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非微
(江蘇省泰興市珊瑚鎮(zhèn)經濟服務中心,江蘇 泰州 225400)
在實際審計中,審計環(huán)境差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村干部離任、會計拒不交賬,新上任的干部,也不查賬,不想制造麻煩,給村級財務管理和農村審計造成障礙。二是有些農村干部群眾對審計工作認識有偏差。一談到審計,就認為是審計人員又來查賬,故意找麻煩,抵觸情緒很大,因此在工作上根本就不配合。三是對違法亂紀行為查處難,農村審計缺乏公信力。即使查出的違法違紀問題,對責任人的處理根本達不到對國家公職人員那樣的處理效果,即使向司法機關移交,往往對違法違紀問題界定不清或達不到立案標準而不立案,審計被查出來的違法亂紀問題也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有時甚至不了了之,從而助長了個別村組干部違法違紀行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集體力量不斷壯大,積累了一定規(guī)模的農村集體資金。但是,農村集體資金在使用中卻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的現(xiàn)象。如對資金的使用沒有規(guī)劃和預算,隨意開支。一些鄉(xiāng)村基層干部隨著手中掌握財力的增加,經不住金錢的誘惑,發(fā)生貪污公款、挪用集體資金、私設“小金庫”等違法違紀問題,將本來就有限的資金,現(xiàn)在又被不合理的占用,這樣很難發(fā)揮資金的使用效益。
農村合體經濟組織在原有村、社經濟組織基礎上,村辦企業(yè)、聯(lián)辦企業(yè)以及各種形式的經濟實體迅速壯大,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往來日趨頻繁,為了確保農村經濟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安全運行,進一步發(fā)揮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的功能,引導農村各經營單位按照國家的政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就需要及時開展和加強財務審計監(jiān)督,以便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的利益,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當前由于財會隊伍不穩(wěn)定,財務人員業(yè)務水平差。在審計中發(fā)現(xiàn)很多財會人員將上級部門的如修路等各類專項補助資金,誤計入“其他收入”科目中,造成財務賬項不能真實反應經濟活動情況,所以開展農村審計,及時糾正各類不符合農村財務制度的經濟業(yè)務,促使個經濟組織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審計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作為審計人員,沒有較高的政策、業(yè)務水平,是無法適應審計工作需要的。一支作風過硬、技能較強的審計隊伍是搞好審計工作的基礎。農村審計人員不僅要有從事農村審計工作的相關業(yè)務知識,分析、判斷和處理問題及文字表達能力,更要具有敢于硬碰、嚴格執(zhí)法、忠于職守、廉潔從審的政治素養(yǎng)。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審計人員在掌握己有傳統(tǒng)知識的基礎上,要不斷汲取現(xiàn)代經濟、現(xiàn)代管理、計算機信息網絡等方面的知識,以適應審計工作發(fā)展的需要。
在開展農村財務審計過程中,審計機構作為審計主體,是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依據(jù),占絕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為了能夠提高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在縣、鄉(xiāng)兩級農村部門內設置專門的審計機構至關重要,同時要做好縣、鄉(xiāng)審計機構的明確分工,縣審計機構主要負責對下級審計部門的工作進行管理和監(jiān)督,并且在業(yè)務上進行指導,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以此來進一步促進財務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而鄉(xiāng)審計機構則主要負責鄉(xiāng)級財務審計、村干部的離任審計以及重大事項專項審計等工作。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各項財務制度進行完善,比如說集體收入監(jiān)控制度、費用支出審批制度以及審計就監(jiān)督制度等,并確保完善后的財務制度能夠在管理工作中得到切實落實。
規(guī)范審計程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以此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提高審計質量。就我國目前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開展的程序來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審計準備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和審計終結階段。其中,審計準備階段的重點在于對審計計劃和方案的合理編制,成立審計小組以及發(fā)放審計通知等。審計實施階段的重點是嚴格按照審計計劃和方案中的要求開展審計工作,審計重點應該放在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落實情況等工作上,對會計憑證、賬簿以及報表等進行重點、細致的檢查,同時收集審計證據(jù)。而審計終結階段的重點則是對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審計證據(jù)、工作底稿等進行整理、分析,并撰寫審計報告,結合審計結果的實際情況提出對農村財務管理建議書,以期更好的促進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
在以往的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中,審計部門幾乎將全部的工作重點都放在了就帳查賬上,卻忽略了其他審計工作的開展。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發(fā)展腳步的不斷加快,對財務審計工作的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如果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工作開展模式,勢必無法達到財務審計目標。因此,在未來的時間里,審計部門在開展審計工作的時候,除了要重視就帳查賬之外,還應該走訪群眾代表,詢問農村財務人員,做到專業(yè)人員審計與群眾參與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確保審計工作客觀、真實、全面,確保審計工作質量。
為了確保審計結果能夠將其作用有效發(fā)揮出來,農村財務審計部門在完成審計工作之后,應該及時將相關的審計報告呈交給縣級財務審計部門。與此同時,應該將審計意見和相關決定送達被審單位或相關責任人員,并通過相關渠道,將審計結果向群眾公布,以此來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能夠被群眾監(jiān)督,進一步提升工作開展的公開化和透明化。除此之外,在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完成一段時間之后,審計機構應該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復查,如果被審單位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整改,審計機構應該對其給予嚴厲懲罰,并責令限期整改,直到達到要求為止。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進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規(guī)范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財務審計工作質量的提升也必然會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本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是一項全面而又系統(tǒng)的工作。因此,管理人員在對該項工作進行完善的時候,應該結合我國當前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全方位的開展完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質量,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