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黃木加甫
摘 要:小學階段是人一生發展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經歷將會影響到學生的各個方面和終身發展。而小學漢語教學的特點及其在小學階段所占有的獨特地位,使其發揮的作用更大,這就要求小學漢語教師必須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本文通過小學漢語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小學漢語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體系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漢語教師;專業素質;漢語教學;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61-01
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漢語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學漢語教師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素養呢?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探討與分析。
一、小學漢語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新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尊重學生人格,培養身體強健、心理健康、知識豐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才。這就要求小學漢語教師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此,小學漢語教師的職業道德對學生來說就好比絲絲春雨,有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每一位小學漢語教師都應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應當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有著強烈的教育事業心和使命感;更應當具有熱愛學生的深厚情感、熱愛教育事業的精神品質。作為一名小學漢語教師,首先要熱愛漢語,對漢語有一種特殊的感知,要有飽滿的情緒,欣賞要有濃厚的興趣,只有教師本身受感動,才能引導學生受到感染,進而達到教學目的;其次,要熱愛漢語教育事業。實踐表明,許多成功的小學漢語教師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愿意為下一代的成長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不畏艱辛,不計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績卓著,受到人們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熱愛他所從事的事業,缺乏對事業的責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動力,也不可能勝任培育下一代的責任。熱愛學生的深厚情感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小學漢語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小學漢語教師只有以自己的愛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才能搭起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當然,這種愛并不是順從、溺愛,小學漢語教師的愛體現在公平對待每個學生,體現在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確的評價上,它要求小學漢語教師徹底拋棄只教書不教人,以師為中心的舊觀念,而必須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思想。所以,小學漢語教師要熱愛漢語、熱愛漢語教育事業和熱愛學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迅速進入角色,發揮最大的創造力,為學生創設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愛學和會學的能力。教師勞動的主要手段是“言傳身教”,示范性極強。對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強的學生起著直接的影響和熏陶作用,決定了教師在思想、品德和作風上必須成為學生的表率。小學漢語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確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該首先做到。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張和倡導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而且身體力行。春秋時期偉大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西漢時期教育家董仲舒說:“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師應以身作則”,“以教人者教己”。教師只有自己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否則,教師不僅喪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資格。
二、小學漢語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體系
改革小學漢語語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一環是從形式與實質上激活小學漢語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從而提高漢語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教,學生在課堂上怎樣學,成為許多學者探討的重要問題。
漢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其目的是希望學生們通過能夠將漢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與人暢通無阻的交流,對文章融會貫通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教育者個人,都是將教學重點集中于“聽、說、讀、寫”四大方面。教學者更注重的是學生在考試中對漢語學習的理解、運用能力。
在眾多的語言教學中漢語可以算上是較難的一個語種。學生在學習漢語過程,不僅很難做到對名詞單復數、動詞主謂賓關系等規則的熟練掌握,還不易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漢語發音最難的就是它的聲調,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經常性的朗讀,才能做好漢語的正確發音。學生在朗讀教學中也就能更好的理解詞匯、句型、語法等方面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掌握漢語的語言體系,并促進語感的形成。
漢語教學也注重“聽說讀寫”四大體系的訓練。通常,學生在學習中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述主要體現的是“說”與“寫”,而“聽”和“讀”常常是基于學生對漢語課堂知識理解之上。朗讀過程中學生們既可以練習口語發音,還有助于學生們在反復朗讀中,調動思維,在朗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語言文字的藝術美。在漢語教學中,教學者課堂教學不但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提升,而且更要重視學生的口語、朗讀方面的技能發展。
無論是朗讀還是“聽、說、閱讀、寫”,作為漢語學習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們每一部分的能力發展都能帶動整體水平的提高。口語教學與朗讀教學又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之間有互補的關系。
總之,小學漢語教師應當總結經驗教訓,研究教學過程,有助于提高小學漢語教學水平,從而形成適合于自己、有益于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特點。
參考文獻:
[1] 镕紅珍.淺談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J].小學語文教學.2000:6.
[2] 張永強.淺談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N].伊犁日報(漢).2009.
[3] 胡江霞.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怎樣的專業引領[D].華中師范大學,2009.
[4] 周慧霞.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