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
天府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是“實至名歸”,聽到這一消息我非常激動,這尤其說明了住建系統做的工作和付出的艱辛沒有白費,得到了國家認可。
實際上,我省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在四川建新區,此前也一直思考如何通過新區板塊發展激活四川區域經濟。從天府新區的概念提出,到區域劃定,再到規劃編制,我們做了很多努力。我們參考學習世界先進新區的模式和做法,最后力排眾議,堅持將“良田沃土”留給子孫后代的先進理念,決定把淺丘山區作為建設用地,向東向南發展。
在申請國家級新區過程中,住建部有舉足輕重的投票權。在協調過程中,省住建廳千方百計將天府新區先進的規劃理念介紹出去,邀請了國家7位院士及西方發達國家的專家研究論證,最終得到了住建部認可,為獲批爭取了重要一票。
獲批國家新區,意味著我省將在國家戰略層面進行建設。相信國家會從相關政策傾斜、各類項目安排上,讓天府新區在國家戰略層面發揮應有作用,并分享到一些政策紅利,給予“天時地利”的強力支撐。
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我們不能忘記建設天府新區的初衷,要按照原來規劃的定位、布局來科學地建設實施。包括如何紓解老城區人口、建立成都的新格局——一極兩中心、緩解城市病等規劃做法都要堅決貫徹實施。
下一步的發展中,天府新區應繼續把規劃作為龍頭,用規劃來引領建設,嚴格依法實施。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戰略意圖中來,這樣才能依托國家級新區這個有利平臺,把區域經濟搞活,實現國家戰略意圖。當然,也要學習其他新區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工作。
從根本上說,國家為我省搭建了天府新區這個平臺,最終目的是為惠及老百姓。對資陽、眉山和成都三地來說,在新區的舞臺上意味著高起點的發展,將迎來更高的機遇。對不同行業來說,1578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區可讓各行各業的精英展示才華、筑夢成真,讓這里的百姓得利。
天府新區提供的是一個經濟舞臺,同時也是宜居的生活平臺。未來,新區的生活絕對讓人羨慕并期待。天府新區任何一個區域,出門每500米就能見自然水體,每300米見公共綠地。按照規劃,天府新區將劃分35個產城單位,每個單位都相當于生態園區,生產生活和公共設施配套,將在一個單位中全部解決。并且能夠實現60%的人口居住在單元中,步行即可上班;剩下40%的人口可住在附近單元,騎自行車就可完成通勤。(作者系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委員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省住建廳總規劃師)(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