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梅
(貴州省印刷物資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內部控制主要指的是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目標,確保企業資產的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確保企業政策方針的正確貫徹落,各項經營活動的經濟性和效益性在單位內部采取自我調整、控制、約束以及評價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手段的總稱[2]。內部控制管理作為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應該對內部控制管理引起重視,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企業要想在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贏得市場,就要注重對市場信息的收集,立足于市場實際,提前制定長期計劃,并做好相應的策略。國有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財務預算和內部控制措施,制定起長期的發展計劃,并建立起統一戰略目標,可以實現國有企業長遠發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全面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具有整合性、全員性,能夠把國有企業各項工作融合在一起,全部納入統一管理和規劃中,能夠把國有企業長期戰略目標分解為各個時期的短期目標,并將目標分配給各個部門,要求個個部門之間分工合作,相互協調,做好了明確的分工,充分的利用了企業各項資源,實現對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優化配置。
內部控制是國有企業管理控制的重點,在國有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為國有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提供依據。通過預算管理目標的建立,可以讓各部門按照預算管理目標執行各項活動,內部控制可以有效監督預算管理的執行。預算管理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實現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相互結合,有利于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就目前來說,大多的國有企業都建立起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這些制度并不是健全的。雖然很多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涉及的范圍廣,但是還是缺乏一定的嚴謹性和系統性。有的國有企業還將內部控制制度當作獎懲制度,使得內部控制制度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直接影響到了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是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和合理性的分析評價,國有企業在任何一項生產經營活動中,都離不開一套完整制度的管理和監督。大多數的國有企業并沒有建立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評價標準,使得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施。
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了保證國有企業管理措施的落實和執行,對各項管理措施和各項管理程序判定。為了順利的實現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目標,國有企業必須要加強各項政策的落實和實施。但從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來看,在對職工的獎懲考核制度上并沒有完善。國有企業在制度的建立上,只是有計劃,但沒有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來檢驗其執行力的效果,國有企業建立起的內部控制制度,大多都是搞形式化,走過場,并沒有把考核機制落實到實處。
國有企業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就要實現財務管理的電算化操作,采取收入和支出分離的政策,避免國有企業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出現造假的行為;國有企業的銷售工作、采購工作也要實施電子記錄,實現企業產品采購和產品銷售的清晰化。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公開產品信息,提高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實力。
國有企業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高度,直接影響到了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因此,國有企業要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國有企業在招聘財務人員的時候,就要做好財務人員質量把關工作,選取高學歷、高水平的財務人員;其次,國有企業應該注重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加強對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強化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對財務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工作。最后,作為財務人員來說,自身應該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拓寬自己學習范圍,掌握現代財務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
以建立的信息與溝通機制為基礎,及時對信息進行收集、處理,確保信息及時溝通,以保證信息在國有企業內部中的溝通流暢。因此,在加強內部信息與溝通中,國有企業可以通過生成經營活動、財務會計統計及辦公網絡等渠道來獲取內部信息,采用網絡媒體和市場調研來獲取外部信息,加強國有企業內部和其他國有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信息溝通來了解當前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促進國有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
內部控制管理是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有企業各項監督和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當前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國有企業應該引起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國有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實現國有企業健康的發展。
[1]洪宇峰.國有企業加強企業文化與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16):21-22.
[2]寇維林.國有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3,(22):129-130.
[3]張文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實踐分析與研究[J].財經界,2014,(33):96-96,49.
[4]李應峰.加快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轉型建設內部控制的監督評價機制[J].時代金融(中旬),2014,(1):256-257,262.
[5]程菁.國有企業加強企業文化與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研究[J].中國經貿,2014,(2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