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桃

近日,我省省級各部門(單位)開始清理優化本部門行使的行政權力事項,這是按9月16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 《關于推進行政權力清單制度進一步清理優化行政權力事項的通知》 要求采取的統一行動。
政府職能轉變,弱化“管理”概念,提升“服務”意識,是著力之點,讓政府從“重管理”“輕服務”轉變為“輕管理”“重服務”的服務型政府。一輕一重、一增一減,期間牽連甚大,中心在于“權”。故此,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把權力放歸社會,達到放活市場、激活經濟、搞活社會、惠及民生的效果,此乃當務之急、勢在必行。
自古及今,“權”在人們心目中占據重要地位,總把“權”與“貴”聯系在一起,認為有權則貴,其實這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權貴固然是好,但是并非萬能。對于黨員干部而言,更是如此,手中的權力抓得過多、管得過死,不利于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力推簡政放權,正是以“削權”方式,還原黨和政府本職。實行簡政放權,無疑是給政府松下包袱,騰出更多精力抓發展、保穩定、惠民生。
對于干部而言,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權力,看似手中“權力”少了,實則是切斷了干部對權力的依戀,轉變干部對權力的觀念,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理念。權力本是人民賦予,其作用是服務人民,并非讓干部“顯貴”,獲取不正當利益。同時,權力也是柄“雙刃劍”,用之不當,危害國家,傷及群眾,更遺禍干部自身。故此,簡政放權也讓貪腐失去生存土壤,讓干部遠離欲望深淵,把心思更多地用在群眾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