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董慶濤
設計管理在家居設計企業中的運用研究①——以宜家為例
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董慶濤
摘 要:中國作為家居大國,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卻不是一個強國。眾多家居行業處于產業鏈的低端位置,缺乏有市場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是故有必要加強對設計管理在家居企業的應用,以確立“家居設計”的核心價值,提升國內家居企業在市場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通過對宜家在設計管理中的經營戰略、設計決策和形象管理的剖析,以及對國內家居企業存在問題的分析,揭示家居企業引入設計管理的必要性,進而得出通過高效的設計管理將家居產品設計與企業經營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實現我國由家居大國到家居強國的轉變。
關鍵詞:設計管理 宜家家居 設計戰略 產品設計
“21世紀中國的工業設計前景可以歸納如下:第一,以提高產品質量為目標建立最受歡迎的產品設計的新領域,基于對工業社會發展方向的估計,這是中國唯一的可行之路。第二,從亞洲和全球的視點并結合設計的綜合能力,尋求和發展多學科項目,并構建起這種機制。第三,組織促進設計價值的三個方面,一是推廣,也就是促進設計價值;二是實踐和尋找項目及業務;三是業務的權威性。這三個方面向推進器一樣圍繞著設計價值旋轉,并推動它。政府、個人和企業都要建立這樣的系統。北京、全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都將期待著以上所提及的發展。”[1]
上文的引述中,其中的三點都在強調設計的作用,一方面在戰略高度上要構建中國21世紀的設計戰略,推動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另一方面中國要具備自己的設計管理戰略,中國要在21世紀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立足于中長期的觀點,制定設計政策及策略,建立不可缺少的國家中樞機構”[2]。隨著近幾年中國設計的發展,設計管理也漸漸跳出理論上的形而上,走向實際的企業內部,為企業的發展擔負著設計時代的作用。
2.1 設計管理的體系及職能
針對設計管理理論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設計創新為中心,通過對設計決策、設計組織和設計項目管理以及形象管理的制定來展開的,而這幾個因素是互補的,成功的企業形象離不開正確的決策,而設計決策必須通過合理的設計組織以及有效的設計項目管理才能實現。創新能力位于整個圓環的中心部位,因為它貫穿于其余三項的始終以及每一個細節,并最終達成企業、市場、設計的三位一體。
2.1.1 設計決策
設計決策是企業在經營戰略下為了使設計可以滲入到各項工作而確立的設計總體方針與范圍。設計決策反映了企業對設計的認識程度和應用程度,反映出企業領導層對設計管理的意識與水平,以及管理者在設計活動中的角色與職責定位。
2.1.2 設計組織和設計項目管理
為了有序高效地完成設計任務,實現設計產能的最大化,設計組織應運而生。設計組織是執行設計決策的基礎和保證,根據設計活動的特征,構建合適的設計組織,創造一個良好的組織環境是設計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2.1.3 形象管理
除了設計決策、設計項目及組織管理外,企業的形象管理是設計管理對外的另一條生命線。企業形象是在企業最高的設計政策中就進行規劃與管理的,它作為企業直接面對公眾的設計管理系統,應該充分將企業的設計政策直接或間接地傳達給消費群體。
所以說,設計管理是一種具有綜合創造力的戰略手段和設計創新機制,在其職能方面可以歸納為三點:第一是設計過程中成功體現管理者的意愿和才智;第二是創造更多先進的工作環境、知識和技能;第三是創造具有頂尖設計水準的方法論。設計管理作為一個獨立的體系不偏向設計與管理的任何一面,其真正的目的是強調設計行為本身的合理化與規范化,以此達到設計的最大增值[3]。
2.2 國內家居企業現狀與設計管理的運用
在中國當代家居行業的發展的30年里,中國家居行業在文化斷層的歷史背景下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當前的中國家居行業有三大特點,一是小型企業追求短期的利潤,只是簡單地抄襲其他大企業大廠家的原創設計,企業生命周期較短。第二是中型企業作為OEM生產廠家,給外國企業做貼牌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居生產的技術水平。第三是大型企業具備自己的設計研發體系,通過有效的設計管理使企業的產品帶有設計的附加價值,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
但縱觀中國家居行業,一方面,家居設計人才嚴重缺乏、市場目標投放率低、獨立自主的研發力度弱已經成為制約該行業發展的瓶頸。綜合起來,主要問題有三點:一是本土的家居設計師的培養是當代家居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規模小而散亂,跟風而上,談不上規模效益,更無從設計管理;三是中國的家居企業很少有相應的企業文化作支撐,亦無設計管理。
3.1 宜家戰略管理
宜家一直秉承著生產讓大眾生活更美好的家居產品的理念,這個信念成為宜家布置經營戰略的宏觀指導思想。
3.1.1 北歐設計風格
宜家所代表的北歐設計風格是其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宜家的家居多以北歐豐富的木材、藤類、織物等傳統材料為主,用這些在自然中極易獲取的材料完美再現了大自然賦予了宜家家居現代簡約的人情味。宜家產品極富現代感,但不盲目追趕時髦,實用又不缺乏活力,注重以人為本,在多方面體現了瑞典家居的傳統。
3.1.2 有意義的低價
在當前的家居市場,設計精致與物美價廉往往是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宜家的消費者卻可以花費較少的錢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家居產品。
3.1.3 獨立自主的設計研發體系
為了實現以上兩點,宜家一直堅持由自己的設計團隊設計所有產品,用自己的產品覆蓋全球。每年有1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為宜家工作,而且宜家與世界上很多設計學校都有長期的合作,通過設計師不同風格的碰撞,為宜家的產品設計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產品的推陳出新率很高,宜家的設計也因此獨具特色,所以宜家在家居行業總是能夠引導潮流。
3.2 宜家決策管理
“設計的目的是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而不是為小部分人服務,尤其那些被遺忘的大多數,更應該得到設計師的關注。[4]”宜家的設計指導政策策正是這句話的總結:低價,系列豐富,設計優良,同時又極富環保性。所有其他的設計決策都以它為指導。宜家的設計決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3.2.1 產品定位
在宜家創建初期,坎普拉德就立志為大多數人服務,生產顧客能消費得起的好家具,所以宜家的產品定位在低價、物美、環保的家居用品。
3.2.2 設計價簽
“價簽”是宜家特有的名詞,指的是宜家所有的產品都是先定價格再去生產的,可以說成本控制是宜家所有文化的軸心。
3.2.3 全球化生產采購
宜家的生產采購從原料的供應、上游設計到下游終端銷售,都是宜家自己掌控,這樣能保證世界各地的宜家產品功能、質量的統一性。為了最大限度地找到合適的原料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宜家在世界各地建立配送中心和貿易工資。
3.2.4 平板包裝及顧客DIY
宜家的平板包裝開啟了一個新的家具包裝概念,這個概念與宜家一直倡導的“有意義的低價”的理念吻合。
3.2.5 精心設計的物流體系
“宜家采用的配送模式是自營配送模式。自營配送模式是指家居企業物流配送的各個環節由企業自身籌建并組織管理,實現對企業內部及外部貨物配送的模式。”[6]
4.1 視覺上廣度的美學標準
坎普拉德曾說過,宜家追求的是具有國際性的美感。這里的美感指的是視覺形態上的美感,是產品以其外在感性形式所呈現的美,它滿足了人們的視覺審美需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符合國際化美學標準的比例與尺度比例;二是中性色彩與強烈色彩的對比。
4.2 情感塑造可持續發展
宜家的目標是為大眾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通過六十七年的持續發展,宜家不僅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品種多樣、功能實用、外觀美麗的家具和家居用品,而且承擔了對客戶、對員工和其供應商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宜家更以回報社會和保護環境為己任。特有的企業文化使宜家能夠不斷審視自我、權衡利弊,及時發現并更正一些不合理的設計及管理行為,這些機制保證了宜家的可持續發展。
4.3 認知傳統表達實用功能
眾所周知,北歐地處寒帶,白天短夜晚長,加上冰雪終年覆蓋,北歐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活動,所以北歐人非常注重家的舒適感,強調家具的功能性。宜家產生于瑞典,隸屬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瑞典設計的方法是宜家家居產品設計的基礎,到目前為止,宜家產品都是在瑞典開發出來的,通過對原材料的選擇、配搭顏色的組合,宜家產品做到了不是最流行但卻最實用。
宜家通過行之有效的設計管理,在全世界成功樹立了一個具有鮮明地域性,而且極富凝聚力的形象。宜家豐富的產品體系、發達的物流系統、環保的設計理念向人們展現出一個擁有巨大潛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的家居企業形象。宜家正是運用行之有效的設計管理,才得以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并不斷拓展。通過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對中國家居企業的啟示:
(1)要有有一套合理的設計組織和設計機制,有強大的設計研發能力,創造了宜家豐富的產品體系,囊括了客廳、臥室、廚房、家庭辦公、儲藏、兒童家居及其他日常生活系列。而且宜家的設計組織積極與不同領域的企業合作,著重開發新技術新材料。宜家強調用設計改變生活方式,不斷更新產品性能和造型,為宜家創造了更多的家居市場。
(2)強大的物流系統是宜家門店順利地開遍世界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宜家的物流系統以扁平的結構分布在世界各地,作為宜家全球化營銷的核心,它把宜家各門店、供應商、倉儲中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正確地引導了宜家對全球資源的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消耗。
(3)宜家的形象管理是宜家設計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宜家通過企業內部的設計政策、企業理念與企業形象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向外界傳達統一的宜家形象。可以說宜家形象管理對于宜家內部各部門的工作有指導性作用,促進了企業內部設計管理的一體化。
參考文獻
[1]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21世紀的工業設計——百名專家建議[M].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2000.
[2] 榮久庵憲司.21世紀的工業世紀[M].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2000.
[3] 杭間.設計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4] Pedro Ramirez Vazques.The Role of Industrial Designer in the Public Sector[M].R.Vazequez,A. L.Margain eds.Industrial Design and Human Development.Amsterdam-Oxford-Princeton:Excerpta Medica,1980.
[5] 唐秀媛等.我國家具企業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J].CM雜志,2007(12).
[6] Rachel Cooper&Mike Pres,游萬來譯.設計進程[M].臺北:六合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董慶濤(1982-),男,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講師,任教于河南駐馬店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主要從事視覺傳達理論和創作研究。
基金項目:①黃淮學院2015年青年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成果:藝術設計專業“作品—產品—商品”培養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F71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5(b)-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