上市公司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其自身制度不健全有很大關系,為了更好的健全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我們需要進行一系列措施。
由西方企業(y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來看,僅僅是一些大型的企業(yè)才會發(fā)布社會責任報告,這主要是因為:一,借由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來向群眾傳遞承擔社會責任信念只有具備資本優(yōu)勢的大型企業(yè)才能夠成功,才能在群眾面前大大美好企業(yè)形象,而對中小型企業(yè)來說,社會信息的披露需要較高成本,基于成本因素的考慮,它們往往會選擇信息的隱蔽;二,在吉林省的經濟中,大型企業(yè)具有很高的地位,群眾關注度較高,號召力大,而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可以更好的滿足群眾對信息的需求。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上市公司在編寫社會責任報告時既可以借鑒國際標準,又可以借鑒國內標準,因此,我們可以參考的依據各式各樣。然而,樣式的多樣性帶來的不僅僅是優(yōu)勢,還有一些缺陷存在其中。國際標準報告應用范圍最廣,然而行業(yè)性不明顯,不具備實用性。只有將國際標準結合吉林省自身情況編制相應的報告,才是對吉林省上市公司最好的政策。
在吉林省,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以及樹立履行社會責任意識都離不開相關機制的約束。但是,現在吉林省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審計方面僅僅是側重財政的收支,對社會責任履行制度的審計并沒有相關政策,這樣對公司的監(jiān)管會造成很大損傷。目前,全球都在實施社會責任的履行運動,在此活動影響下,吉林省出口型的上市公司為了獲得訂單就必須通過社會責任的認證以及審計。很多國外的國家對進出口企業(yè)制定了相關的“社會責任門檻”,以此對上市公司的采購進行審計。為了符合國際環(huán)境,吉林省應該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社會責任認證標準,并以此作為上市公司認證以及審計的唯一根據。同時,吉林省還應該對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審計制定相關制度,從而對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履行起到監(jiān)管作用。
由西方發(fā)達國家社會責任履行狀況可以看出,處于環(huán)保領域中的上市公司所面臨的問題最多,很多國家在找尋社會責任履行突破口時都是從環(huán)境保護領域下手,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制度,那就是“綠色證券”制度。最先提出并應用“綠色證券”制度的是美國,其次,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也開始嘗試這種綠色化的證券市場環(huán)境。在這種綠色化的大環(huán)境下,吉林省上市公司也慢慢形成了“綠色證券”機制,其中包括:第一,對公司上市進行環(huán)保核查。對吉林省的公司上市進行環(huán)保核查是一種預防措施,這樣做可以從源頭上對上市公司非環(huán)保融資及上市進行遏制。其主要內容有:企業(yè)在申請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在申請融資之前需要向環(huán)保部門提供相關資料進行核查,只有通過環(huán)保核查資格的企業(yè)或上市公司才能拿到資本市場的“門券”。第二,對上市公司的環(huán)境績效進行評估。環(huán)境績效評估是由相關的環(huán)保部門按照一定標注對上市公司進行考核的一種制度。
自從吉林省規(guī)定“綠色證券”制度之后,省內很多會造成重度環(huán)境污染或者會大量消耗資源的企業(yè)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從而使群眾和證券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保證。在國家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今天,能夠更好的保護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很多大型的上市公司在運行過程中總會對環(huán)境進行些許破壞,而“綠色證券”制度的出現大大改善了這種情況,使吉林省增長經濟的基礎上更好的保護了我們的環(huán)境。同時,經過實踐驗證,“綠色證券”制度能夠拉動吉林省上市公司快速發(fā)展。
為了更好的推進社會發(fā)展,作為社會一份子的上市公司也要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而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就成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話題。因此,對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履行機制進行研究會給實現社會責任履行帶來不小的影響。通過對其研究,不僅可以加強上市公司自身主動履行社會責任,還可以通過上市公司的影響,將社會責任意識傳遞給廣大群眾,從而使社會責任履行成為一種全民運動。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履行機構不應該是一種單一行為,我們可以將大部分精力放于外部機制推進中,同時以內部機制進行輔助,只有這種復合型的機制才能更好地推進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
[1]徐莉萍,辛宇,祝繼高.媒體關注與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實證研究.管理世界.(2011.3.).
[2]張正勇,吉利.企業(yè)家人口背景特征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的經驗證據.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3.4.).
[3]何麗梅,侯濤.環(huán)境績效信息披露及其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的經驗證據.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0.8.).
[4]萬壽義,劉正陽.交叉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缺陷披露的市場反應——基于紫金礦業(yè)突發(fā)滲漏環(huán)保事故的案例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