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霞
摘 要 隨著社會對人才類型需求的多樣化,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成為地方高校的現實選擇。陜西某高校經管類專業以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為目標,通過樹立“大經管”人才培養理念、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改革經管類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地方高校 創新型應用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95
1 培養經管類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必要性
1.1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過程中,亟需創新型應用人才。而高等教育正邁向大眾化階段,在注重追求量的擴張過程中,忽視了質的內涵深化與提高,其中突出的問題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的力度普遍不夠,影響和制約了創新型應用人才的培養。因其自身的學科屬性以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性,經管類專業必然由 “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研究型”和“學術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走向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經管類專業以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和目標定位,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
1.2 地方高校的發展需要
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創新型應用人才的需求,成為地方高校經管類專業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在人才需求多規格、多層次的情況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要符合學校發展實際。地方高校在學科建設、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管理模式、教學水平、辦學理念等方面比較薄弱,難以培養出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型、研究型人才。①然而,這類院校在應用人才培養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培養了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某高校是一所以師范教育為主的多科性省屬地方院校,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等學科,其經管類專業以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為目標,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
2 經管類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2.1 突出本地特色
地方高校在專業設置時,應準確把握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走勢,重點建設具有資源與地域優勢的專業,注重突出學科優勢與特色,與重點大學和其他一般院校形成錯位發展。②在學科建設中,應尋求自身學科的相對優勢、地方特色以及與區域資源之間的交叉點,實現學科與當地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的結合,使“本地化”成為辦學方向和辦學特色。從外在社會環境和內部自身條件來看,該校以“立足秦東,輻射全省,服務中小企業,培養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的創新型應用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滿足當前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對各類經管人才的需求。
2.2 注重與行業需求結合
經管類專業設置應注重與行業、企業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并為人才培養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教育作為行業發展的加速器,要根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數量、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的變化,適時地調整人才培養目標、結構、層次、類型等,掌握社會對經管類人才的需求規律,以培養適應行業需求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產學研結合,并體現行業性,依據行業發展培養方向及時進行動態調整。針對當地中小企業較多,旅游資源豐富,縣域經管類人才缺乏的現狀,該校先后開設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經濟學、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會計學等經管類專業,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2.3 突出應用性
企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是指在企業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從事實踐操作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這類人才應該具有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和綜合素質高的特點,以適應現代高科技、高質量生產和服務對人才的需要。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同一地域、同一行業乃至同一企業人才需求上,既需要從事應用技術的研究人才,也需要從事產品開發、管理、運營和工程技術的人員。某高校作為地方重點建設的高校,面對秦東地區的實際,科學、客觀地將經管類人才培養的主體目標定位為“創新型應用人才”,即以應用為主,兼顧創新。學校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對陜西省大中小企業進行調查顯示,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例大約70%,為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廣闊舞臺。
3 經管類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3.1 樹立“大經管”人才培養理念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量增設了經管類專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樣性需求。經管類專業教育的專業及課程設置都要擺脫傳統的 “經濟”領域培養人才的束縛,圍繞“大市場”、“大管理”、“大流通”,通過對經濟學和管理學科知識的整合創新,為市場經濟中迅速發展的各種類型的企業組織,特別是為中小企業服務。③在“大經管”人才培養理念下,學校打破現有的經濟與管理“專業化”分類培養的格局,融合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分隔,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突出以“應用”為目標,既有利于教學與科研互動發展,又利于學科發展和專業發展。
3.2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中心
近年來,該校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以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要求。根據經管類各崗位群專業人才按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設計教學體系。一是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注重不同課程的銜接和滲透,構建“應用能力主導型”的經管課程體系。二是構建了由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畢業實習、校內校外相結合等組成的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托西部證券、北人印刷、淘寶網、中冶陜壓、金鉬集團等企業建立了實習見習基地,開展社會調查、企業認知、證券投資操作等。三是專業設置注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托崗位群建設專業群,邀請企業、專家等參與專業設置,專業發展定位緊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突出服務地方的特色。
3.3 以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突出“應用”特色
經管類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的改革與實踐:(1)教師要有“三意識”,即服務意識、學習意識、合作意識;學校對教師提出“三要求”,即要求教師對學生全面關心,要求教師熱愛每一個具有不同性格的學生,要求教師不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2)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學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校園網建設為依托,以計算機為載體,開發和引進了各種優秀教學軟件。(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采用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物演示和角色扮演、項目驅動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如ERP大賽、電子商務大賽、市場營銷大賽、物流大賽等,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科研能力和創業能力。
3.4 完善針對學生創新應用能力的考核評價體系
傳統的學業考核評價強調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忽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評價。④學校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了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核評價體系:(1)注重過程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心理歷程、情感交流與溝通以及教學的互動過程而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傳授,更關注師生在情境中參與的程度而不是結果的正誤;(2)構建多元化評價標準,在學業評價上采取課堂觀察、課外實踐、學生作品、體驗與反思等多元化的評價標準,突出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查。
3.5 構建多渠道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多渠道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是經管類專業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目標實施的保證。⑤(1)教學質量監控隊伍建設。根據經管類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方案,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發現偏差及時反饋、督導跟進,保證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目標的實施。(2)成立專業教學工作委員會,定期和不定期召開研討會,討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改革、青年教師培養、考核體系等一系列問題。(3)完善評教系統。邀請學生、教學督導、企業專家等通過現場聽課、問卷調查、座談等方式,不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并向教師個人反饋評價結果,協助教師及時改進。(4)設立學生信息聯絡員,通過學生上報教學信息,對教學過程進行動態監控,發現問題及時修正。(5)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和企業調研,根據畢業生和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4 總結
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彰顯自身辦學特色,學校根據自身特點,構建經管類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突出了創新和應用兩個特征,培養的學生具備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專業知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比較容易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經濟的發展。
基金項目:渭南師范學院校級教改項目(JG201363),渭南師范學院特色學科項目(14TSXK003),省社科基金項目(2014D30)
注釋
① 唐志強.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2012(1):108-109.
② 周海燕,吳華英.新建本科院校經管類人才培養目標及途徑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3):45.
③ 劉友金,廖湘岳,向國成.經管類本科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0(3):100.
④ 張向群.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5):87-88.
⑤ 胡延松.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