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冬梅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中心幼兒園光輝分園
淺析如何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小班幼兒語言能力
許冬梅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中心幼兒園光輝分園
幼兒時期,孩子具有語言表達的年齡限制,他們在剛進入幼兒園時一般還不能夠自如地進行表達和發言,這就導致了小孩子沉默性格和自卑心理的產生,非常不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地采取措施,來對孩子進行語言學習的引導。本文通過分析小班幼兒孩子語言學習的現狀,談論了通過實踐活動來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的幾點策略。
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現狀;實踐活動;策略
在小班幼兒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通常會遇到小孩子沉默寡言的狀況,不僅阻礙到教師教學的開展,也影響到小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小班幼兒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措施改善這種狀況,加強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培養,是其當前的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務。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小班幼兒語言學習的現狀,談論了教師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相關策略,以求推動幼兒的語言能力地有效提升。
幼兒經過兩三年的語言學習,在進入小班時一般都具備了基礎的語言能力。但是,由于不同孩子對于語言的學習能力不同,或者是小孩子聽力系統和語言組織系統發育的時期的不同,有些幼兒語言組織能力強而且吐字清晰,而其他幼兒則可能只能說簡單的詞句且不能準確地進行發音,這就導致了不同語言差距的產生。具體而言,小班幼兒的語言學習狀況可以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方面,在小班幼兒園教學中,許多孩子都具有表達的欲望,但苦于得不到有效地引導,而無法順利地將自己的想要表達的東西傳遞出來,這就導致了其語言能力的低下。而還有一些孩子由于其性格和家庭的影響,可能不愿意說話更不愿意表達,長久下去,他們就會喪失掉語言表達的能力。或者,這些孩子由于長時間沒有進行表達,而使得他們不敢在學習中貿然的發言,這就導致了他們膽怯和自卑問題的產生,從而阻礙了語言能力的提升。此外,還有一些孩子可能習慣了顛三倒四的進行表達,其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及時地糾正,這樣就使得孩子在面臨復雜的表達時變得手足無措,進而受到了打擊。
另一方面,小班幼兒一般處于三到四歲之間,他們開始逐漸由嬰兒期的口語狀態轉向幼兒期的書面語狀態。有一些孩子不能接受這種轉變,在學習過程中就無法根據老師的教育安排進行學習,再加上教師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況,久而久之,小孩子就會放棄這種轉變工作,從而使得自己的表達長期的處于口語狀態。然而,面對其他小朋友越來越規范的語言表達,這些孩子往往會產生情緒的急躁,從而越來越難以進行語言學習。而且,小班幼兒往往都傾向于在活動中進行語言學習,教師如果一味地對他們進行理論的語言教導,就會引起他們對教師地不配合,從而使得他們的語言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
實踐活動作為一種有益的語言教育方式,是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手段。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談論一下通過實踐活動提升語言能力的策略:
1、通過圖片游戲來進行語言教學
幼兒對于游戲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情,幼兒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地通過文字游戲地開展,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拼卡片、堆積木等游戲來組織孩子共同地進行語言表達。比如,教師可以將固定人數的幼兒分成一組,然后為他們用硬紙片寫下具有表揚和鼓勵意義的詞匯或者是簡單語句,然后由小組中不同成員一人拿一張,留出一個沒有卡片的孩子讀這些詞句,并通過小組成員順序的變化,引導孩子對語句進行重組等,然后再讓每一個孩子根據不同話語進行類似的循環活動。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幼兒設置不同的活動,來強化孩子對于某一詞匯的應用。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在一起堆積木、搬凳子等群體性的活動中學習“齊心協力”一詞,孩子通過在相同情境中多次使用這個詞匯,不僅能夠加深印象,還可以理解其含義,從而愿意在其他類似情境中用這個詞進行表達。
2、通過童謠等幫助孩子進行表達
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普遍處于一種較強的狀態,教師通過兒歌和童謠等對孩子進行語言教學,一般能夠達到對于孩子語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具體來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提前根據教學計劃制定教學的內容,然后再在教學中選取一些相關的兒歌和童謠等,來幫助孩子進行表達。比如,教師要教育孩子學習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詞匯語句,就可以選擇洗手歌、問候歌、健康歌、四季水果歌等,來鼓勵孩子進行大聲地閱讀和表達,從而幫助學生學會某些日常的表達用語。以問候語的教育來講,教師通過幫助小孩子朗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們都來學禮儀。……學禮儀,懂禮貌,學會尊稱很重要”等語句來進行教學。以做家務這件事情來講,教師還可以通過“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煮面湯……剝花生……蒸米飯”這首循環復沓的歌謠來進行,使幼兒在語句重復和換詞匯的朗讀中,達到對于全部語句的掌握。
3、以玩具為語言道具來進行教育
幼兒喜歡各式各樣的玩具,教師引導孩子在玩玩具的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是一項十分有效的教育方式。比如,教師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小狗、小鴨子、小雞、小貓等小玩具的場所,然后引導孩子扮演不同的小動物身份,并說“我是小狗,汪汪汪;我是小貓,喵喵喵”等語句與扮演其他動物的小朋友進行交流,來幫助孩子學習“我是……”的語句表達。這樣一來,小孩子在游戲中不僅能夠樂于表達,還可以真正達到對于語句含義的掌握。
小班幼兒普遍喜歡具體、形象、輕松、活躍的教學方式,幼兒教師通過實踐活動來對他們進行語言教育,不僅能夠調動每一個幼兒進行表達的積極性,還能達到最大范圍上對于不同孩子的不同引導。因此,幼兒教師一定要積極地探尋措施,推動語言教育在實踐活動中地開展。
[1]蔣華.讓幼兒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和發展語言[J].家庭與家教(現代幼教),2008(Z1)
[2]石偉峰.利用區域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0)
[3]于海燕.利用看圖講述,促進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06)
[4]強華.淺談小班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