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軍
沙灣組工人以“堅韌奮進·厚德崇文”的沫若精神,切實做好本職工作,為實現“沙灣在全市和全省山區縣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以文化鑄魂。“堅韌奮進·厚德崇文”作為沫若文化之魂,凝聚了21萬沙灣人民的志向;政治堅定、務實篤行作為站位之本,一直是沙灣組工人的座右銘。我們始終保持對黨至信至篤的政治堅毅,率先樹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樹立沫若故里人的地域自信、公民自信和精神自信,以德鑄魂、以品為尚,主動融入發展大局。
以文化凝神?!坝弥静环?,乃凝于神”。沙灣組織工作圍繞中國西部不銹鋼城、沫若故里·生態家園、四川經濟強區建設,把組織優勢、干部優勢、人才優勢、群眾優勢作為推動發展的政治生產力。堅持以推動沙灣跨越發展、加快發展為己任,甘為人梯、積極奉獻,把精力專注于服務改革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在服務中錘煉干部、發現干部、用好干部。
以文化聚力。沙灣組工人秉持“堅韌奮進”的沫若精神,把凝民心、聚民智、合民力作為組織工作助力地方興盛之己任,把率先垂范、主動服務作為一種本能和自覺行為,帶頭踐行黨的宗旨和執政為民、服務于民的政治理念,在推動改革發展中實干、苦干。把厚德崇文、任人唯賢、崇尚實干作為識才、用才、育才的風向標,激勵全區黨員干部大膽謀事、積極干事、善作成事,合力共筑美麗繁榮和諧的沙灣。
以文化塑形。郭沫若以《甲申三百年祭》引申出“戒驕防腐,至公至純”的廉政文化精髓。沙灣組織工作也秉承了公道正派、至公至純的高尚品質,教育引導組工干部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職業操守,徹底摒棄人情干擾、世俗干擾,把為民務實清廉作為自我提升、自我優化、自我革新的政治導向,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狠剎不為之風、撤換不為之將,以工作實效取信于民、贏得口碑。
(作者系沙灣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