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春
貴州省習水縣東皇鎮中學
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陳麗春
貴州省習水縣東皇鎮中學
“高效課堂”的本質意義是就在我們的一節課的時間內,順利的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并能讓學生順利的完成學習的三維目標,即在知識與技能上達到充分認知,情感與態度價值觀有所提高,過程與方法達到靈活應用。這樣我們就實現了高效課堂。歷史課的教學也是如此。我們教師要通過上課,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去熟練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富有激情的去應用所學內容去解答一些問題,真正的讓老師與學生體會到什么是高效課堂,使我們的課堂達到預期目標。本文就如何實現高效課堂,和同仁們共同探討。
歷史課堂教學;高效課堂;策略
“高效課堂”的本質意義是就在我們的一節課的時間內,順利的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并能讓學生順利的完成學習的三維目標,即在知識與技能上達到充分認知,情感與態度價值觀有所提高,過程與方法達到靈活應用。這樣我們就實現了高效課堂。歷史課的教學也是如此。我們教師要通過上課,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去熟練的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富有激情的去應用所學內容去解答一些問題,真正的讓老師與學生體會到什么是高效課堂,使我們的課堂達到預期目標。本文就如何實現高效課堂,和同仁們共同探討。
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這種發展應是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自由發展。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和諧、自由、民主的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來老師的引導下,自主的學習和探索。這里所說的寬松、和諧就是指學生在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的學習和研討,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小組合作。自由、民主指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民主,特別指出的是師生之間并不是教師的高高在上,而是要彎下腰,走入學生中間,去參與學生的探討,讓學生感覺到你是他們的學友。
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想創設一種和諧的范圍,關鍵是教師要時常走進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生的情感空間,讓我們在生活中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在上課時才容易更接近你,真正的去和你做朋友。這樣我們在上課時,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氛圍自然的也就濃厚了。
我們在備課時,我認為最歷史學科最重要的就是對教材的挖掘,找出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歷史學科對學生而言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就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起來也是一潭死水,不能理解其中真正的內涵。因此我們就要利用歷史教科書中的豐富的背景,以形式多樣的,讓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走進教材,來激發學生的探究的愿望,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走進歷史的長河。例如在給學生講《九一八事變》時,我先給學生放一段九一八事變的電影,讓學身臨其境的體會一下時的情境,然后教師說:“你想了解這段我們國家最悲痛的歷史嗎?”引入新課,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接著我引入本課研究的重點,讓學生來自主的研討。這種新課引入的情境創設,可以說是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讓學生輕松的走進教材,去研究這段歷史的確意義。
歷史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枯燥味的,因此我們在教學時,就要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我們的歷史課變成是有鮮活生命的歷史,我們教師要讓“歷史重演”其實我們就是利用現代的教學手段,把歷史還原,給學生以生動、深刻、鮮活的歷史才能使更多的學生愛學、樂學歷史。其實這樣的教學就是以感情教育為出發點,讓學生對我們的歷史投入感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去探索歷史的背景,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入其對具有生命的歷史的研究。如我們在上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歷史劇,讓學生對歷史人物融入感情,調動去認真的查閱人物的相關資料。也可以利用掛圖讓學生親身體會當時的歷史情境、還可以在教學時插入歷史故事、播放歷史歌曲等以此來培養學生對歷史的感情,這樣學生學習興趣被自然的調動。
歷史學科學習的內容都是源于生活的,是鮮活而又富有生命意義的。作為歷史教師,教學中只有把歷史教材的基礎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素材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涵,把握歷史事件的現實價值。學生徜徉于鮮活的富有生命意義的歷史事件中,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價值,認知著生命的真諦,經歷著生命的變更,無疑是對學生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生命的洗禮!
1、挖掘歷史教材與現實社會的切入點,增長學生的生活智慧。學習歷史可以幫助學生古為今用,以古鑒今。這是拓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認識事物發展規律的重要保證。
2、融入鄉土歷史,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歷史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老師應該從校本研修的角度做一名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學資源還包括多媒體、電子書庫、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博物館、圖書館等。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歷史,樹立為家鄉發展服務的理念。《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一課中,在介紹“商業繁榮和海外貿易的興盛”知識,我就比較詳細地給學生介紹宋元時期泉州港的海外貿易情況,介紹鯉城區水門巷的市舶司、涂門街的清真寺、晉江的草庵寺等,并引導學生去游覽參觀這些歷史古跡。總之,結合自己本地區的特點,讓學生從研究鄉土歷史的角度學習歷史,更便于學生對家鄉的了解,擴展歷史知識。
總之,歷史教學實質上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歷史,而不應該是帶著歷史走向學生。只有把歷史的真實性還給學生,讓學生從歷史中不斷感悟,內化成自身的素養,才是學習歷史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