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 李鳳華 錢正敏 鄧坦 唐立俊
摘 要 文章通過對新升本科地方院校的植物形態解剖教學實踐探索,總結了在教學中的一些新教學方法和強化學生操作技能的手段,利用數碼互動實驗室、使用多媒體教學、改革考核方式和采用新鮮的實驗材料,可以大大提升學生植物學實驗技能和強化實驗操作能力。
關鍵詞 植物學實驗教學 實驗技能 實驗材料 實驗考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54
植物學實驗是生物科學類、農學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大學階段相關專業學好其它專業課的基礎,植物學實驗教學對復習、鞏固和驗證課堂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操作動手能力及創新實踐有重要意義。植物學實驗是學生上大學后接觸的第一門專業方面的實驗課程,該課程掌握的程度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對新升本科院校來說,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強化實驗技能、夯實操作基礎對學生將來的學習意義重大。植物形態解剖實驗的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因而對實驗教師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實驗講解、實驗輔導、實驗手段及實驗材料選取等方面多下功夫。
目前對面向地方院校的植物學專業課程改革針對性報道不多,主要是對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等方面的少量報道,研究可以補充針對地方院校植物學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充分體現本學院學院“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宗旨,在進行植物學教學中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做了改革,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 實驗改革的班級情況
自2002年遵義師范學院生物系生物科學專業招收本科生以來,在所有植物學實驗教師的努力下,學院植物學教學改革一直在不斷地努力中。前期主要是針對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的探索,尋找適合地方的植物學實驗教學材料和實驗方法。2007級開始,植物學實驗進入全面改革階段。2007到2010級生物科學專業每年級3個班共12個班,2011級到2013級生物科學專業每年級2個班共6個班,2011級和2012級植物生物技術專業2個班,2013級植物科學與技術專業1個班,進行植物學教學改革的班級共計21個班。
2 實驗改革的主要方法
2.1 利用數碼互動實驗室
對數碼互動實驗室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意義,筆者已做過報道,數碼互動實驗室將需要教師花大量心血才能讓學生明白的內容通過數碼顯微互動系統對進行展示,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和知識的完整性,數碼互動實驗系統將課堂實驗教學內容通過以真實生動、典型直觀的顯微攝像畫面展示出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將某位學生的較好的裝片同時向所有學生展示,也可以通過該系統把學生在實驗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和一些不易區別的特征同時向學生示范,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能逐個對學生進行輔導,不能批量化解決學生的疑問,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遵義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數碼互動實驗室建成于2007年9月,自投入使用以來,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植物形態解剖的“根的次生結構”、“莖的次生結構”、“花的內部結構”及“胚的發育”等內容均在數碼互動實驗室完成,教學效果比以往大為提高,特別是實驗過程中,可以全面展示不同學生所觀察的裝片,通過對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扎實了。特別是在進行花的內部結構的觀察時,個別學生的裝片顯示了花柱的結構,而另外的學生則不能看到這一結構,通過教師的比較,學生更清楚地掌握了花的內部結構的觀察裝片的制作過程,更能從整體上理解花的內部結構。
2.2 使用多媒體教學
遵義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實驗室自2007年建成以來,安裝了多媒體視頻體統,相關教師進行植物學教學時,均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多媒體實驗教學。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能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自己需要看到的目標,并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強化對理論知識記憶的恒久性。在講解過程中,各種顯微鏡下圖像的直觀展示,可以讓學生減少了在顯微鏡下尋找觀察目標的時間,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另外,植物學實驗室的多媒體實物展示臺,能將教師在講臺上的細微操作過程進行放大,對學生進行操作關鍵技術的講解,比如在講植物徒手切片技術時,學生對怎樣拿捏材料非常困惑,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實物展示臺的雙重輔助,配合教師在講臺上的宏觀操作,并在實物展示臺下放大,學生對“大拇指比食指略低”、“材料略突出于指尖”等不易把握的操作要點就能很快心中有數了,這也克服了學生進行切片操作的畏懼心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操作自信心和激起了學生自我操作的欲望,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更濃厚了。
2.3 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對學生植物學實驗進行考核采用的方式是平時學生考勤、實驗報告占一定比例,期末進行操作考核,三者共同構成學生的綜合成績。經過探索,在教將學期結束的操作考核比例降低,每次試實驗以一定的分數作為基準分,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評測,對實驗操作規范、裝片制作質量高、觀察目標展示突出的學生進行加分,并將其裝片進行全班展示,使學生有更強的學習動力。另外,對于在實驗中不規范的操作進行扣分,對不規范操作的學生產生心理震懾,加深其對不規范操作的認識,從而使實驗更加規范化。經過這樣的考核,學生達到了每個實驗均熟悉操作過程的目的。同時,老師也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不同的學生加以不同引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2.4 采用新鮮的實驗材料
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經過多年探索,現在實驗中已經有比較好的一系列實驗材料,這些實驗材料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比如在觀察導管的形態時,采用黃豆芽下胚軸縱切,一方面學生加深對生活中植物的了解,而另一方面通過縱切,也鍛煉了學生的徒手切片技術。又比如在觀察單子葉禾本科植物葉橫切時,一般采用觀察玉米或小麥葉橫切永久制片,但經過探索,結合遵義的具體情況,采用遵義地區很多學生小時候將其種子當手鏈玩的川谷(薏苡)來做實驗材料,學生看到實驗材料,備感親切,會回想起自己童年的歲月,擺脫枯燥的看永久裝片的實驗,激發自己進行徒手切片的沖動,也能產生小時對大自然無數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會議,從而使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大大改善植物學實驗的教學效果。
3 實驗改革效果
經過不斷地訓練,遵義師范學院學生的操作能力大為提升,為其將來的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基礎,近4屆遵義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每年均有學生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考研錄取率均保持在20%以上,這在地方院校中是比較不錯的,且通過統計,近4屆考上研究生的學生共近5屆畢業生中,考取研究生人數達133人,占總畢業人數的24.2%。其中。被植物學相關專業錄取的研究生的55.64%(不含學科教育),這也可以反映出學生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培養了其專業取向,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經過多年的總結,遵義師范學院植物形態解剖實驗教學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提升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夯實了實驗基礎技能,為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做了充分準備,也培養了學生對生物的熱愛,培養了學生對進一步深造的向往和自覺的學習習慣,并對去基層教學進行了良好的知識技能儲備。對新升本科院校而言,特別是南方地區的這類學校的相關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植物學的實驗技能對學生的將來發展有重要意義。當然,由于處于探索的初期階段,本校針對植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還需要進一步的突破,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植物學實驗教師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更好地為現代教育教學服務。
基金項目: 遵義師范學院教研項目(13-32);貴州省教育廳生物科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參考文獻
[1] 陳鳳娥,吳珍,祝社民等.植物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商洛學院學報,2009.23(4):66-69.
[2] 彭海峰,趙晟,章崇玲.高等農業院校植物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3):6080-6081.
[3] 姚國新,李長春.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的農學人才培養探討[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