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平
(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22)
所謂的融資就是以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貸款而采取的一種貨幣交易手段,也就是貨幣資金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間進行直接的或間接的交易活動。融資是中小創新型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途經,在融資的過程中,中小型創新企業需要根據對自身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情況進行綜合的分析,并結合未來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規劃,在經過全面的研究和預測后,才能進行資金籌集。
就當前的中小型創新企業來說,在融資管理制度的建立上還不夠完善。我國大多數的創新型企業都是屬于私營企業,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都是同一個人,很多企業經營者的財務能力都不高或者是不具備財務能力,他們更多是將重心放在企業業務量的提升上。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經營范圍也在逐漸地擴大,財務管理滯后問題已經嚴重的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在融資管理制度建立上,還存在制度不規范和信用缺失的問題。
中小型創新企業在法律法規上的問題首先體現在缺乏健全的信用擔保制度上當前中小型創新企業在信用擔保領域開展的活動較多,國家在正常上也鼓勵社會擔保節后為中小型創新企業提供信用擔保業務。但是信用擔保業務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還較為復雜,并且國家在信用擔保領域還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使得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擔保行為不能得到實質的滿足。其次,我國現有的信用擔保制度并沒有對信貸人權力保護立法的內容,加大了中小型企業開展融資業務。最后,創新型中小企業之間在資金拆借上還缺乏合理的依據。
當前創新型中小企業在信用擔保上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首先,創新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較小。擔保行業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行業,目前我國擔保機構主要是由政府機構出資建設的,因此大多數的擔保機構規模還不夠大,擔保公司經營風險有限,不能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其次,擔保機構在管理水平上還有待提高,也就不能為企業提供高質量和大容量的資金擔保服務。最后,從當前我國擔保機構的整體形勢上來看,融資擔保業務還缺乏風險補償機制和分散機制。
中小型企業要解決在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就要加強對融資問題的內部監督。企業內部監督機制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創新型中小企業必須對此引起重視,加強內部監督機制的構建,控制好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確保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其次,要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內容,中小型企業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管理也是獲得信貸融資的關鍵。因此,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建立起標準化的財務管理,提高財務管理信息的真實性,做好相應的成本控制。最后,創新型中小企業還應該加強信息和溝通系統的建立。信息和溝通是確保企業內部和外部有效溝通的保障,也是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實現信交流和溝通的重要保障,也是企業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途經,為企業融資業務開展的信息收集提供保障。
健全法律法規是確保企業融資業務開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首先,要加強對信用擔保法律制度的完善信用擔保機構是實現企業和銀行連接的重要紐帶,加強法律制度的完善,可以規范信用擔保機構在業務中的流程。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法律政策,并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實行。其次,國家還應該立法保護信貸人的合法權利,確保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為企業之間的資金拆借提供合法依據。資金拆借是當前市場中常見的一種融資方式,但是當前國家法律對并沒有作出完善的依據,加大了企業的融資風險。
首先,面對當前信用擔保機構企業較小的問題,應該擴大信用擔保企業的規模,隨著我國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信用擔保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信用擔保機構應該擴大其規模,滿足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擔保需求。其次,擔保機構應該加強管理水平的提高。擔保機構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創新型中小企業也有重要的影響,只有信用擔保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最后,信用擔保企業還應該加強分散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的建立,降低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當前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融資管理其管理的重點之一,面對當前創新型中小企業在融資上存在的問題,中小型企業要解決好自身存在的問題,國家應該加強相關法律的完善,為其融資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信用擔保機構也要加強自身問題的解決,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好信用擔保服務,從而推動雙方的共同發展。
[1]聞岳春,王婧婷.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融資策略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0,28(2):107-112.
[2]許進,陶克濤.中小企業的融資策略定位[J].科學管理研究,2011,25(1):98-101.
[3]曾方亮.財務戰略聯盟: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理念、策略及效應[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32(2):117-120.
[4]梁益琳.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融資約束與信貸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2.D O I:10.7666/d.y218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