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洋
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系
體育院校大學英語顯性教學與隱性教學的整合策略
姜 洋
哈爾濱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系
大學英語教學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說沒有吸引力,因此導致英語教學的質量不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普遍較低,這種現象一直困擾著體育院校英語教學工作者。同時采用何種教學方式來改變此種現狀,也是體育院校英語教學工作者一直研究與探討的問題。本文意在通過介紹大學英語顯性教學與隱性教學相結合的策略,來探討如何提高體育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目的是借此改變體育院校學生大學英語的弱勢。
體育院校英語教學;顯性教學;隱性教學;有機結合
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課題名稱:黑龍江省體育院系大學英語顯性與隱性教學的整合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G2014011156
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人才的培養模式要求人才素質的全面提升。大學英語課程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比較困難的一門學科。英語語言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一直是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文章意在通過英語教學中的顯性教學同隱性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來提高體育院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并從中分析出顯性與隱性結合的最佳教學方式,進而形成較為固定的教學模式。
1.顯性教學是英語語言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顯性教學通過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后,形成較為全面而清晰的系統結構,然后呈現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比較直接的方式來掌握系統知識的結構。顯性教學自身的特征表現在——知識結構簡單明了系統化。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較為清晰的認知思路,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分層次的把握語言教學的整體結構。顯性教學能夠從知識結構的宏觀條件出發,教學語言規范清晰,語言知識結構逐條列出,每一條的知識點環環相扣并相輔相承。
2.隱性教學的教學特點主要表現在教學的內容十分豐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造了較多的英語教學環境和豐富的教學互動。隱性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在英語教學的氛圍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環境氛圍的烘托,使學生能夠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下進行英語口語的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口語表達交流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同時也極大的鼓舞并滿足了學生的心里認知需求,這將會大大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隱性教學雖然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并提高了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語言的表達和交際能力,但是學生在英語語言的學習中,卻只是掌握了較為零散的知識。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邏輯性較強,學習的知識點較多,大多數的知識點需要硬性的死記硬背。因此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學習到哪個階段,學生都必須學習態度端正并且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后還需要及時復習。但是對于不同成長經歷的體育院校的大學生來說,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會有明顯的差異,同時在接受顯性教學與隱性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方式時,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能力差異。體育院校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前都以體育訓練為主,文化課學習為輔,因此產生了“重體輕文”的概念。這類學生由于訓練的原因,加上主觀對英語的輕視,導致英語水平較低。而另一部分體育院校的學生只是在高中階段進行了體育方面的訓練,到了大學后訓練強度大大降低,因此英語的水平要比前者高很多。因此對于前一部分學生來說,在接受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是顯性教學,將英語知識的每個要點進行分析歸納,后呈現出來,對于前部分學生來說有較強的理解性,容易接受,但是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對于后一部分學生來說隱性教學雖然能夠吸引其注意力,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對英語的知識結構進行歸納總結,知識的結構不夠清晰,因此容易遺忘所學的知識點。同時后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想比較活躍,在課后進行的活動較多,對于社會的熱點問題比較關系并投入較多的精力。但是后者能夠有時間、精力、能力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的同時,形成較為系統的體系。同時后者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英語的耐力較強,因此在英語學習方面要比前者在運動方面有優勢的學生好很多。
1.根據學生的專業特征選用教學方法。通過對比我們能夠發現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同專業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選擇不同的叫教學方法。由于運動訓練的學生,沒有較長的時間和耐力進行英語語言的學習,我就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先顯性后隱性相結合的教學的方法,將英語教學知識系統的歸納出來然后,分成不同的章節一點一點的傳受給學生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在課余的學習中保持清析的思路。通過隱性教學學生可以在建立英語知識系統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英語學習。另一方面對于具有體育知識的學生來說,由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學習技巧同時又有較充足的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因此對于這類學生來說,先進行隱性的教學同時結合顯性教學,是學生在輕松的環境學習后可以將較為零散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
2.根據教學內容選用教學方法。針對每一部分學生的專門訓練,教學方法不宜相同。聽說部分需要向學生展示明確的規則或句型并啟發學生,因此以顯性教學為主隱性教學為輔是比較理想的方法;讀寫部分會涉及到很多語法知識的介紹并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顯性和隱性教學相結合是必要的。
3.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映積極調整教學方法。同樣的教材同一教學方法在同一專業的學生中可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所以教師要針對上課時的情況適時地在兩種方法之間轉換,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總而言之,顯性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短時間內的應用需求,隱性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把這兩種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并應用到體育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兼顧英語基礎知識和交際功能的培養,使體育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戴曼純.二語習得的“顯性”與“隱性”問題探討[J].外國語言文學.2005(02).
[2]江進林.顯性學習與隱性學習之爭[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02).
[3]黃律環.二語習得中的外顯與內隱學習機制[J].長沙大學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