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命脈,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已經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農村的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致力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就是在為國民經濟增長作貢獻,本文主要總結一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農村經濟; 發展;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8-02-1
我國一直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就目前的形勢看,我國農村經濟確實得到了長足發展,這與國家的正確領導和廣大農村經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筆者作為一名農村經濟工作者,從事農村經濟工作多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概況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通過本文總結了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農民生產觀念相對落后,農民收入增長相對緩慢
雖然我國已經走上了現代農業的道路,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正在被現代的農業生產方式取代,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地區的農民由于地域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生產觀念還有待提高。由于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強,學習使用新機械和新技術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的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我國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從實際情況也了解到,部分地區還存在這類現象,由于人們習慣了傳統的種植方式,還沒有與農業現代化完全接軌,在農業生產生活當中,他們只重視種植業的發展,還沒有學會種植業與其他產業的結合,思維還不夠開放,所以經濟發展不快,農民朋友的收入也增長得非常緩慢,對于當前我國農業的形勢,可以說這種現象是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盡管部分地區存在農民生產觀念相對落后,收入增長緩慢的現象,但是近幾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問題和困難也是在所難免,只要農村經濟部門的工作者和農民朋友們團結一心,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就會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2 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技術推廣范圍不夠廣
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是開展農業生產生活的重要基礎,我國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是比較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我國現代農業起步較晚。在農業生產生活當中,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技術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農業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的完美結合,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現代農業的穩定發展。
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范圍也有待提高,在很多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范圍還是有些局限,尤其是一些山區,農業技術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廣,這與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薄弱也有一定的關系,再加上一些地區特殊的地形,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負擔。另外農業技術在推廣的方式上也需要轉變,推廣方式還是相對守舊、不先進,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從我國的農業發展形勢看,年輕人種地的越來越少,有知識有文化的種地的更少,所以很多地區的農民文化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在農業種植方面,沒有創新思維,并且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強,制約農業的發展進程,也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所以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技術推廣范圍不廣也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
3 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影響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樣講究可持續發展,這是十分關鍵的一點,不容忽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地區為了增加農產品的產出量,開始大量砍伐樹木,圍湖造田等,導致土地的荒漠化加劇,破壞了生態平衡。伴隨著土地資源不斷減少,人口總量在增加,城市用地逐漸向農村擴展。另外很多土地資源由于工業發展受到影響,造成農業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關于農民收入這方面,很多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收入較少,城鄉差距增加。雖然,在最近幾年我國頒布了鼓勵政策,對農民的生產給予補貼,但是在農民收入這方面,增長的速度還是很慢。造成很多地區的主要勞動力出外打工,這樣不利于新農業技術的推廣,更不利于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4 非農產業發展緩慢,競爭力薄弱
非農產業發展緩慢、競爭力薄弱。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農村將出現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大量原先從事于農業的勞動力需要轉移到二、三產業中去,然而農村經濟社會內部吸納勞動力的能力還相當有限。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在產業選擇、資源利用、企業標準、市場準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鄉鎮企業發展的起點和標準更高,對依靠傳統的資源支撐發展戰略的企業提出新的挑戰。而入世以后,國內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注重產品在質量和價格上的競爭,這給那些規模小、技術裝備和工藝比較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的鄉鎮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宗宇翔.新形勢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探討[J].農村財政與財務,1999,(12).
[2] 楊雍哲.關于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之我見[J].農業經濟問題,1992,(09).
[3] 李錫鵬.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發展問題探析[J].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7,(05).
作者簡介:唐海燕,大專學歷,九臺市九郊街道辦事處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