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孝佳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鄒侖中國護理工作運行模式的進展
程孝佳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2010年我國衛生部在全國開展了“優質的護理工作服務”活動,活動的中心就是要改革現有的以醫生的囑托為主體的流水線方式的護理模式,要逐漸建立把病人作為導向的責任護理制度,活動還提出了要“重實踐,重基礎”的工作思想,護理模式就是一種有組織的護理人員管理模式,護理模式的發展時間在西方等發達國家比較久遠,主要受到政治、社會以及經濟的影響,本文將會介紹西方國家的護理模式的發展過程。
護理模式;護理工作模式;發展
1 概念
護理工作模式的概念: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為了以較高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達到預期的護理目標和患者的需求,根據現實的護理條件和人員數量以及工作能力設計出的比較科學的工作分配方式。護理模式是闡述護理工作的一種概念。
2 護理模式和護理工作模式兩者的關系
①方法論與世界觀兩者的關系,在哲學上護理模式是世界觀這個范疇的,而本質是護理觀,護理工作模式是為了落實護理模式而采用的一系列工作模式和處理辦法,是護理模式概念的具體實踐,是在現實工作中的處理辦法和過程,在哲學上歸于方法論,護理模式是將護理工作的本質進行描述以及解釋,是護理工作模式的基礎和重心,起到引導護理工作模式的作用。②實踐以及認識之間的聯系,理論產生于實際工作,護理模式也是這樣,作為一種理論,對實踐起到創新和引導的作用,護理模式與實際護理工作相結合,可以引導工作的準確性和系統性,對護理的實踐起到促進以及指導的重要作用,實踐是理論的重要依據以及最終目標,通過實踐來檢驗理論,不斷互相影響,共同進步。
隨著科學的日新月異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護理工作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發現,實踐與理論已經貫穿和結合在護理學的發展歷史之中,過去已經探索和發現過很多的護理工作模式,比較有代表性作用的工作模式有“小組護理制度”、“功能護理制度”、“以病人作為護理中心的護理工作制度”等,并且以這些護理制度作為基礎,又發展出許多的護理工作模式,比如“聯合責任護理制度”、“責任護理固定小組”等。
1 功能護理制度
在1940年到1960年之間,大多數是采用的功能護理制度,中心特色是把疾病作為導向,把平時的護理工作人工的分割成幾步,不同的護理人員參與其中,各自獨立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工作,這種制度的優點是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比較小,工作不繁雜,可以集中注意力然后高效完成,可以節約人力,節省時間,也比較容易進行管理,這種護理制度就像工廠中的流水線,歐美國家在二戰時期用這種方式節約人力解決了護理人員短缺的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這種護理制度的缺點也凸顯了出來,①、病人每個階段的護理人員都不相同,無法得到整體的連續的護理服務,顯得整個護理工作破碎不完整。②、這樣的護理模式使得護理人員工作過于機械化,雖然技術嫻熟,但是對病人的心理以及療效無法得到全面的了解。③、護理人員的工作機械化,使其缺乏獨立性思維和自主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護理人員的個人發展,但是這種護理模式現在仍在西方等發達國家使用。
2 小組護理制度
小組護理制度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時候被使用的,這種制度是許多護理人員組成的護理團體,包括注冊護士和職業護士等等,這種護理制度是護理小組長制定護理計劃,并領導護理人員以團體的方式同時護理多個病人,在現實工作中,小組護理制度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護理小組長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個護理小組的工作質量,護理人員因為同樣是聽從小組長的指揮,所以仍然沒有自主權,一個護理小組很多成員,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使小組協調。
3 責任護理制度
責任護理制度的概念是在上世紀50年代被莉迪亞·霍爾提出來的,并且是由美國的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在70年代開始實行的,然后通過實際工作不斷的改進和修正后,開始逐漸的在美國的醫院行業中流行起來,并被引入到歐洲,責任制護理制度的護理模式有其獨特的地方,病人從進入醫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都由專門的人來負責,給病人提供全面協調的護理服務,這種護理模式給予了護理人員充分的自主權,護理人員的水平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但是這種護理模式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這種護理模式使護理人員的工作更加繁重,在病人比較多的情況下施行需要大量的護理人員,由于工作時間較長,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比較大,由于護理人員增多,所以導致醫院的住院費增加,所以很多醫院最后都不得不放棄這種護理模式。
2010年1月,我國的衛生部召開了全國護理工作大會,會上提出“改善護理制度,服務總覽大局”的工作理念,并且提出了在全國的衛生系統中實施責任護理制度的建議,會長指出,這種護理制度比較符合我國的國情,并且研究和實踐表明,這種制度在我國部分地區施行后,病人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有明顯的上升,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施行這種制度的醫院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這種制度在我國存在的時間還比較短,所以,我們還要在實踐工作中對其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探索,不斷的總結經驗和完善發現的不足的地方,前一段時間有護理研究人員指出,現階段的責任護理制度還有很多的缺點,還需要每一位護理人員在實踐中進行細心的探索和發現,比如,要完善目前的護理教育制度,要培養護理人員有不斷創新和探索的能力,要教育護理人員增加其對責任護理制度工作的整體工作模式的理解,總之,社會在進步,每一位護理人員都應該有一顆與時俱進的心。
[1]李玲,劉義蘭.護理工作模式進展及其思考[J].護理學雜志, 2012,07:92-95.
[2]趙瓊.淺談對我國護理工作模式的一些想法[J].中國保健營養,2013,07:2149-2150.
[3]楊力.醫護一體化工作模式運用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01:9-11.
程孝佳(1992-),女,漢族,福建福州人,本科,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