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月
摘 要 對于幼兒園新生來說,分離焦慮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由于幼兒在生活環境上由家庭突然轉變到幼兒園,在適應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的焦慮現象。本文闡述了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的表現,并且分析了入園焦慮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幼兒園更好的解決新生入園焦慮問題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 幼兒園 新生 入園焦慮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84
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問題是幼兒在入園后過渡期內所產生一個心理現象,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如何幫助幼兒較好的度過這一過渡期并且解決焦慮問題則是眾多幼兒工作者所關注的。幼兒焦慮對其身心健康的發展是不利的,如果幼兒長時間的處于焦慮狀態,那么將影響其飲食、休息,甚至導致身體疾病的發生。
1 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的表現
幼兒焦慮也就是指幼兒所產生的煩躁、緊張、哭鬧、不安等情緒,一些幼兒甚至還會產生過激的行為,如摔打物品、長時間哭鬧等等,如果這種焦慮狀態在較長的時間內沒有改觀,那么就可能發展為持續性分離焦慮障礙。一般而言,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表現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厭倦性分離焦慮、恐懼性分離焦慮、傳染性分離焦慮等等。所謂厭倦性分離焦慮主要是指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初并沒有表現出相應的焦慮現象,而是在進入幼兒園一段時間后對這種環境產生厭倦感,從而表現出相應的焦慮。這種焦慮情緒一般為煩躁、打鬧、哭鬧等等。①恐懼性分離焦慮則是指由于幼兒的生活環境、人際交往等等發生了變換,新環境、新的人物給幼兒造成了一種恐懼感,因而幼兒就會產生相應的焦慮。這種焦慮的主要情緒一般表現為哭鬧、憂傷、緊張不安等等。同時,一些焦慮情緒嚴重的幼兒甚至還會不吃飯、沉默不語,或者產生一定的自閉行為,在幼兒園教學中,如果入園新生在情緒方面出現任何的反常行為,都應當引起教師的注意,每個幼兒產生交流情緒的表現并不一樣,應當及時重視。傳染性焦慮顧名思義也就是指幼兒在幼兒園中受到其他幼兒的焦慮情緒傳染導致的焦慮現象,在這種焦慮現象中較為常見的有想家造成的憂傷、哭泣等情緒,一些幼兒很容易被其他幼兒的此類情緒所感染。這類焦慮主要表現在班級中有某個或者某幾個幼兒產生焦慮情緒后,其他幼兒也會受到感染,繼而受到影響的幼兒越來越多,甚至發展為集體性的幼兒焦慮現象。
2 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的原因分析
2.1 環境變化
幼兒自出生便生活在家庭環境中,在幼兒有了自主意識之后所熟悉的環境也是家庭環境,因而當幼兒進入幼兒園后,環境上的變化便可能引發幼兒的焦慮,事實上對于大多數幼兒來說,基于其年齡特點等因素,生活環境上變化所引起的幼兒焦慮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就幼兒這一年齡心理特征來說,環境上的變化可能會使幼兒造成一種恐懼感,而且幼兒本身也會對新環境產生一定的抵觸感,因而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幼兒便可能緊張、不安、哭鬧等等,也會產生戀家等情緒。②同時,相對于幼兒的家庭環境來說,幼兒園的生活環境在范圍上來說就擴大了,生活環境范圍的擴大也往往會造成幼兒的緊張不安,甚至會加深其恐懼感。在這里,環境上的變化主要指房間布局、物品擺設、人員組成等等,雖然幼兒在具體的物品方面還沒有形成深刻的記憶,但是幼兒已經對其主要生活的環境有了一個模糊記憶,而這種模糊記憶便是幼兒依賴家庭環境的基礎。
2.2 人際交往變化
幼兒在家庭中的主要人際交往對象為父母等親人,而在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其主要的人際交往對象就是教師、其他幼兒等陌生的人,人際交往對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幼兒對父母有著很強的依賴性,當幼兒離開父母后必然會產生很強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便是由人際交往變化帶來的。人際交往上的變化也并不僅僅表現在父母的離開上,在幼兒園中眾多幼兒生活在一起,幼兒彼此之間便產生了一定的新奇感,但是也會產生一些矛盾,這種矛盾就可能引起幼兒的一些焦慮情緒,幼兒同伴之間存在的矛盾之所以會引發幼兒焦慮也與幼兒的家庭影響有關。例如,在家庭中,幼兒的父母會盡可能的滿足其各種需求,在情緒上也會更多的關愛幼兒,而在幼兒園中,幼兒在同其他同伴的相處中則并非如此,幼兒園的同伴和教師都不可能像父母那樣無條件的滿足幼兒的各種要求,因而便可能造成幼兒的焦慮。
2.3 生活習慣變化
在家庭和幼兒園這兩個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幼兒的生活方式也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在家庭生活中幼兒已經養成了固定的生活習慣,如飲食習慣、休息習慣、娛樂習慣、活動習慣等等。而當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這種生活習慣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幼兒園的環境和家庭環境差別很大,幼兒生活習慣的變化也是導致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習慣上的變化對于幼兒來說,在焦慮情緒方面影響較大的有飲食習慣、娛樂習慣、休息習慣等等,特別是當幼兒在家庭中的飲食同幼兒園飲食發生沖突時,就很可能造成幼兒產生焦慮情緒,甚至是拒絕吃飯。生活習慣上的變化,可能會給幼兒帶來一些焦慮情緒,一方面是由于幼兒園相關設施不完善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幼兒家庭教養方式不正確造成的,缺乏科學的幼兒成長方案。
3 解決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問題的策略
3.1 努力營造和家庭相似的溫馨環境
對于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問題來說,這種原因是一種客觀性存在的因素,幼兒園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體,因而幼兒園應當積極營造出較為溫馨的家庭環境,特別是在同家庭環境的比較方面,應當著重靠攏家庭環境。環境變化給幼兒所帶來的焦慮情緒是客觀的,這一問題并不是環境的好壞造成的,對于幼兒來說,對于環境的認知主要是在于熟悉程度上。因而對于幼兒園來說,在改善環境方面并不用營造豪華的物質環境,而是應當盡量營造出和家庭類似的溫馨環境。例如在房間布局、物品擺放等方面,盡量符合幼兒在家里房間的布置習慣,家長也可以將幼兒喜歡的一些玩具等物品帶入到幼兒園中。營造這種與家庭相似的環境作用便在于降低環境變化對于幼兒的影響,也能促使幼兒盡快在環境變化后適應新環境,解決焦慮問題。③同時,較為溫馨的生活環境也有助于幼兒感受到關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發展。
3.2 鼓勵幼兒結識同學,發展新的人際關系
在幼兒園新生入園后,鼓勵幼兒積極和其他幼兒交朋友,發展新的的人際關系是解決新生入園焦慮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幼兒本身對于新鮮的事物和人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利用幼兒這一心理特點激發幼兒對于新的人際交往的興趣,就能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從而解決焦慮問題。在幼兒園中,幼兒和同伴之間相互結識、交朋友也是培養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主要方式,讓幼兒可以學到和同伴進行交流的方式,在這之中,幼兒也可以體驗到友情。這樣一來,針對幼兒園新生入園由于人際交往發生變化而產生的焦慮就起到了很好的解決作用,利用人際交往對于幼兒的興趣轉移幼兒注意力,這一方法也是幼兒園中解決新生焦慮問題中一個十分普遍的方法。但是在鼓勵幼兒結識同伴的同時,幼兒教師應當針對幼兒的特點和性格等等進行區分,將性格和特點適宜的幼兒組成一個交朋友小組,防止幼兒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矛盾,不然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可能進一步加深幼兒的焦慮情緒。
3.3 制定科學的幼兒成長方案
幼兒園是專業的幼兒培養機構,擁有著比家長更為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因而幼兒園應當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幼兒成長方案,包括飲食、活動、娛樂、健康等各個方面。科學的幼兒成長方案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其家庭教養方式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未必是正確的,幼兒園應當從專業的角度進行更正,并且及時同幼兒家長進行溝通,加強相關方面的指導。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后,其生活習慣應當遵循幼兒園所制定的科學、健康成長方案,幼兒家長也應當積極配合,特別在幼兒的飲食方面,要做到全面、合理的補充幼兒所需各種元素。這種科學的幼兒成長方案,對改善幼兒的焦慮現象也有著一定作用,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其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幼兒園新生入園后往往會產生焦慮問題,造成幼兒焦慮的原因可能有生活環境的變化、人際交往的變化、生活習慣的變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這種焦慮問題就可能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一定不良的影響。因而幼兒園應當積極重視這一問題,在各個方面進行努力,營造更加溫馨的環境、給幼兒帶來更多的關愛、鼓勵幼兒結識新的朋友等等,讓幼兒能夠更快的走出焦慮狀態。
注釋
① 李平.幼兒園中新生家長入園焦慮的類型及對策[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85-86.
② 王紅波.幼兒入園焦慮的成因及緩解措施[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4:222.
③ 于曼.小班幼兒入園焦慮問題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