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寧夏銀行計劃財務部,寧夏 銀川 750002)
長久以來,商業銀行執行由監管部門給定的利率,法定的存貸差為商業銀行提供客觀利潤。然而,當前的金融服務模式已遠不能滿足經濟體的金融需求,為了推動金融機構及金融體系的改革,提高商業銀行競爭力,我國采取了漸進式的利率改革,將利率交由市場決定。對于我區中小商業銀行來說,利率定價能力和管理水平存在明顯的不足與缺陷,所以利率市場化的沖擊會更加劇烈,因此急需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快速提高抵御風險的“免疫力”。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在不斷加快,其深遠影響也將促使商業銀行發生巨大變革,尤其是對于我區中小商業銀行來說,其經營管理能力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以下突出問題,利率市場化的消極影響會遠超過積極影響。
由于受地域和經濟環境的影響,寧夏地區的中小商業銀行金融業務創新力較弱,負債及資產金融產品相對單一。相較于活期存款、貴金屬產品及其他負債產品,區內客戶明顯偏好定期存款或存續期較長的保本理財產品。對于中小商業銀行來說,定期儲蓄存款在整體負債中的占比較高的結構可有效保證資金的穩定性,但是,定期儲蓄存款營銷及維護成本較高,會顯著推高商業銀行成本。區內中小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的“借長放短”的現象,不僅會產生期限錯配問題,也會導致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的大幅上升,給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帶來壓力。
我區中小商業銀行的利潤過多依賴信貸資產,其他非息資產對利潤的貢獻相對較小。由于缺乏系統和技術手段的支持,各家銀行的金融產品高度相似,產品和服務創新嚴重滯后,大部分中小商業銀行不能根據客戶的成長情況和信貸規模變化,主動與客戶討論配套服務和價格,無法為客戶創造個性服務、實現價值增值,更無法實現個性化服務,嚴重制約了盈利能力的提高。
區內中小商業銀行成長歷史短,歷史違約率、違約損失率、經濟資本等數據積累不夠,且長期以來采取較為粗放的管理模式,未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無法做到精細核算分攤各類業務管理的資金成本和其他成本,成本核算不能完全實現精確分攤。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外延粗放型的業績增長方式將面臨極大挑戰,無法適應金融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快實施經營戰略轉型,增強自主定價能力,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精細化管理應該成為我區中小商業銀行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一是建立高效的產品定價體系。建立內部資金轉移定價體系,加強貸款產品價值創造能力測算,應參考同類型、同規模、同地區、同行業的利率水平確定資本最低回報率,為防止出現" 一刀切”,有必要針對不同情況允許差異性的最低回報率,并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經營情況及時調整,充分考慮各業務品種特點,分支機構地域的經濟環境形勢,制定科學的貸款定價方法和流程。
二是推行成本精細化管理。提高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以資產及負債的成本和收益作為定價基礎,綜合考量貸款的資金成本、資產的目標收益率、期限、風險敞口等條件為資產定價依據。同樣在負債管理中,也要強化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防止分支機構不計成本的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導致資金平均成本的提高。
三是加強利率研究。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的利率市場敏感性增強,商業銀行要充分、深入、及時研究市場利率變動趨勢,選擇適合的利率研究工具和方法,降低利率敏感性缺口,爭取鎖定商業銀行的盈利空間,對未來的潛在風險提前做出預判。
四是建立多元化業務結構。利率市場化長期必然導致存貸差收窄,商業銀行只能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即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我區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受區域經濟影響較大,中間業務主要集中在代理業務和銀行卡結算方面,中間業務的種類單一,功能簡單,導致中間業務比重較小,非息收入難以有明顯提高。但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深入,綜合化經營和經營模式的改變無法回避,利潤增長離不開發展中間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的推動,因此應依托銀行商譽、網點、數據信息等優勢,加大中間業務的創新,增加中間業務收入。
五是重視信息系統及管理系統的建設。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對于商業銀行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可以說系統的先進性和數據質量決定著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系統產生數據,數據可以創造價值,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已然成為商業銀行寶貴的資產。信息和數據的及時傳遞給各級機構做出合理決策提供幫助,通過操作系統的數據分析、挖掘,快速形成前瞻性的業務指導意見。
利率市場化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對我區中小商業銀行產生過大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市場競爭會更激烈,寧夏中小商業銀行應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根據自身競爭戰略實施準確的市場定位,尋找、發現、確定市場定位及差異化的發展戰略,秉持特色化經營理念,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