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青年學院 趙靜
試論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民間借貸困境與制度改革
上海師范大學青年學院趙靜
摘 要:中小企業是我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的發展貢獻著特殊的力量。目前在中小企業融資與民間借貸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必須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幫助。本文對中小企業融資和民間借貸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 民間借貸 困境 制度改革
我國經濟的發展為中小型企業的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動力,目前我國經工商部注冊的中小型企業已達一千余萬戶,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研究顯示,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占據了大量的市場空間。我國半數以上的GDP源自于中小型企業的貢獻,其對進出口貿易額的貢獻更是超過了70%。不得不說,中小型企業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機構。但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中小型企業還存在著融資上的困境,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此,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引起重視,加大治理的力度,使中小型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1.1 融資成本過高
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成本會受到價格管理的影響,如中央銀行會對企業的貸款利率進行嚴格的控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型企業的融資,以人為的方式控制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渠道,使企業融資成為難題。從目前的形式來看,中小型企業的信譽度普遍較低,信用檔案也不夠完善,這種不健全的體制使其在融資的過程中受到了諸多阻礙,造成貸款周期過長等問題。中小型企業要想完成融資必須花費大量的費用,使資金周轉出現困境。
另外,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必須通過擔保公司來進行,而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要繳納大量的費用,加重了企業的負擔。由此可見,中小型企業實施融資的成本較高,實現融資的可能性較低。以某中小型企業為例,其在2013年度的融資景氣指數為105.2,相比于2012年回落了7.5個點。可見中小型企業的融資環境還不夠成熟,企業依然面臨著較大的融資壓力。
1.2 歧視性待遇嚴重
中小型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易受到歧視性的待遇,這與市場的環境和企業的性質有著很大的關系。從市場情況來看,政府干預等非市場因素會對市場的結構造成影響,使市場呈現出分割的形式。目前,我國的國有銀行在市場中處于壟斷地位,信貸系統也在執行著國家的標準,這就使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無法朝著同一個方向發展,出現了融資不平等的現象。從中小型企業的性質上來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市場分割的現象。企業在完成建設的過程中會受到自身經營理念和傳統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受歧視的融資市場,這種現象可以從“信貸配給”中表現出來。
另外,中小型企業缺少獨有的融資市場,即使存在個別融資市場,其制度也不夠完善,這使得中小型企業在實施融資時要面臨更高的利率。雖然央行對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持鼓勵態度,但各個商業銀行在進行放款時仍采取“扶持大型企業,打壓中小型企業”的態度,使中小型企業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很多商業銀行寧愿將資金保留,也不愿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幫助,這使得中小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阻礙。
1.3 民間借貸風險較大
民間借貸是另一種融資的方式,由于中小型企業在銀行融資的道路上頻頻受阻,而企業又急需資金的支持,因此很多中小型企業會選擇民間借貸的方式來完成融資。但是民間借貸利率高、風險大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中小型企業在銀行中貸款的利率達到了15%以上,這一金額超出了大型企業的2~3倍之多。民間借貸的日利率更是達到了0.2%~0.6%,也就是說貸款的年利率會達到50%~150%。民間借貸具有范圍大、參與者眾多、利率高的特點,這些特點也影響著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安全。一旦借貸機構出現問題,其波及的范圍會非常之廣,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2.1 加強企業自身的建設
要想使融資工作更好地進行,企業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建設。(1)企業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樹立以“發展”為目標的管理理念,樹立完整的企業形象,不斷提高抗風險的能力。建立起內源性的融資制度,將原本處于閑散狀態的資金收集起來,再以股份制的形式組建企業。調動起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2)企業要加強對財務方面的管理。樹立起信用理念,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真實性和透明度,以便于在獲得銀行貸款時能夠更好地對款項加以利用。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按照銀行的信用等級對企業進行規劃,不斷提升企業的檔次。與銀行建立合作,擴展融資的渠道。(3)是要加快對企業結構的調整。重視品牌的信譽,完成品牌的創新,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經濟緊張的情況下敢于轉變思維,加大研發的力度,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生產力,在困境中突出重圍。
2.2 完善市場的金融體制
2.2.1 構建多層次的服務機構
企業在完善自身建設的同時,還要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國家級銀行建立聯系,改變其對中小企業的看法,擴展企業的融資渠道。通過不斷地努力使銀行放棄“扶持大型企業,打壓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理念,使中小型企業能夠在銀行借貸中獲得一席之地。與此同時,企業還要積極培育小型的融資機構,引導這些機構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服務。另外,企業還要不斷轉變經營理念,提高信用等級,引導金融機構開發出獨具特點的金融產品,提高企業的信貸比重,從而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等問題。
2.2.2 構建專業化的融資市場
對于中小型企業融資渠道過窄等問題,必須依靠發展專業化市場的方式來解決。在發展市場的過程中,首先,要構建符合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條件,優化企業監管制度,幫助具有特色的中小型企業完成與市場的對接,最大限度減少歧視現象的發生,努力擴展企業的融資路徑。其次,要完善相關的制度,保證發行、并購等工作能夠順利地進行。建立完善的轉讓制度,不斷完善產品的創新,使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品種得到擴展。
2.2.3 建立完整的信用擔保體系
在擔保體系建立的過程中,首先要為中小型企業建立特殊的信用擔保機制,利用信用評級科學地反應出企業的償還能力,為資金的發放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建立風險基金補償機制。其次,要為中小型企業建立起擔保機構,降低貸款的風險,解決中小型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最后,要建立信用擔保體系,對中小型企業的實力進行合理地評估,實施信譽共享制度。同時完善擔保機構的建設,以便于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擔保。
2.3 構建融資法律體系
在融資法律體系的建立上,首先,要明確民間金融法的地位,劃分出合法融資與非法融資的界限。相關法律的制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借貸工作的開展,也能夠對借貸工作進行科學地引導,使中小型企業能夠與借貸機構完成對接。對于那些具有一定規模的融資機構來說,要加強管理的力度,避免非法集資、循環騙貸等現象的發生。其次,要建立針對民間融資的法律制度,及時修訂過時的條款,對涉及到《合同法》和《經濟法》的相關內容進行規范,明確資金供求雙方的義務,依法規范雙方的行為和操作流程。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的重要企業類型,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加大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能夠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還存在著融資成本高、歧視現象嚴重、民間借貸利率過高等問題,制約了中小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對此,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重視,構建多層次的服務機構、建立專業化的融資市場、建立完整的信用擔保體系、構建融資法律體系,為融資工作提供市場支持。同時企業也要不斷完善自身建設,獲取更大的信譽度,使融資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 郭金聲.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民間借貸困境與制度改革[J].現代商業,2014(06).
[2] 徐茜,王清平.我國民間借貸中的問題及規制措施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0).
[3] 李中,劉衛柏.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與思路——基于民間融資體制建設視角[J].財務與金融,2012(03).
[4] 葛立新,張國光,郭新強.我國民間金融發展的內生機制和演化路徑:一個理論分析[J].金融監管研究,2012(08).
[5] 陸岷峰,張惠.中小企業融資與民間資金對接渠道建設研究——基于民間融資資金管理體制的分析與思考[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01).
[6] 鐘凱.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法經濟學思考——兼論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金融改革[J].清華法學,2010(01).
[7] 閆夏秋,邵樺毅.民間借貸危機防范對策探尋——以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為視角[J].福建法學,2013(03).
[8] 陳昱竹.中小企業融資與民間借貸對接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6(c)-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