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霞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校企合作培養酒店服務與管理高職人才探討
胡霞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本文探索了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如何與國際酒店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培養酒店服務與管理人才的路徑。制定了校企合作培養國際酒店服務與管理人才的培養方案,為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多元化、全面化發展搭建了一個平臺,為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拓寬了領域。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校企合作;酒店服務與管理人才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國家級重點中專校—北京市八一農業機械化學校,該校自1983年開始招收4年制會計中專學生至2008年。之后響應北京市職業教育資源整合的號召,整體并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依托學院高職教育教學的資源優勢,從2009年至今,連續招收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學生。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是招收初中畢業生,學生經過五年連續、系統、一貫制不間斷地學習與實踐,在畢業時達到大專文化水平,并考取2項以上專業技能證書,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這種教育形式,教學方案是五年整體連續設計和實施的,實現了初中畢業生即可升入大專學校的愿望,為那些不想進入高中學習,但想早點進入專業學習的初中畢業生另劈了一條成長路徑。
五年制高職專業,克服了“3+2”模式中、高職分段培養中存在的課程分割、不連貫的弊端。“3+2”即初中畢業生在中職學習3年,然后經過升高職的選拔考試后,一部分成績好的學生再進入高職學2年,另一些沒有考上高職的學生,只能以中專學歷就業。
五年制高職雖然學制也是五年,但不能稱為“3+2”模式,因為它沒有前3年與后2年的界限,而是五年連續一體地進行的教學,中間沒有對學生升入高職的選拔性考試的分流設計。
五年一貫制高職,為初中畢業生提供了一條直接升入大專層次的高職院校良好路徑,實現了不必參加高中學習及高考,也能上大專的夢想。逐漸受到學生及家長的認可與歡迎,五年制高職專業的招生情況良好。由于學生受到職場文化熏陶與職業技能訓練的時間達五年,遵循單項技能、綜合技能、輪崗實踐的技能訓練內容,實踐時間充分,技能鍛煉扎實,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和工作能力,與以往的中專生、技校生、職高生相比,有大幅度提升,深受企業的歡迎,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高技能員工的需要趨勢,因此就業率很高。
為提高五年制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學生在學習期間能接受到良好的職場文化熏陶,培養職業規劃意識,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我院除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外,2014年與大成有方酒店管理集團達成校企合作意向。該酒店集團旗下目前有皇家驛棧國際精品酒店3個連鎖店,酒店以國際精品型為特色,有住宿、餐飲、商務辦公、中小型會議、旅游等功能。這為拓寬我院五年制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領域,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開辟一條新路徑。
校企雙方從分析學生的初始就業崗位、發展就業崗位入手,共同研討提煉了酒店服務與管理的職業能力,以此確定課程體系,采取協同實施教學與實訓活動,從而培養出符合酒店類企業需要的高職人才。
五年制會計專業學生到國際酒店就業的初始崗位多在工作一線,包括:酒店前廳收銀,酒店核算會計,酒店管理會計,商品銷售,餐飲服務,客房服務等崗位。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后續可向各部門的中高層方向發展,例如:各部門領班、人力資源經理、財務經理、餐廳經理、客房經理、市場經理等。
由于國際酒店的客戶多是外國人,因此對從業者的英語會話、國際風俗習慣與服務禮儀、中國文化、個人修養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這些素質的養成,也有利于學生從事其他職業。
由于酒店行業競爭激烈,酒店基層崗位具有勞動強度較大、薪酬不高(北京地區2014年的月薪,扣除五險一金后平均在3千元左右)的特點,需要從業者有吃苦耐勞、熱情服務、耐心細致的心理素質。雖然酒店基層崗位辛苦,但有了這些鍛煉,能為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創業積累經驗。因此,年輕時經歷些磨練、體驗,未必不是人生發展的一件好事。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原則是:在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加國際酒店服務、管理與核算方向的課程與實習。這是因為考慮到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可能還有愿意到會計事務所、工商企業、金融企業等單位就業或升入本科學習的各個不同的需要,在兼顧通用與個性化考慮的情況下,我們確定了在不改變現有會計專業教學進程的基礎上(見附表),以選修課的形式,增設國際酒店管理與服務方面的內容,學生自愿選修相關課程。
增設酒店服務與管理方向的學習內容有:酒店英語、酒店會計、酒店服務禮儀、中國文化與對象國禮儀習俗、酒店服務與管理、酒店崗位技能實訓。這些內容以選修課、講座、實踐實訓的形式實施。相關課程內容及考核標準由校企雙方商討確定,并由企業經理進行教學,課時費由學校承擔。以上部分內容可在相關課程中增加針對性內容,并在第三、四、五學年的學期內開設有關選修課,在寒暑假,安排學生到酒店進行實習。學生自愿選修,考核合格可獲得選修課學分。
在畢業前一年,經過學生與酒店的雙向選擇后,簽訂實習與就業協議,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進行輪崗實習、頂崗實習。通過校、崗對接的培養方式,利于學生的職業成長。學生畢業后即以正式員工身份直接到國際酒店就業上崗,沒有了實習期。
(一)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方案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是初中畢業生通過中考后進入我院學習。現有的會計專業教學計劃有以下特點:
入學后的1~2年級,以文化基礎、專業基本技能、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養的內容學習為主。
3~4年級,以專業課、選修課、專業崗位實習訓練的內容為主,主要培訓學生的專業技能、崗位能力,并培養終身學習習慣、職業道德規范。圍繞會計核算、企業管理能力的培養,以實際操作、應用為主,進行訓練,并幫助學生參加第6學期的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在第6學期末的暑假,安排學生到酒店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的崗位見習4周,以便對崗位職責、專業技能有基本的感性了解,給學生后續選修課的選擇與就業崗位以充分知情權、選擇權。
5年級,以到企業的崗位輪崗實習、頂崗實習、撰寫論文、考取職業證書為主,提升學生的工作能力及學習能力,為即將到來的就業、升學奠定基礎。
(二)校企合作“酒店服務與管理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為了培養學生有到國際酒店就業的技能與能力,經校企雙方共同研討,在上述教學計劃執行的基礎上,做出以下一些教學內容補充。
(1)在第一學期中,在原有商務禮儀的教學內容上,增加酒店服務禮儀的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便于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注意培養良好的個人職場形象與禮儀規范,提高職業修養。
(2)五年制會計專業在第一至三學期,都安排有英語教學。可安排酒店服務情境的英語學習內容。或采用選修課的形式,增加酒店服務英語的學習項目。
(3)在第四學期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增加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可選擇就業的行業、崗位的認知內容,如會計師事務所,國際酒店,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農業企業,房地產企業,交通運輸企業等行業的特點,并說明我校可推薦就業的企業有哪些,使學生了解自己今后可以從事的職業領域,薪酬待遇、未來發展等情況。并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觀。使學生對不同類型的企業有感性認識,給學生充分的知情權、選擇權。讓學生對這些企業的情況有認識和思考,以便為以后的就業選擇做好充分的思想與學識準備。
(4)在第五學期,增加崗位認知講座。請酒店人力資源經理講課。可利用周二下午,每次4學時,共5次,20學時,具體上課時間及課酬由校企雙方協商。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目前主要以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為例來講授,需增加“酒店會計與其他行業會計比較”的內容,這為學生拓寬了視野,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拓展了領域范圍,是非常有益的改進,能提升多行業就業的本領,也有利于加深對不同行業會計的理解。
(5)在第六學期,學生要集中精力考會計證,故本學期沒有安排其他活動。待考完會計證后的暑假,學生自愿選擇,安排有4周的酒店崗位見習,采取師傅帶徒弟的方式,給學生以酒店各崗位的感性認識。
(6)在第七學期時,隨著學生年齡和學識的增長,及相關內容的學習,對酒店、會計師事務所等職業及自身的特點有了一定的分析認識后,由學生填表進入選修課的選課與學習階段。開設《酒店服務與管理》、《中國文化與對象國文化習俗》、《酒店崗位技能》、《酒店實習》課程,具體如上表1所示。這些課程都由酒店的經理來傳授。寒暑假安排學生到酒店進行的實習,采用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學生選課后,經考核達到課程要求,可獲得學分。
(7)在第九學期,采取學生與酒店企業雙向選擇的形式,確定進入酒店工作的學生,簽訂實習與就業協議,然后學生到酒店進行輪崗實踐12周,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明確各崗位的職責,掌握基本技能。第十學期頂崗實習12周,進一步增強崗位技能,并寫出畢業論文,經考核合格后,學生畢業即以正式員工的身份進入國際酒店工作,縮短了試用期。
通過上述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方案的實施,為會計專業學生進入國際酒店領域工作搭建了平臺,縮短了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的磨合期,有利于學生在職業人的路途上早日成長。同時企業早日參與人才的培養過程,也能得到符合要求的高素質員工。
結束語
采取增開選修課與實習訓練,培養酒店管理與服務的高職人才形式,為五年制會計專業學生進入酒店領域工作搭建了平臺,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有利于學生早日感知職業規劃設計、有目標地成長進步,也為會計專業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機會。
胡霞(1963-),女,河南輝縣市人,漢,副教授,方向:職業教育,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