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洋
第三次工業革命催生轉型
魯洋
前些日子,我看一本書《第三次工業革命》,書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宏偉的藍圖:數以億計的人們將在自己家里、辦公室里、工廠里生產出自己的綠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大家分享,這就好像現在我們在網上發布、分享消息一樣。能源民主化將從根本上重塑人際關系,它將影響我們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會、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就這種可再生能源與互聯網結合,該書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先生首次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模式。
回顧歷史,數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際發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區和拔地而起的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產業以及工業區的繁榮,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會把每一棟樓房轉變成住房和微型發電廠,恰恰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為這次革命奠定了基礎,這種結合很有可能化解人類面臨的資源困境,甚至改變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我國政府提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背景下,第三次工業革命模式無疑具有更重要的啟示意義,也預示著環保產業3.0時代的到來。
“在中國,要說的是:發展,方向是堅持可持續發展;要做的是:發展,藍圖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書的首頁上如是說。近年來,我國不僅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而且更重視綠色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一大亮點就是增加了“綠色化”的概念,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絕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
工業的革命必將推動環保產業的轉型升級:環保產業1.0時代,環保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末端治理,幫助企業或城市政府,將工業和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進行專業化治理,以實現達標排放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目前,國內的環保企業,大多數仍處于產業1.0階段,即以末端治理為其主要業務形態。環保產業2.0時代,即生產的綠色化,主要是環保公司幫助工業企業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化。而到了環保產業3.0時代,即消費的綠色化,主要是環保公司幫助政府或個人消費者實現綠色消費。這種綠色消費模式的形成,需要人們自覺從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綠色選擇,需要從改變消費理念、制定政策制度、推動全民行動和完善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協調推進,需要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響應、公眾參與、協調聯動的運行保障長效機制。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進入環保產業的3.0時代,“中國制造”將被“中國智造”所取代,企業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環保將貫穿生產的全過程,滲透到從工業設計、原料選擇、生產過程、產品消費、廢物處置等各環節,生產出讓消費者認可并選購的真正綠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